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期末历史与社会魏晋南北朝部分复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期末历史与社会魏晋南北朝部分复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复习课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方开发与民族融合的大时代书本P74---P85朝代更替东汉末年分三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 魏 西晋 匈奴人 前秦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方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都城:南京)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2.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人物:曹操VS袁绍)(袁军战败原因: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
曹军取胜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4.赤壁之战:(①时间:208年②人物:曹操的大军vs刘备、孙权联军)
(曹军战败之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鼎立开始的时间:公元222年 孙权建吴  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
吴国造船业发达,卫温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
以少胜多----淝水之战   
2. 淝水之战:(①时间:383年②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
(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由此(北方重新陷入十六国混乱,南方安定环境)
成语:风声鹤唳江南开发的表现和原因   农业:
(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
(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
(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4)小麦推广到江南
(5)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
手工业:
(1)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江南开发的原因1.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人才
2.人口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技术
3.南方自然环境适合农业经济发展
4.南方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5.统治者的支持意义: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北方的民族融合P80 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2. 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1.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2.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说汉语;③改穿汉服;④改用汉姓;⑤与汉通婚;⑥改用汉制;⑦学汉礼法。
3.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
魏晋时期璀璨的科技与艺术P83数学: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他还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50秒钟;造出“千里船”;设计制造水碓磨;编写数学著作《缀术》。
农学: 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书法: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
绘画: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宗教石刻: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特点: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问题探究: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
⑴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
⑵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