第三章 第1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课件(共5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第1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课件(共56张PPT)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3.1.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及特点,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
温故
1、画出热力环流的模式图
提示:标出箭头和等压面等
2、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提示:
地表冷
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
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高气压
B
低气压
D
热力环流
地面
高空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010(hpa)
1005
1000
1.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气压梯度
一、基本概念
1010(hpa)
1005
1000
F梯
2.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由于气压梯度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3.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怎样理解气压梯度
930
920
910
900
920
900
930
900
930
930
900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
活动P57
等压线与气压梯度
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作用力
三种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读课本P56,同桌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垂直于等压线,由
高压指向低压
决定风向
决定风速
与风向垂直
影响风向
南左北右
不影响风速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定义:由于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使空气水平运动的力
(2)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3)大小:
①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1000Pa
800Pa
A
900Pa
1000Pa
B
比较A、B两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A
②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C
D
900Pa
1000Pa
比较C、D两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C>D
1100Pa
(4)对风的影响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力
2.地转偏向力
②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显著
①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1)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
(2)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大小
3.摩擦力
(2)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1)定义: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是,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降低风速
三、风的受力状况及风向
500
498
496
(hPa)
风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 压线
风向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水平气压梯度力
500
498
496
494
492
(hPa)
(北半球高空)
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高空大气的风向:
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500
498
496
(hPa)
495
500
498
496
(hPa)
495
风向
(北半球近高空)
(南半球高空)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北半球近地面)
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近地面大气的风向:
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北半球近地面)
(南半球近地面)
1015
1010
1005
(hPa)
1015
1010
1005
(hPa)
风向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交角
理想状态的风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总结:
▼想一想 三种力对风向和风速各有什么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右图所示(北半球):
第一步:画出水平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四、怎么画风向
第二步:确定是高空还是近地面。
西北风
东南风
1. 风向符号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短横表示风力一级,一长横表示风力二级,风力超过八级就用风旗表示,一个风旗表示风力八级。
东北风5级
五、风的表示方法
2. 风频玫瑰图
风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3.风向袋:
常设在机场的指示风向和大致表示风速的装置。为悬于一定高度杆顶的圆锥形布袋。有风时风吹进袋口,使锥底指示风的去向;布袋的倾角愈小,表示风速愈大。袋上有红白相间的条纹,便于空中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了解风向和风速。
4.风向标
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5. 景观图
①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即可判别风向;
② 旗形树:树枝展开方向与风的来向相反。
读图 3-5、图 3-6,完成相关任务。
(1)说出图 3-5 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再归纳等压线分布疏密与风力大小的关系,并绘出风力最大处的风向。
(2)图 3-6 中 A、B、C、D 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 绘出该处的风向。
课堂活动
1.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 )
C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
A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
D
2、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________)
A
3.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
A
B
C
D
1025
1020

A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
C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甲地位于______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4. ①②③④中代表风向的是 ( )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成因:高低纬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
意义: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全球的水热平衡。
(一)大气环流
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大气运动状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可先对它进行简化,认识它的理想模式,然后再逐步增加其影响因素,一步一步地接近实际情况,最终就有可能掌握它的运动变化规律。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假设条件:①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②地球静止不动;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1.在上述三个假设条件下,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结合所学知识,绘制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单圈环流
90 N
0
30 N
60 N
30 S
60 S
90 N




北 风
南 风





极地高气压带
90 N
0
30 N
60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低纬环流
2.三圈环流
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
②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情景二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S
90°
60°
30°

30°
60°
90°
N
S
90°
60°
30°

30°
60°
90°
N
气压带、风带的变式图
判断南北半球并指出气压带、风带名称。
1
2
3
4
7
6
5
北半球
1.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
3.副极地低气压带
4.极地高气压带
5.低纬信风带
6.盛行西风带
7.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变式图
(1)热力原因:由于冷热原因导致气流上升或下沉
(2)动力原因: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空气被迫上升或下沉
(3)低压区——气流上升运动;
高压区——气流下沉运动。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下沉
上升
爬升
爬升
极锋
极锋
下沉
(二)气压带、风带的特点
1.气压带、风带的运动特征
规 律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西

极地东风(东北风)






西

极地东风(东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气压带、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气压带分布于赤道和南北纬30°、60°、90°附近;
风带整体——北撇南捺指低压
(二)气压带、风带的特点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下沉
上升
爬升
爬升
极锋
极锋
下沉
冷、干
冷、干
暖、湿
暖、湿
热、干
热、干
热、湿
冷、干
暖、湿
热、干
热、干
暖、湿
冷、干
注意:
风带的湿度更多考虑风是从海洋上吹来还是陆地上吹来。
风从海洋上吹来,湿润;风从陆地上吹来,干燥。
3.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温度与湿度)
低压影响
高压影响
——多雨
——少雨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西风影响
信风和极地东风影响
——少雨(热沙、苔原)
——多雨(温海)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降水特征单一
(热雨、热沙、温海)
——降水具有季节变化
(地中海、热草)
30°N
60°N
60°S
30°S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
②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情景三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夏季:气压带风带偏北
冬季:气压带风带偏南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幅度大约是南北各五个纬度。但风带影响更加深远。
30°N
60°N
60°S
30°S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就北半球而言:
注意:判读关键纬度
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
气压带、风带的变式图
60° 南纬90°
沙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灯加热,请观察哪个温度升得快?
2.相应的情况,冬、夏季海陆气压有何差异?
探究实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沙土的比热容小,升温快。
2.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
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低,形成低压。
陆地比热容小
升温与降温快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in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between Land and Sea

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
②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情景四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气压中心
July pressure ce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低气压

高气压

海洋吹向陆地
气流温暖湿润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气压中心
July pressure ce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夏季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形成低压
切断了北移的副热带高压带,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
January pressure ce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低气压

高气压

陆地吹向海洋
气流寒冷干燥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
January pressure ce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副极地低气压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冬季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压
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大气活动中心:指的冬、夏季节,在海洋与陆地上形成的一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大。
影响:这些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其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时间
温度
气压
亚欧大陆上
的气压中心
太平洋上的
气压中心
被切断的气压带
冬季
夏季
陆地:
海洋:
高压
低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陆地:
海洋:
低压
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吗?
南半球的气压带呢?
总结:北半球冬季(1月)、夏季(7月)气压中心
带状分布
块状分布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印度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归纳总结:大气活动中心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1.概念:
2.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赤道
印度低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
东南信风


南亚
东南亚
副热带高压
西南季风
东亚
东南季风
南亚
温和湿润
炎热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夏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赤道
东北季风
东亚
西北季风
南亚
寒冷干燥
温和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阿留申
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澳大利亚北部
西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冬季)
东亚
南亚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3.冬、夏季风强弱比较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3.冬、夏季风强弱比较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最为显著
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东亚季风
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小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季风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源地
成因
性质
比较 气候 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__季风气候 主要 分布区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和干燥
炎热湿润
亚热带、温带
热带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南印度洋
东南信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
日本、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最典型※
有利: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①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②冬季冷高压强盛,冬季风南下,易发寒潮、低温冻害。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4.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