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学案(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春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学案(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时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科学精神: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3.公共参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1)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想一想:联合国的宗旨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一样吗?
提示 不能混淆联合国的宗旨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依据: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成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习近平外交思想
(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主要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想一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提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意义:这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新的部署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想一想:中国将来强大了会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为什么?
提示 不会。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起来也不称霸,中国永远不称霸。
1.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纠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2.独立自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纠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纠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展现了全球视野。
纠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5.新时代中国外交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纠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
6.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主导和引领作用。
纠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议题1:如何正确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合作探究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行动中,中国不但通过采取严格防控举措,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注入了信心,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秉持携手努力、开放合作的精神,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贡献、树立了榜样。
(1)中国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答案 (1)中国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2)①中国采取严格防控举措抗击疫情,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秉持携手努力、开放合作的精神,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③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体现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
核心归纳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对内: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2)对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另一个目标。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创新性,其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2)重要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议题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是什么?
合作探究
在多边舞台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继续在全球重大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无疑已经处于当今时代的前沿,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外交新理念、新构想、新战略,使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风格、气派更加彰显,也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新征程。
(1)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什么?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外交新理念、新构想、新战略,试举例说明。
答案 (1)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①外交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以及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新全球经济治理观等。②新构想新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一带一路”。
核心归纳 “十个坚持”
“十个坚持” 内容 地位
一个统领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这是做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个使命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这是新时代赋予对外工作的历史使命
一个宗旨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总目标
一个根本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这是新时代对外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
一个原则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
一个基础 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外交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个依托 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
一个理念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努力方向
一个底线 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这是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个结合 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这是中国外交的精神标识
考向一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2020·江苏高考)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同苏里南总统鲍特瑟会谈时表示,中方愿继续在多边场合仗义执言,同包括苏方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合作,中方一贯尊重拉美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支持拉美一体化进程和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地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利益是相同的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
④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正日益凸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②错误,中国和拉美国家存在共同利益,但不能说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利益相同。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考向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2 (2018·全国Ⅲ)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 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 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排除: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体现的是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与世界多极化发展无关。③排除: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的目的在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而不是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
考向三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3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2021年10月31日,首批45吨松子从喀布尔出发,包机直接运往上海,“松子空中走廊”得以重新开启。这是在阿富汗政局发生变化以来,阿富汗对华的首单出口贸易。小小松子为阿富汗带来外汇收入,缓解当地大批农民生计困难,是中阿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的缩影和写照。“松子空中走廊”重启表明中国(  )
①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支持助力阿富汗经济恢复发展
②积极引导阿富汗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生产全球化
③展现大国担当,彰显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宗旨
④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引导阿富汗发挥比较优势,也没有涉及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故②④不选。小小松子为阿富汗带来外汇收入,缓解当地大批农民生计困难,体现了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展现大国担当,助力阿富汗经济恢复发展,彰显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宗旨,故①③正确。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题组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尊重其他国家选择的不同发展道路,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  )
A.宗旨 B.基本目标
C.基本立场 D.基本准则
答案 C
解析 中国尊重其他国家选择的不同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题意。
2.近期,立陶宛公然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对此,中国表示立方此举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决定召回中国驻立大使,并要求召回驻华大使。这体现了(  )
①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④国家利益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3.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2021年12月,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互联互通美好愿景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将全面深化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与沿线国家打通一条高效快捷的物流大通道。这表明(  )
①中老两国间共同利益是建设中老铁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共同发展
②中老两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
③中国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我国积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符合零和思维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老两国间共同利益是建设中老铁路的基础,而维护本国利益是建设中老铁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我国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零和思维,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题组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力亲为开展元首外交,发出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最强音。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中国已向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疫苗。中国已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应超过7 000万剂疫苗,并捐赠1亿美元。积极运筹和发展同主要大国关系,坚定理性应对美对华的无理打压,中俄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不断取得新发展,中欧关系总体保持合作的主基调。全方位、全领域开展周边外交,推动同周边国家关系持续向好。这表明中国(  )
①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③坚持发展伙伴关系,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
④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在“决定力量”。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表述错误。
5.近年来,中国着眼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文明观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的宗旨
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③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④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国际视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①错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②错误。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D
题组三 习近平外交思想
7.“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阐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正确义利观表明(  )
①我国在开展外交活动时应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
②我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成员,应帮助各国解决内政问题
③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④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下,各国国家利益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②错误;各国虽然有共同的利益,但各国的国家利益是有差别的,④错误;①③对正确义利观理解正确。故选B。
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的决议,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
治理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主要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①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②站在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
③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最高目标
④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②错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③不选。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在新的起点上,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对“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的理解。
答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倡导新机制新倡议是为了共同发展,符合我国外交政策。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要求。
(3)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4)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我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表明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