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娃娃(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纸娃娃(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1

资源简介

纸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劳动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但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本节教学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双正方形到双四边形,进而到成型,最后复原折痕。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已有的经验向新技术的迁移,经历了技术的形成过程。成型后需要将折好的锥体打开,在顶部轻轻一推,小锥体便可以向外翻转。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尝试,实现了技术思想的提升,技术态度等方便也在操作中得到了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小锥体》是四年级上册纸工单元《纸娃娃》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纸娃娃的组成部件——小锥体的折法。小锥体是采用复原折痕的方法完成的,这是折纸内容中的一个新的技法,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利用复原折痕的方法制作小锥体。
学生情况: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脱离不了具体的形象和图像。对于折纸,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折双正方形和双四边形,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曾经有过尝试,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是复原折痕是新的技法,尤其是小锥体的最后一步,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掌握复原折痕的方法。
教学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对小锥体的折法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图解来探究方法,主动尝试学习新知识,领悟新技能。
教学手段:
为符合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的作品及图像来引导学生进行小锥体的学习。其间,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复原折痕的难点。
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巩固正折、反折两种纸工加工符号的认识。
2.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识图、发散思维、自主探究能力。
3.掌握“复原折痕”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此方法折出小锥体。
4.体验制作的乐趣,在折纸探究中激发学生对纸工加工的喜爱,以及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利用复原折痕的方法制作小锥体
教学难点:掌握复原折痕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激趣导入
(一)拆解纸娃娃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布娃娃,你见过这样的纸娃娃吗?
请你仔细观察纸娃娃是由什么组成的?
拆解纸娃娃展示小锥体
没错,这些纸娃娃是用废旧的包装纸折成的小锥体组合而成的。
(二)揭示课题
要想制作这样的纸娃娃,首先要学会制作小锥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锥体的制作。
(出示课题:小锥体)
(三)巩固加深折痕的方法
在折小锥体之前,老师想先来考考你们,一张纸对折后会有折痕,如果让折痕更深更清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活动】探究学习
看来加深折痕,没有难住大家。那下面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小锥体的学习吧。
(出示完整小锥体的流程图)请你仔细观察流程图,看看折小锥体大致可以分为几步?
下面再来分布进行学习。
(一)双正方形
1.请你取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图解或用你自己的方法将正方形的纸折成双正方形?(提示折整齐)
2.汇报交流
看来加深折痕,没有难住大家。那下面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小锥体的学习吧。
(出示完整小锥体的流程图)请你仔细观察流程图,看看折小锥体大致可以分为几步?
下面再来分布进行学习。
(一)双正方形
1.请你取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图解或用你自己的方法将正方形的纸折成双正方形?(提示折整齐)
2.汇报交流
3.折痕比较
将不同方法折出的双正方形打开,你发现了什么?
4.总结
虽然我们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最终得到的双正方形都是一样的,折痕也完全相同。所以大家在学习时,不必固守一种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双四边形
(出示四边形图解一)双正方形折好了,观察图示,请你根据图解折出双四边形。
双四边形也有第二种方法,请你课后去试一试,然后对比两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好?
(三)成型
双四边形折好后,我们发现,现在小锥体的形状已经快好了。
(出示图解)请你看图,完成成型这一步。比一比哪个同学图看的最仔细,折的既准确又整齐。谁折好了的同学请你再使劲压压折痕。
比较成型后的作品与小锥体,我们的小锥体是不是折好了?你觉得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复原折痕
1.初步探究
请你从材料袋中取出小锥体,比较一下你折的和这个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
强调:只准观察,不准拆
你猜猜怎样做就能变成这样了呢?可以动手试一试
(板书:复原折痕)
复原折痕顾名思义就是将纸按照折痕折回去,我们先复原小锥体的一部分。
2.方法探究
复原首先应该做什么?
作品打开后你看直接按照折痕复原行吗?翻过来行吗?
提示用手指对着中心点往下按。
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图解)咱们来看看提示。
(巡视指导)折好的同学帮帮小组的其他同学,也可以大胆的将你的作品举起来展示给大家!
通过复原折痕的方法,我们将小锥体完成了。
3.解决正反面问题
(展示两个作品)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纸,折完后有的是颜色面朝外有的白面朝外?
【活动】展示评价
小锥体折好了,你觉得自己完成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在这节课中,你认为自己哪里做的特别好?你认为小组同学哪里做的好?
【作业】课堂延伸
学会了小锥体,下节课我们就可以进行纸娃娃的制作了。改变锥体的大小,以及锥体的组合搭配方式,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纸娃娃。希望同学们课下先去试试。
出示纸绣球一
小锥体不仅可以做纸娃娃,还可以制作这样的纸绣球。
绣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是我国壮族男女青年的定情物,发展到现在成为少数民族的一项体育运动。
出示纸绣球二
这是另外一种纸绣球,虽然外形和刚才那个有区别,但老师告诉你这个也是用我们今天学的复原折痕的方法折出来的,是不是也很漂亮?
利用我们掌握的基本部件的制作方法,开动脑筋,稍加改动,就可以创作出很多精美的作品,同学们可以去试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