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核心知识点一:人大代表的作用
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地位、产生、任期、主要职责:
①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县级以上)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间接选举)。
③任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④人大代表的职责:
权利: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关机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核心知识点二:协商民主的优势
1. 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特色和优势: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其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
①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特色和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 而不是互相反对。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2. 政协会议的职能: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围绕民主和监督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 政协委员的职责: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该地方重大事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
核心知识点三:我国各族人民怎样和睦相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1. 我国的民族特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为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 我国的民族政策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 党的宗教政策: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知识点四: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1. 我们为什么当家作主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2. 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创造,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富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民主形式,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制度安排上,也日益充分地显现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中。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 下表是某市一名人大代表一段时间的活动安排,通过其活动安排,我们可知( )
9月4日 就城市车辆乱停放问题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询问
9月5日 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实情况进行基层检查
9月6 日 审议政府提交的《关于学校资源均衡发展的实施情况报告》
9月7日 到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
A. 该人大代表依法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B. 该人大代表通过行使决定权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C. 该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质询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 政府对同级人大代表负责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答案】C
【解析】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排除A。决定权属于人大的权力,排除B。就城市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询问,是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的体现,C正确。政府对同级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而不是对人大代表负责,排除D。
2.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下列事件符合协商民主的是( )
①南街社区紧紧围绕“提升社区服务,建设和谐南街”主题,不断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②十九大以来,已有近20只“虎”落马,推动全面依法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成效
③人大代表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
④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座谈会,围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议政建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协商民主强调以协商、商讨、集思广益的形式行使民主权利,人大代表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和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座谈会,围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议政建言属于协商民主,③④符合题意;南街社区紧紧围绕“提升社区服务,建设和谐南街”主题,不断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属于民主管理,①与题意不符;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与协商民主无关,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3. 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需要( )
①把扶贫攻坚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②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保障民族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发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④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地区优先享有发展权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需要发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把扶贫攻坚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①③符合题意;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保障民族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②错误:保障民族地区优先享有发展权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④错误。故本题选C。
4. 人民的诉求是治理变革的动力,人民的智慧是治理创新的源泉。近年来,桐乡市建起覆盖全市211个村社的“一约两会三团”模式:即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治”出了社会活力,“治”出了和谐有序。该模式( )
①代替了民主管理,密切党群、政群关系,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
②体现了人民意志,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
③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基层民主健康发展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一约两会三团”模式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健康发展,②③符合题意;“一约两会三团”模式不是代替了民主管理,也不是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①错误;直接投票选举当家人是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材料没有体现,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规范,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