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版八下 第十三章 生物的多样性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1. 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病毒 B. 草履虫 C. 钟乳石 D. 柳树2. 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袁隆平 D. 林奈3. 下列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 B.C. D.4.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界B.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C. 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D. 动物的分类依据是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5. 下列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病毒 B. ②属于真核生物C. ③可以用来制酸奶 D. ②③都不能合成有机物6.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 水绵 B. 衣藻 C. 变形虫 D. 酵母菌7. 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B. 丙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C. 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 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8.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两个视野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乙图中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 制作甲装片时,滴加清水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 制作乙装片时,用碘液染色细胞核更清晰,便于观察9. 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 A. 白萝卜 B. 病毒 C. 乳酸菌 D. 香菇10. 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流感病毒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 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B. 细胞膜和核酸C. 蛋白质外壳和液泡 D. 细胞壁和核酸11. 下列植物的结构特征为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是 A. 罗汉松、苏铁、银杏 B. 海带、紫菜C. 地钱、葫芦藓 D. 月季、小麦12. 小明在公园调查多种植物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植物特征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葫芦藓有真正的根 B. 鸟巢蕨具有输导组织C.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D. 碧桃属于被子植物13. 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参观石花洞,要了解初一年级每个学生参观一天运动步数准确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A. 抽样调查法 B. 全面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14.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15. 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 水绵 B. 海带 C. 葫芦藓 D. 满江红16.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A. 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B.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 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D. 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17. 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腔内有膈 B. 用肺呼吸 C. 体温不恒定 D. 胎生、哺乳18. 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组成是 A. 外部的遗传物质和内部的蛋白质 B. 细胞膜和未成形的细胞核C.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D. 脂肪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19. 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A. 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B.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 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D. 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20. 下列调味品的生产中,没有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A. 酱油 B. 食盐 C. 腐乳 D. 香醋21. 下列关于草履虫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应该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因为表层有更多的氧气B. 草履虫身体较为透明,纤毛纤细,观察时应选用小光圈,使光线变亮C. 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运动,方便观察D. 在盖玻片一端滴一滴盐水,草履虫向远离盐水的一侧运动,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22. 以下生物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A. 袁隆平 培育杂交水稻B. 屠呦呦 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C. 林奈 显微镜观察细胞D. 孟德尔 利用豌豆研究遗传的规律23. 图 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 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时,可直接转动 ,使其对准通光孔B. 转动 ,可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C. 向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 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 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24. 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的球果就是真正的果实C. 被子植物只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D. 裸子植物可在干旱和贫瘠的地方生长25.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B.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C. 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D. 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6. 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请就家燕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家燕的身体中最发达的肌肉是 。(2)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是 、 、 。(3)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 来保证。27. 多齿新米虾是淡水中常见的小型动物。它们主要以水绵、硅藻等藻类植物为食,同时也是虾虎鱼、牛背鹭等动物的重要食物。(1)在适宜条件下,多齿新米虾每个月都会繁殖后代。雌雄虾交配后,雌虾将产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游泳足孵化出幼虾。可见,多齿新米虾的生殖方式为 (体内/体外)受精、卵生。(2)题目所列举的的几种生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是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多齿新米虾常被养在鱼缸中。养鱼时最让人头疼的是鱼的残饵和粪便会污染水质,多齿新米虾会把残饵和鱼粪吃掉,由此可知,多齿新米虾在鱼缸生态系统充当了 的角色。而它的粪便含有的 比鱼粪中更少,所以不容易滋生微生物,保持水质干净。28. 暑假里乐乐到郊区度假,看到了一些小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根据身体背部有无起支撑作用的 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类,如蛇与 (用字母表示)为一类。(2)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3)图中所示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用字母表示),这一特征有利于生物的生存。(4)灰喜鹊有许多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请你举出一例并作出解释: 。(5)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 (用字母表示)。29. 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小明从网上购买了菌包体验了香菇的培养过程。(1)香菇属于真菌界,是一种多细胞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下列生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下列选项)。A.大肠杆菌 B.青霉 C.马铃薯(2)香菇的菌包如图甲所示,其培养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木屑、玉米芯等(黑色部分),内部生长着白色的香菇菌丝。因细胞内没有 (填结构名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香菇的生长需要依靠菌丝从木屑、玉米芯中吸收水和现成的 。(3)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发育形成子实体,如图乙所示。在其菌盖下方的菌褶中会产生大量的 ,飘散到适宜的环境中可发育成新个体。3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生物治理的方法。回答问题。(1)四膜虫是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性原生动物,其生活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水污染程度越大,四膜虫达到繁盛期(密度最大时)所用时间越短。研究人员分别用三条被污染河流的水培养四膜虫,四膜虫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河流污染最严重。在用显微镜检测四膜虫数量时,需要用 (填“低”或“高”)倍物镜。(2)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时往往会散发臭味,四膜虫能将这些细菌和有机物吞食,在其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内的 流动,其内的营养物质会被 。(3)在污水中加入小球藻,可使水中含氧量增加,抑制产生臭味的细菌生长,此过程中小球藻需要消耗水中的 (气体)。除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污水中种植菖蒲等植物,经过检测发现菖蒲根尖细胞中氮含量高于污水,从细胞的角度分析,这主要与 这一结构的功能有关。答案1. A2. D【解析】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错误。B、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错误。C、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错误。D、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是属名,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正确。3. B【解析】根据动物的体温特点,可以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变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能力强,体温能够维持恒定。自然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海马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是变温动物;斑马属于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故选B。4. A【解析】AB、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密切,A错误,B正确;C、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C正确;D、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D正确。5. A【解析】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故A正确;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B错误;③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③可以用来制面包和馒头,故C错误;大多数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都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少数自养细菌通常可以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外源能量,例如光能或者化学能(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如硫化细菌靠分解硫化物获取能量,故D错误。故选A。6. A7. D【解析】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并进行复制繁殖新个体;丙是青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乙是细菌,细菌和真菌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不一样。8. C9. C10. A11. B【解析】海带、紫菜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特征是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12. A13. B【解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实验等方法,其中,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初一年级每个学生参观一天运动步数的准确情况,调查范围小,可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面调查法。故选B。14. A【解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5. D16. D17. C18. C19. D【解析】A、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不符合题意。B、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不符合题意。C、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的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与提供能量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20. B【解析】由分析可知,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酱油要用到霉菌,制醋用醋酸菌,制豆腐乳要用霉菌;食盐与发酵无关。故选:B。21. B【解析】A.取草履虫时,应该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的原因是表层氧气多,草履虫大多聚集在表层,故A正确。B.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在视野中就会出现一条黑色棒状物,这样就能将这个物体与明亮的背景分开,要观察草履虫及纤毛时应用小光圈,使光线变暗,故B错误。C.由于草履虫在制成的临时装片中不运动,影响观察,所以我们在制作装片是放少量棉纤维,用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故C正确。D.在盖玻片一端滴一滴盐水,草履虫向远离盐水的一侧运动,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的刺激,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故D正确。故选B。22. C23. D24. D25. C【解析】A、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使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而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所以皮肤可以辅助肺呼吸,故A正确。B、蜥蜴是爬行动物,靠肺呼吸,可终身生活在陆地上,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鸟类是脊椎动物,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吸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鸟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故C错误;D、兔是哺乳动物,牙齿有分化,分为适于切断食物的门齿和适于磨碎食物的臼齿,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与其植食性相适应,故D正确。26. (1) 胸肌【解析】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解析】家燕属于鸟类,鸟的外形有许多地方适于其在空中飞行的特点,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是: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 (3) 双重呼吸【解析】家燕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呼吸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27. (1) 体内 (2) 牛背鹭;水绵、硅藻 (3) 分解者;有机物28. (1) 脊柱(脊椎不可);BCF (2) 肺和皮肤 (3) CF (4) 骨骼中空,减轻体重(答案不唯一,举例和解释合理即可,只要包括结构与适应性相匹配的知识点即可) (5) AB29. (1) 真核;B (2) 叶绿体;有机物 (3) 孢子30. (1) ;低 (2) 细胞质;消化(或消化吸收) (3) 二氧化碳;细胞膜第1页(共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