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习案【知识链接】走近作者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写作背景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相关知识随 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说理,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且不受字数限制。【分区一】学习目标:积累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教养(jiào) 卷帙(yì) 发掘(jué) 僧侣(sēng)B.狭隘(ài) 逊色(xùn) 咖啡(kā) 时髦(máo)C.宽敞(ch ng) 吟啸(yín) 愉快(yù) 公爵(jué)D.慰藉(jì) 麻痹(bì) 强迫(qiǎng) 给予(jǐ)2.选出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①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__________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②他们认为人生太__________,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③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__________到他自己。A.熟悉 短促 体验 B.熟悉 仓促 体察C.熟习 仓促 体验 D.熟习 短促 体察3.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比喻)B.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设问)C.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对比)D.(我)最先读的是格里尔(Grill)的译本。随后开始出版“中国丛书”,即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翻译的中国经典著作。(引用)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B.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C.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D.读书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高尚、充实,越来越有意义。5.根据《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B.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以及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而找到生活的意义。C.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它并不能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D.真正的修养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6.下列对《读书:目的和前提》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第①段中用体育类比教养,以说明“真正的教养”不追求某些狭隘的目标。B.文章指出“获得教养”的前提是有可教养的客体,否则,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空。C.文章阐述事理,既有理性的思考,也富有感染力;既善于雄辩,也善于娓娓道来。D.文章鼓励大家研读世界文学,提高自身教养,主要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7.下面不属于论述“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B.获得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C.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D.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分区二】学习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本内容8.结构图解:请阅读文本,完成思维导图。9.主旨归纳【分区三】学习目标: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10.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①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什么?有何作用?②如何理解“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③文章最后一句“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有什么样的深刻含意?参考答案【分区一】学习目标:积累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1.答案:B 解析:A卷帙(Zhì) C愉快(yú) D.慰藉(ji )2.答案:A解析:①处应选“熟悉”。“熟悉”指知道得很清楚,而“熟习”指对某种学问或技术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②处应选“短促”。“短促”指时间极短,“仓促”指匆忙。③“体验”侧重于在实践中从感性方面去认识事物,对象常常是生活、现实、现象等。“体察”侧重于亲自到场观察。根据语境用“体验”。3.答案:C解析:A项中的句子不是比喻,而是论证中的类比;B项不是设问,是反问;D项引号中的内容是专有名词,不属于引用。4.答案:D解析:D项,语序不当。“充实”一词应移于“高尚”之前。5.答案:C解析:C项,原文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并不是说“它并不能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6.答案:D解析:文章主要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7.答案:A解析:A项,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内容,不是理由。【分区二】学习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本内容8.①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②研读世界文学(研读杰作)③爱的阅读9.主旨归纳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的世界中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完善自我。【分区三】学习目标: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①答案:在黑塞看来,真正的修养本身便有意义,它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于永恒中生存。作者还认为,真正修养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我们寻找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②答案:作者运用排比手法,突出强调了阅读者在个性人格上要具有一定的修养。人在阅读时要有爱心,要有对知识的敬重和一定的人格修养。③答案: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杰作的伟大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