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训练模拟题01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出现了龙山文化。同时,在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这体现出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是A.统一性B.多元性C.延续性D.先进性2.战国时期,为顺应历史潮流,秦国开展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变法是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王安石变法3.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的不朽史学名著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4.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赋税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均田制D.摊丁入亩5.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了纸币————交子。这反映了当时A.商品经济繁荣B.对外贸易发达C.商业市镇兴起D.商人群体形成6.下表是清朝对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体现了清朝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以法律手段为主C.优待各族上层分子D.注重以武力平定7.与下图相关的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8.近代中国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探索活动属于资产阶级开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9.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主张A.自强求富B.中体西用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1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发生在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1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解放战争的胜利D.中共八大的召开12.1956年,中共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七千人大会1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次重大外交活动,该活动A.推动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B.表明中美两国已正式建交C.使朝鲜半岛的问题得以解决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我国A.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国企改革成就显著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 D.对外开放走向深入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16.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的法典,成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D.《拿破仑法典》17.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叙利亚北部伊苏斯决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使希腊文化随之东传。这体现的古代文明扩展方式是A.组织移民B.文化传播C.经济交流D.武力扩张18.8世纪后,西欧出现了由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而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领主,承担服兵役义务的制度是(A.农奴制度B.庄园制度C.封君封臣制度 D.种姓制度19.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是A.土耳其人 B.阿拉伯人C.印度人D.突厥人20.从15世纪开始,西欧国家纷纷组织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从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首先到达非洲西南端好望角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麦哲伦D.德雷克21.“光荣革命”后,为巩固革命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A.《独立宣言》B.《王位继承法C.《权利法案》》D.《人权宣言》22.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是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列宁主义D.人文主义23.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要求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的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国际联盟盟约》D.《九国公约》24.1921年,为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政府实行的以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为重心的政策是农业集体化B.社会主义工业化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据统计,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的公司。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B.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C.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已经遭到各国的抵制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4分)(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西汉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在经济和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地位。(2分)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是因为它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材料二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 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2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材料二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改革综合试点。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为改变这种形势而采取的经济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中的地位,谈你对我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认识。(3分)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材料三 全球化促使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但其目前主要有利于发达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弱小经济和最不发达国家处境不利,其经济安全甚至主权正面临严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说明该如何应对。(3分)(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材料三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利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所反映的国际格局及其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分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趋于和平的因素。(3分)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6.(10分)(1)A∶三公九卿;B∶郡县制;C∶颁布“推恩令”;D∶西域都护府。(4分)(2)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思想上∶尊崇儒术。(1分)(3)秦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两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2分)27.(10分)(1)洋务运动。(1分)失败原因∶统治集团内部顽固派的阻挠;遭到西方列强的限制;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事件∶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1分)影响∶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3分,每点1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28.(10分)(1)形势∶经济形势严峻,财政困难,物价飞涨。(1分)措施∶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财政经济。(2分)(2)内容∶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2分)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2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3)地位∶我国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1分)认识∶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29.(10分)(1)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断了亚非拉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4分,每点2分)(2)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亚洲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分)(3)挑战∶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2分)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争取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30.(10分)(1)格局∶两极格局。(1分)特点∶以美苏为主导;两大阵营对峙;不对称;不完全。(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2)原因∶美国的实力相对下降;西欧和日本逐渐崛起。(2分)影响∶导致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分)(3)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各国间的合作和联系日益密切;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努力。(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