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时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学案 (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春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时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学案 (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时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标要求]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因。3.公共参与:为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国家主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地位: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3.表现: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
想一想:主权是不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提示 国家最根本的属性是阶级性。
二、中央与地方
1.行政区划的原因: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 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2.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纠正: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政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纠正: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3.国家主权通常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规定。
纠正: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4.平等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纠正: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议题1:为什么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合作探究
针对美方频繁炒作南海问题,中国外交部多次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地区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坚决反对美方打着“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旗号,频繁派军舰军机到南海抵近中国南海岛礁,擅自闯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损害南海沿岸国家主权与安全利益的行为。
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1)上述观点表明我国坚决行使主权国家的哪些权利?
(2)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南海诸岛及附近岛屿的主权?
答案 (1)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独立权;坚决维护领土完整,反对领土分裂,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管辖权。
(2)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核心归纳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权利 关键词
独立权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议题2: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合作探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抗击疫情科学合理、得当高效、精准有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显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党政军民上下同心,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显示了我国巨大的制度优势。
(1)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说明我国中央和地方是如何划分职权的。
(2)一个国家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一个国家进行行政区划的目的是什么?需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 (1)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2)①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②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核心归纳
1.全面认识我国的中央和地方的划分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政权分层
区域划分 划分目的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考虑因素 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
划分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
职权划分 划分规定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是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的
各自职责 ①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职权划分 划分原则 ①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体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
(4)具体说来,在中央权力配置方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考向一 国家主权[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1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  )
A.人口 B.领土 C.政权 D.主权
答案 D
例2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多方面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主权国家基本权利与主权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管辖权——中国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
B.独立权——中国有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他国无权干涉
C.自卫权——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
D.平等权——中国对在广西贩毒的日本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
答案 B
解析 管辖权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朝鲜半岛不是我国领土,A错误;中国有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他国无权干涉,表明我国拥有独立权,B正确;自卫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如防御和自卫,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与自卫权无关,C错误;中国对在广西贩毒的日本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属于管辖权范畴,而不是平等权,D错误。
考向二 中央与地方[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民族与历史因素是影响国家行政区划界限与分层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内蒙古自治区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
③深圳经济特区 ④重庆直辖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主要考虑了民族与历史因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主要考虑了历史因素,①②符合题意。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③不符合题意。直辖市的设立主要考虑的是经济与地理因素,④不符合题意。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题组一 国家主权
1.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部署必要的防卫设施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中国自己的事。材料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是(  )
A.管辖权 B.自卫权
C.平等权 D.战争权
答案 B
解析 自卫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和自卫等。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部署必要的防卫设施,是自卫权的表现,故选B。
2.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根本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国家富强,香港的繁荣稳定才有根本保障。这告诉我们国家主权(  )
①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表现为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
④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只有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国家富强,香港的繁荣稳定才有根本保障,这告诉我们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①符合题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这告诉我们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②符合题意;③④与材料无关。故选A。
3.进入新时代,我国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是基于(  )
①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②主权是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③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领土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以法律形式规定主权,①不符合题意;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④错误。故选C。
4.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领保工作将在打造海外平安体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我国将在已经开通的中国领事服务网、12308微信版、“领事之声”微博等平台基础上,很快推出12308的手机App,为大家提供更便捷的贴身服务。材料体现了(  )
A.加强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B.坚持和平共处,防止别国干涉我国内政
C.坚持外交为民,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
D.提高综合国力,主导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答案 C
解析 A、B与材料无关,D中“主导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说法错误。故选C。
题组二 中央与地方
5.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地广人多,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作出一定行政区划(  )
①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④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等诸多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①错误,③当选;行政区划不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②错误;④是国家作出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正确。故选D。
6.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划分职权的基本原则。下列能体现这一职权划分原则的有(  )
①某市人民法院院长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③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
④浙江省人大依据全国人大《立法法》修改了本省立法条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人大与政府、法院的关系,属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①②表述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7.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一大批地方性法规,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制保障。这有利于(  )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依法治国的实行
②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地区差异和特殊性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职权
④强化人大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保证依法治国、强化人大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没有直接关系,①④不选。故选C。
8.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
B.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C.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D.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
答案 B
解析 中央政府管理国家级事务,A错误;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C错误;D是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的表现,不是其原因,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
对内,网络主权体现为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的最高管辖权力,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享有网络管理法律制定权、网络行政执法权以及对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主体和网络行为的法律管辖权。
对外,网络主权体现为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有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利益,有权独立开展国际合作,从而公平合理地利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和信息。
中国倡导尊重网络主权,正是把握了全球互联网发展规律,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网络主权是如何体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的。
答案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2)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享有网络管理法律制定权、网络行政执法权,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
(3)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有最高管辖权力,享有对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主体和网络行为的法律管辖权,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
(4)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5)有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利益,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自卫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