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改造我们的学习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2.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并掌握作者的论证过程以及论证方法。障碍点、麻烦点: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以及论证思路与方法。学(一)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历史贡献:一、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二、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二)作品背景: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延安整风,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有关。第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必须从思想路线上彻底解决。第二,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一度引起党内思想混乱,必须予以肃清。第三,皖南事变的发生,促使毛泽东思考如何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线。《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实有力,不但在当时的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也仍具有指导意义。(三)自主阅读文章 1.为横线上的字词注音。前仆后继(pū) 谆谆告诫(zhūn) 谬种(miù)有的放矢(dì shǐ) 臆造(yì)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字词。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不以为耻辱,反而以为是光荣的。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等闲视之:是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自以为是: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副实。3.本文题目为“改造我们的学习”,那么,“我们”指的谁?为什么要“改造”?原文:我们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可以看出“我们”指的是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通过两个方面阐述理由:1回顾历史,肯定成绩;2党内现状存在的问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即题目,开门见山深入探究1.作者在论述观点时,使用的是标准的“三段论”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首先提出问题,需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然后分析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是回顾历史经验,说明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重要性,二是指出在学习中存在的三方面的缺点,从反面论证我们的学习必须改造,并进行总结;最后解决问题,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三点建议,为在学习问题上的改造指明了途径。2.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党现在学习中存在的哪些缺点?产生了什么危害?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主要阐述了三类极坏的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3.作者在第三部分着重讲述两种态度的对比,请结合原文,完成下面表格。比较角度 主观主义的态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做法 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 割断历史 无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不要割断历史 有目的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实质 无的放矢 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有的放矢 实事求是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结果 拿了律己.........则害了革命 引出实际情况固有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4.本文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论证结构清晰明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一、二、三段)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四段)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5.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其表达效果如何?语言准确、针对、鲜明、生动二、讲重点讲解:1.文章思路 2.论证手法 3.文章语言关于政论文:内涵: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②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③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清阅读下面文段,赏析本段文字的语言特点。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1.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对偶、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2.毛泽东引用明代解缙的话,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毛泽东以此作比喻论证,给那些主观主义者画像,从而形象有力地讽刺了主观主义学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