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社会思品期末卷八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1、毛泽东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诗句中, “一桥”是指一五期间建成的(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钱塘江大桥 D. 滦河大桥2、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元旦献辞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纪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辞,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1953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1966年—《全面内战,打倒一切》C. 1988年—《迎接改革开放第二十年》 D.2007年—《澳门回归十年,继续稳定发展》4、 标语、口号甚至姓名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下列标语中最有可能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D.革命有理,造反无罪5、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开源与节流并举 B.提高人口素质 C.提倡晚婚晚育 D.提倡优生优育6、以下举措对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 )A.提高人口素质 B. 回收循环利用 C.开发新能源 D. 运用科学技术7、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下列各地开展的活动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的有( )①桐庐县从2011年起在全县开展“美丽庭院”活动②富阳市开展“三江两岸”整治工作,打造新“富春山居图” ③淳安县建设春茶信息、结算、仓储、消费四大服务中心④临安市开展以“绿色家园、富丽乡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8、据国家电力部门消息,今后普通用户不但能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种新举措( )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会改变电力部门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0.2013年3月23日是全世界第七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这说明( )①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②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靠科学技术 ③我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④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我国目前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及汽车报废高峰期,废弃产品呈逐年增长态势,每回收利用1万吨再生资源,便可节约4.12万吨自然资源,减少6万-10万吨垃圾处理量。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有利于(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资源环境③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④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2、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比如叙利亚暴动、黄岩岛事件、钓鱼岛危机,我国应( )A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多组建一些战斗部队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C以国家建设为中心,多研制新式武器 D建立亚太军事集团与其它军事集团抗衡13、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的原判。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_______的要求。(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14.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C.科学发展春风起,社会和谐旭日升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15.诗人余光中2011年在福建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时,续写了《乡愁》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他续写的这段诗表达的是( )A.现实中海峡两岸缺乏交流的遗憾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即将实现的欣喜C. 对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的美好期盼 D. 全体两岸同胞都有搭建起友谊桥梁的愿望16. 2013年叙利亚武装冲突进一步恶化,叙国内对立双方互相指责,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这说明了①当前世界和平依然受到威胁 ②中国在叙国内矛盾解决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7.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度”包括( )①中日建交 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美建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 自日本非法购岛行为发生后,台湾劳动党等各界人士以“勿忘9·18,日本停止窃占钓鱼岛”为口号提出诉求;大陆众多民众发起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政府非法购岛行为。两岸民众共同反对日本的“购岛”行为说明 ( )①两岸统一即将实现 ②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④两岸同胞同属一个中国,血浓于水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9.2013年4月8日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评价说:“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我赞赏邓小平的智慧”。对智慧一词你是怎么理解( )A、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国策,实现了香港的回归 B、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国策,保持了香港的繁荣 C、回归后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香港回归的前提是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20.近年来,中美举行了多次战略对话,对话的内容不仅涉及中美两国问题,也包括恐怖主义、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世界大事,中美之间的战略对话 ( )①南南合作的体现②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南北对话的体现 ④有利于中美称霸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二:材料题21、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材料二:材料三:(1)中国人民在材料二①处已经实现了什么梦想?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2)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过惨痛的经历,出现过一系列的失误与挫折,请列举材料二中②这个阶段出现的失误(至少两项)。(2分)(3)我国在材料二中的阶段③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该时期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3)习近平主席曾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了三个21世纪我们“一定能实现的”的中国梦。写出习近平主席讲到的三个“中国梦”中的任意两个 (4)为更好的实现材料一中 “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你认为应该选择材料三中哪一种收入分配图比较合理?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22、31、材料一:下图是1900-2002年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示意图材料二: 10月30日,网友“快乐的台风眼”在某论坛发帖:“快乐的台风眼”:大家平时应多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山村生活”:雾霾真是讨厌啊!开车都小心翼翼的,前面一片模糊;还记得今年一月的那场雾霾吗?当时去医院看呼吸道疾病的都人满为患了。“若无闲事挂心头”:我们都应低碳生活,不要再让我们生活在越来越差的空气环境中了。材料三:面对雾霾天气,国家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并加大环保执法,提醒公众加强自我保护;部分企业表示,要响应政府号召,遇重污染天气,将采取停产等措施,并且积极转变产业结构;随着PM2.5知识的普及,公众采取减少出行、少开车等方式积极应对。(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2分)(2)雾霾属于哪类环境问题?实质是什么?防治雾霾天气关键要依靠什么?要求我们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雾霾天气的危害。(2分)(3)材料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举措给我们战胜雾霾天气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2分)23、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产生过程示意简图材料二:2013年3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材料三:2013年的全国“两会”,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1)根据材料一,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所处的地位。(1分)(2)材料一、二反映了全国人大履行了哪些职权?(2分)(3)材料三中的民众行使了哪一政治权利?除网络途径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3分)(4)民生大于天,件件总关情!请列举你或你身边的人希望人大代表解决的问题(2分)24、材料一: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本年度APEC会议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曲折反复、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召开,21个成员的领导人、政府和工商界代表共商世界的经济发展大事共谋未来大局。材料二: 2013年11月26日,美军两架B-52远程战略轰炸机进入中国新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并且飞越中日有争议的东海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屿,事前没有知会中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2分)(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谈谈美、中两国推行的外交政策(理念)有什么不同?直面美日挑衅,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责任意识?(3分)(4)处理中日两国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面对当今国际局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内外应对策略(4分)25、镜头一:【非洲之行第一站】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非洲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坦桑尼亚发表主旨演讲。演讲中,习主席将中习主席将中非比作“命运共同体”,并强调中国将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最终实现中非共同发展。镜头二:【金砖五国会议】2013年3月26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3月27日,习主席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和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说明将中非比作“命运共同体”的原因?(2分)(2)镜头二中金砖国家会晤体现当今世界什么基本特征?金砖国家合作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26、材料一: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材料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2分)最初作出改革顶层设计的倡导者是谁?(1分)(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7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C B D D A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C B C C D C A B21、(1)梦想: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分)标志: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3)①全面建成小康梦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2)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至少两项,每项1分)(3)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4)选择图二。(1分)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2分,写出任意2点即可)22、(1)人口剧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剧。(2分)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2分)(2)大气污染,发展问题,科技(2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影响人们的出行,危害身体健康(2分)(3)协调好人与环境间的关系,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把对雾霾天气的防治工作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依靠科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2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1分)(2)决定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2分)(3)批评建议权(1分)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2分)(4)答案略。从教育公平、看病难、住房、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中举例(举出两例即可,2分)24、(1)发展问题、和平问题。(2分)(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1分)4)(3)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分)(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国防建设等;(2分)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2分)25.(1)历史角度:都曾遭受西方殖民者的长期殖民侵略。(1分)现实角度:都面临着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相对落后等(写出其中一点即得1分)(2)经济全球化(1分)意义:有利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维护自身正当利益;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等。(写出2点给2分)26、(1)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②经济建设。(1分)(2)邓小平(1分)(3)①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分),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②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1分),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因此,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开放性题目,如合理即可得分)。(1分)①新中国成立194919561958197619782050(年)②③共同富裕人口人口收入收入图一图二中共中央根据民意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拟定纲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全国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