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春来啦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目标:
一、 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 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 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 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 唱歌曲《堆雪人》X|k | B| 1 . c|O |m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 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 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 指名请学生回答
3、 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
4、 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 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 集体齐唱歌曲。
2、 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 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 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w W w .x K b 1.c o M ( http: / / www.xkb1.com / )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3、 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
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 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 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 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1、 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2、 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 教师导入
2、 初步熟悉旋律
(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
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 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
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 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 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
6、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 反复练习
8、 集体演唱歌曲
9、 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0、指名请学生演唱w W w .x K b 1.c o M ( http: / / www.xkb1.com / )
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鼓儿响咚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鼓响咚咚》,2、认一认:鼓,3、 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4、为《小鼓响咚咚》伴奏
教学目标:
1、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名族打击乐器,愿意参与演奏和编创活动。
2、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鼓
教师向学生介绍要认识的新朋友——鼓,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感受鼓的音色;让学生学一学、摸一摸,像小鼓一样发出好听的“咚咚”声。
二、学唱《小鼓响咚咚》
师: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
师:小鼓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模仿)?哦,小鼓说了:
咚咚 咚 咚|咚咚 咚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
在学生学会这个节奏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教师用小鼓敲击该节奏为学生伴奏。
在学唱第一段歌词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强、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鼓的神气。第二段歌词则用较慢的速度、较弱的音量、较柔的音色表现对“妹妹”的关心。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响板、手串铃、碰铃和小鼓等四种乐器设计了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很少有学校能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只鼓。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可以发声的物体,让学生演奏,体验敲鼓的快乐。
教师敲击一强一弱两种鼓声,让学生比较不同。告诉学生在音乐中,我们用强弱来表现声音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用图谱或文字的大小来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设计的图谱,并学会看着图谱来演奏。
在学生演奏熟练后,可以改变节奏或者换一种乐器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习鼓的敲击方法,尝试敲击出强弱、长短、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境。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打击乐合奏《老虎合奏》,感受鼓的变化,在老师的启示下想象老虎磨牙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
《老虎磨牙》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或者图片,认一认这些乐器,听一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的曲子就是用这些乐器以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大鼓和大擦是领奏乐器。
首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节奏和敲击方法,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从简单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尝试编创的快乐,诱发其兴趣。接着,进一步加大难度,思考:如何表现老虎的形象?你会从哪几方面表现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创造更易于理解作品。http://w ww.xk b1. com
该乐曲较长,教师可以截取片段让学生分段欣赏,引导分析:
片段1:引子——寂静的山林(鼓和双响筒)
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老虎的脚步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
片段4:老虎追赶猎物(音乐变急促,追赶似的)
片段5:老虎磨牙(刮鼓边)
通过欣赏音乐片段,听辨乐器和敲击方法,画出图形谱,分析了解音乐家事如何用节奏、乐器音色、演奏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并根据图形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
最后,完整地欣赏,用学生“给乐曲取小标题”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想象。
二、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是结合《老虎磨牙》的欣赏进行的,安排在欣赏之后。
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可以轻松地敲击鼓面来表现。
片段2:“虎大王饿了,它开始在石头上磨牙。”用鼓槌急促地刮鼓边表示。
3:“虎大王发现猎物,它慢悠悠地走过去。”敲击鼓面的声音要与片段1有所区别,不能太轻松,要稍微“紧”一些、短促一些。
片段4:“虎大王加快了速度,猛地一扑……”敲击的力度要由弱变强,速度也要由慢变快,最后要用一声最强音“啪”表现虎大王捉到了猎物。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声音游戏,教师可做“旁白”,引导学生用鼓来表现“虎大王来了”的情景,在学生能较好完成演奏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打击乐或一些音效,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大鼓和小鼓》,2、成长的足迹:情景表演、模唱歌谱
教学目标:
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学唱《大鼓和小鼓》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做“应声阿哥”,和老师一起对着大山做回声游戏。老师:“喂——你在哪里?——”学生做“回声”来回答。比较声音的强弱,强的用F表示,弱的用P来表示。
接着,出示两个正在哭泣的f、p记号,引起学生关注。
师:咦?你们两个小家伙怎么了?噢!原来它们迷路了,不认识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你能帮帮它们吗?
老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听音乐辨强弱,将强弱记号送回家,即将强弱记号写在谱例上。
用听唱法学唱。
在歌曲学会后,出示大、小军鼓,让学生用“嗵 嗵”和“咚咚 咚”处为歌曲伴奏。
大军鼓:X X 小军鼓:XX X
最后,学生一起演奏,师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带领同学一起表现。
二、成长的足迹:
活动一是情景表演“来了”的提升练习。安排在情景表演之后。
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和片段2: “虎大王磨牙”用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敲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二拍子的韵律。
片段3:“虎大王扑食”,建议用这样的节奏“xx xx xx xx …… x”。前面的八分音符节奏可以表现虎大王在奔跑,最后一个四分音符表现虎大王扑食成功。
活动二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模唱《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巧妙地安排在大小军鼓的上面,既表现出引音的高低,又将节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第四单元 劳动最光荣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
2、听《铁匠波尔卡》新课 标 第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
3、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目标:
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劳动最光荣》,有表情的演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通过简单的二声部说唱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动歌表演《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舞蹈、手语以及手工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双手会做事:
1、音乐律动:《手操》拍手、转手、举手、压手指、做小螃蟹、小鸡嘴……
2、导语:师:刚才我们的双手做了很多动作,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手还能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小的一双手怎么可能会做这么多事情呢!老师不太相信,有的小朋友只会用嘴巴说,根本就不会做,那你们一定要做给老师看了我才能相信你们。下面我们分小组准备,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动作最多,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
3、小组讨论。(背景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第一组:劳动的(扫地、擦窗、……)
第二组:生活的(吃饭、穿鞋子……)
第三组:工作的(司机、警察……)
第四组:艺术的(舞蹈、手工制作……)
第五组:运动的(跑步、游泳……)
第六组:游戏的(手影、老鹰捉小鸡……)
4、个别表演:每小组上来排一横排一个一个表演自己想出来的动作,下面的同学模仿。
5、集体表演:随着《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手可以做的动作。
6、学唱《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二、我们的双手会说话:
师:小朋友的双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那你知道不知道手还可以讲话呢!生活中那些人是要用手来讲话的?(聋哑人)那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有手讲话呢?(因为他们听不见,讲不出话来……)有些小朋友一生出来就是聋哑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没有人讲话、没有音乐听、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却不会说,真可怜呀!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小朋友也不能去歧视他,我们还是要跟他们交朋友,用我们的爱去帮助他们!
三、能干的双手做游戏:
1、宣读游戏规则: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四道题目,每小组就分别请四位同学上来猜,其他组员用动作提醒他答案,一定不能用嘴巴说,否则做弃权。看最后哪组猜对的题最多便获胜。
2、游戏
四、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 有表情的演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空房子。师:你能使空房子变漂亮吗?生讨论
2、贴画,听音乐。
3、一部分学跟录音唱《粉刷匠》,另一部分学生按节奏轻轻为歌曲伴奏以“刷—︱刷刷”的声音或“ 刷刷︱刷刷”
二、新授
1、师:粉刷匠很爱劳动,人人都称赞他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勤劳的人总会有很多收获。听《懒惰人与勤快人》
2、你又听到了哪一种人?懒惰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3、学习歌曲
a、师范唱,生为师伴奏。
B、生学唱。
C、自由做动作。
D、两两面对面分别做勤快人与懒惰人表演。
4、勤快人还会做哪些活呢?{自编歌词}
A、小组讨论
B、分4小组回答讨论结果
C、4小组唱出自编歌词
D、学生评价
三、我的创造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再让学生按一定节奏朗读,请学生说哪种读法更具音乐性。
2、让学生按课本上图示练习二声部朗读{制作卡片}
3、请学生按自己的设想移动卡片上的文字,并按新排列节奏作诵读练习。
四、结束。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铁匠波尔卡》
2、唱《快乐的小木匠》
3、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有感情的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从中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
2、通过听赏《铁匠波尔卡》,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1、律动《铁匠波尔卡》X|k | B| 1 . c|O |m
2、导语
师:课本上有三幅图,图中人们在干什么?[生答]
师:对,他们正在辛勤的劳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
3、揭示新课内容[展示动画:大森林]
师:小朋友,在这片密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他是谁?[动画;小熊猫从木房走出来]
4、初步感受歌曲。
师:他在干什么?[生答]
师:对,原来小熊猫是位木匠师傅,他以前干活很马虎,他以为木匠活很容易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既粗糙有不牢固,出尽洋相。后来,他改正了错误,专心干活,做出来的东西既漂亮有牢固。
5、发声练习
53 16︱ 53 2︱ 53 2︱ 53 16 ︱52 1︱ 52 1︱
6、节奏练习
a听辨模仿
刨木花:嚓嚓 嚓嚓︱ 嚓嚓 嚓 ︱
拉大锯:沙 沙 ︱ 沙 沙︱
钉小钉:叮叮 叮叮叮︱ 叮叮 叮︱
b综合创造训练。
学生把以上几种节奏连起来读,然后按几种节奏创作小快板
7、学唱歌曲
a理解歌词
分角色读歌词,齐读歌词
b范唱
c模唱歌曲
d歌曲处理。
小结
第五单元 音乐故事会
第一课时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内容:
1. 学习歌曲《大鹿》
2. 创编歌表演
教学 ( http: / / www.xkb1.com" \t "_blank )目标:
1.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 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小红帽》。
二、新课导入:
1.师:介绍小动物
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
小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
2.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小朋友讲讲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
.师:“就在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时候,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正向小动物们靠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随意发挥想象。录音
5.师:“小兔在猎人的追赶下。只好拼命地逃!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是谁救了它?(出示大鹿的图片)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证实学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新歌教学
1.听一遍录音
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
(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
(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
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
4.师:“小白兔被谁救了?(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33 33 | 32 4 44 |55 67 | 1-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牢
5.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
6.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表演:分组上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并引申出树林中还有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学生拿着道具进行创遍活动,鼓励不同的形式创遍。
五、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
学生听音乐模仿大鹿、小兔、猎人的动作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龟兔赛跑》。
2、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在欣赏中,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理。
教具准备:
《龟兔赛跑》挂图五幅,乌龟、小兔头饰;单簧管、大管的图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数个;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听《龟兔赛跑》律动曲,学生随《龟兔赛跑》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2.引导学生欣赏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3.介绍单簧管(兔子)、大管(乌龟)两种乐器的特点(出示图片)。聆听音乐,初 步感知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4.教师提问小结;单簧管用善变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样的音乐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乌龟怎样的形象。学生复听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小兔“轻快活泼”, 乌龟“缓慢低沉”。
三、新歌教学
1. 欣赏全曲,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情节。
2. 分段欣赏
⑴第一个片断:“森林的早晨”。
⑵出示图片,教师分析小结。
⑶第二个片断:“龟兔赛跑”
⑷出示图片,教师小结:音乐真有趣,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⑸第三个片断:欢乐的群舞(出示图片)。
⑹复听“森林的早晨”、“龟兔赛跑”、“欢乐的群舞”三个片断。
四、创编表演
1、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龟兔赛跑》的场面,学生戴着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2、你知道乌龟为什么会赢吗?学生讨论得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课堂小结
学生做歌表演《龟兔赛跑》,边唱边表演,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守株待兔》,让学生明白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随《守株待兔》的音乐进入教室。X K b1.C o m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守株待兔》
三、新歌教学
1、听录音,联系故事情节。
2、朗读歌词。
3、分段教学。
4、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情绪。
高兴、焦急、讽刺等。
四、表演
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歌声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
五、课堂小结
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第六单元 转圈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演唱、欣赏、集体舞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到生活的幸福。
2、通过接触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多样化有初步的了解。
3、学生能够积极自信地参与歌表演、集体舞蹈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4、能专注地聆听音乐,整齐地演唱《哈里罗》、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并能用动作或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哈时罗》
2、欣赏《法朗多尔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并在歌曲中加上动作或节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并能用图形表现乐曲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旋律不难,在每个乐节尾使用切分节奏及伴奏的设计,以及在第二、四乐节开头出现的切分节奏是一难点。
2、在欣赏中用图形表现强弱要注意引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哈里罗》
1、教师范唱歌谱,让学生看着书本分析四乐节的相同与不同
2、听唱法跟着教师唱歌谱
3、用哼名“LU”哼唱旋律,出现XX的地方拍手
4、听录音范唱带
5、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曲
6、自学第二段
7、试着连起来演唱全曲
三、处理歌曲
1、根据书本上的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2、在X X处创编动作,除了拍手,还可以拍腿、跺脚等,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站出来表演
四、欣赏《法朗多尔舞曲》
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名作《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最后一段,乐曲描写了获得丰收后人们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法朗多尔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古老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主要用直笛和长鼓伴奏。
在这首乐曲中,将两种不同的民音音乐主题加以交织、变幻,表现了盛大的节日欢庆活动的各个方面。
1、出示图片,教师请学生讲一讲图片表现的情景
2、听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
3、结合图画的大小、深浅得听音乐
4、再听音乐,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图形或线条表示乐曲力度情情绪的变化。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欣赏与打击乐伴奏《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标:
1、不仅让学生学唱歌曲,还要让他们充分体会歌曲的内在情绪
2、在欣赏与打击乐伴奏进一步感受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第四乐句容易和第二句相混淆,同时还要把歌曲情绪演唱出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哈时罗》
进一步提出演唱要求
三、 学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一)、营造氛围、以景动情
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彝族自治洲凉山,在景色中调动他们的情感,更有兴趣去了解彝族。
1、情感交流与铺垫
2、角色转换
猜一猜:教师角色转换变导游
3、介绍凉山,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可让学生欣赏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二)、在听听唱唱跳跳中感受、表现艺术美
四、学跳彝族舞
1、导入欣赏的乐曲《快乐的罗嗦》
在火把节中他们会一起跳一种舞蹈,叫《阿细跳月》。介绍舞蹈由来和特点
2、跟着老师来学跳
这种舞蹈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跟着教师学跳)学会后跟着音乐跳
3、学生看看彝家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根据图片来说一说,让学生观察他们 的服饰特点,介绍彝族
五、学唱歌曲
1、导入歌曲,并在话中提出难点引起学生注意。
2、出示歌谱中难点部分,采用对比法,让学生唱准RE和LA音
3、(出示歌词图)用较慢的速度试着视唱歌谱(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
4、学唱歌词,重点学唱第一段后自学第二段
5、处理歌曲,唱得热情,有力。可分组进行歌曲处理
(三)用综合的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艺术的美。
启发、合作探究、合作表演。
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我们还可以彩色的纸和美丽的羽毛、树叶、花朵装饰自己, 使气氛更热烈。
六、用打击乐器为《快乐的罗嗦》伴奏
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根据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敲击乐器时不要过分用力,应注意与乐曲的速度、力度协调一致。
教学反思: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律动、歌唱、舞蹈、为歌曲伴奏、创作等等,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的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时候,我说的是“声音要甜美一些,轻巧一些,表情要笑起来,咬字吐字要清晰”,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话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太笼统,学生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所以如何使用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问题,也是下一步教学中急需改进的。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节日舞曲》
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两段歌词,内容较多,在学唱时要多运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学得有兴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哈里罗》
2、《彝家娃娃真幸福》
三、学唱《节日舞曲》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柯尔克孜族小朋友欢庆节日的热闹场面,同时用《节日舞曲》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学生对歌曲欢快活泼情绪的感受。
2、用“LA”跟着录音唱一唱,熟悉歌曲旋律
3、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曲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掌握不足,做好示范,重点解决
4、试着连起来演唱http://w ww.xk b1. com
5、掌握第一段后自学第二段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看到红灯心里唱,看到绿灯放声唱,进一步对歌曲的掌握
7、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把歌曲的欢快、活泼表现出来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1、进一步掌握歌曲《节日舞曲》
2、学习集体舞:唱吧、跳吧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积极自信地参与集体舞学习,调动他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参上动作跑动比较多,对于所教的学生难度较大,因此减少脚步动作,要求放低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排队列
进行集体舞学习前纪律要求
二、学习集体舞
用歌曲《节日舞曲》作为伴奏音乐
基本舞步
1、跑跳步:左脚落地跳起,右脚正步前吸腿跳起
2、左右点步:双腿微蹲,左腿立直,右脚旁点地
3、左右碎步:两腿并拢立半脚尖,前脚掌着地左右走步,步子小而碎动作说明:全班同学站成四排
1-4小节:两脚原地跑跳步,同时双手自然摆动。
5-10小节:两脚左右点步,同时与旁边小朋友手拉手
11-14小节:两脚左右小碎步,并用左脚脚尖点地,现时双臂成托按掌。
15-18小节:两脚原地正步,左右拍手
19 小节:两脚原地跑跳步,,出时双臂向两旁抬起,手心向下
第七单元 星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自然世界的欲望有所增强,心胸更为开阔,对表现星空、宇宙的音乐作品产生一定乐趣。
2、学生能体会到本单元音乐作品中运用不同的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意境,能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小星星变奏曲》、《小白船》的想像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达/4、3/4拍歌曲的情绪。
3、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能选用适宜的打击乐器为描写星空的音乐伴奏,在音乐活动中分享到合作的快乐。
4、乐于参加创造性音乐活动,让想像力与创造力得到发展。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2、唱《闪烁的小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钢琴表现星空的景观
2、用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难度不大,但要处理好歌曲,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练习新课 标 第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
发声练习
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
介绍: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活泼的法国民歌。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象,质朴形象,充满童趣。
1、听范唱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学生自学歌曲,歌曲中有几个字学生可能不认识,教师教授一下
4、跟着录音试着一起唱一唱
5、跟伴奏带演唱全曲
6、分四组,自编动作
四、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小白船》
2、学唱《月儿弯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三拍子的歌曲情绪
2、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歌曲非常动听,但容易出现音准与节奏问题,要注意引导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小白船》
介绍:这是一首根据朝鲜童谣曲调改编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丰富想像与探求的愿望。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描绘了宁静的夜空里月亮船儿随波荡漾的生动形象和美丽神奇的意境。
1、聆听第一遍,让学生谈听后感受
2、出示歌词,教师解释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二、学唱《月儿弯弯》
介绍:一首采用五声羽调式写成的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年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
1、多媒体导入,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
2、出现歌曲伴奏,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内容
3、与教师一起学习这首诗
4、欣赏歌曲范唱
5、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点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
6、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曲
7、掌握后自学第二段歌词
8、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首歌要唱得深情,高音曲音准要注意
9、让学生用哼名A,让一学生独唱来处理歌曲,让歌曲更好地表现情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
2、节奏练习
3、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口齿清晰地演唱好歌曲
2、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中出现了五处附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附点的音时值长短,同时这首歌歌词有些拗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练习
发声练习
三、复习巩固歌曲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两首歌曲
《闪烁的小星》《月儿弯弯》导入本课又与星星有关系的歌曲
四、学唱歌曲《闪亮闪亮的小星》
介绍: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英国儿童歌曲,全曲四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是相同的,唯一不相同的一个乐句其前半句与后半句还是相同的,国此歌曲旋律易学好记,但附点要注意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教师介绍附点,并在歌曲帮学生找出第一处附点,其他几处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找到后用方框框住
3、复听歌曲。
4、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唱时要注意在此“31”两个音符之间没有附点。学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把歌词掌握好,口齿清晰地演唱
5、连起来演唱全曲
五、动一动
在课本中有一幅示意图,图中的每个方格表示一拍,方格画鞋的是踏脚,画手的是拍手,让学生自已根据图示练一练,掌握后跟着音乐打节奏。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节奏感
六、创造《太空探秘》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的活动,伴奏音乐充满了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的虚幻音响,让学生跟着音乐想象自己在太空中探秘,自己表演
第八单元 夏天的池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2.学唱《柳树姑娘》
3.为《柳树姑娘》伴奏W W w .X k b 1. c O m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专注聆听《闻着荷花的香气》,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大自然的美好,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2.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感受三拍子旋律,并能用声势、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去。
难点:用乐器、声势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夏天景色的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1.师:夏天,满池的荷花美极了!有的花骨朵像成熟的桃子,有的刚展开了一两片花瓣, 真像飞翔的小鸟,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小莲蓬。蜻蜓和蝴蝶都飞起来了,他们把荷花当作自己的舞台。一阵微风吹过,香气扑鼻而来。几片花瓣掉到了池塘里,像一只只小舟在水中。荷叶碧绿碧绿的,真像大玉盘。荷叶上有一颗颗露珠,太阳光照来,像闪闪发光的珍珠。青蛙见了非常喜欢,在荷叶上又蹦又跳。不一会儿,露珠全掉进了水中,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正在池塘边乘凉的金鱼都被吓跑了!
2.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池塘的情境,并同时播放《闻着荷花的香气》的录音,让学生随着音乐想像池塘的景色 。
3.让学生说说歌曲情绪。
4.再次欣赏,仔细聆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5.多媒体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并同时进行歌曲欣赏。新- 课-标- 第 ( http: / / www.xkb1.com / ) -一- 网
6.鼓励学生轻声哼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鼓励全班学生参与。
二.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1. 师:夏天,美丽的池塘里开满了香气四溢的荷花,在池塘周围的堤岸上,垂柳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一阵威风吹过,柳叶沙沙作响,就像在梳理自己的头发。她婀娜多姿,长发飘飘,多漂亮啊!
2. 歌曲范唱《柳树姑娘》,让学生随音乐表演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
3. 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4. 随琴声整体跟唱歌曲(这首歌曲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
5. 学生用身体动作为歌曲的三拍子旋律伴奏。
6. 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女生唱、男生唱、分组唱等)。
三、为歌曲《柳树姑娘》伴奏
1、在歌曲的2、4、6、8小节中加入x x x—(沙沙 沙—)或(唰— 唰唰)等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编。
2、在第9小节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自我选择乐器和节奏,想想用哪些乐器较合 适,使歌曲更美。
3、在课本柳树叶处,让学生用人声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课后思考
师:柳树姑娘想考考大家,在夏天的池塘里,池塘边还会有谁出现呢?下次来告诉柳树姑娘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夏之夜》
2、学唱《萤火虫》新|课 |标|第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
3、拓展:琳琅满目的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轻松、活泼的乐曲情境中感受民间风俗和生活的美好。
2、学生专注聆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及艺术表现力。
3、学唱歌曲《萤火虫》,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4、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难点:《夏之夜》所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夏之夜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民族乐器多媒体课件、萤火虫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民乐合奏《夏之夜》
1、整体欣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描述夏夜景色,说说夏天的夜晚大家都会干些什么,并说说在夏夜的心情。
2、再次欣赏《夏之夜》,并播放有关多媒体课件,试着说说你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乐曲分几部分,(ABA’)情绪呢?
3、师边结合相应民族乐器课件边介绍乐曲内容。
4、完整欣赏乐曲,感受生活的美好。
5、课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画一幅夏夜图。
二、学唱《萤火虫》
1、师:夏天,池塘里有美丽的荷花妹妹,池塘边有婀娜的柳树姐姐,听,谁也来凑热闹了?
2、谜语导入:“有只小飞虫,白天不爱动,夜晚要出门,自己打灯笼。”说说萤火虫发光的奥妙。
3、随音乐旋律律动,感受三拍子韵律。X k B 1 . c o m
4、用手势随音乐划出表现旋律高低起伏的线条,形象感受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5、歌曲范唱,让学生感受夏夜的美和萤火虫在夜幕下提着小灯笼忽闪忽闪飞来飞去的可爱样子。
6、学生用LU哼唱,然后代入歌词用整体听唱法学歌曲,说说歌曲中有无相似旋律。
7、分组唱,男生唱,女生唱……
8、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三、欣赏《小蜻蜓》《知了》
1、师:上堂课,老师让小朋友想想夏天的池塘里、池塘边还会有谁呢?学生回答。
2、欣赏《小蜻蜓》,说说歌曲情绪、是几拍子的。
3、随歌曲用打击乐器或身势动作伴奏。
4、欣赏《知了》,学习X . X节奏,随歌曲演唱。
四、课外拓展:
让学生课外去搜集其他民族乐器的资料,初步感受中国人了不起,我们的民族了不起!
新课 标第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