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唐盛衰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诗说唐盛衰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诗说唐的盛衰》学案
一、通过自主学习和同伴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一)诗说唐之盛
1、齐读诗歌《忆昔》,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回答问题。
(1)、诗中描述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2)、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2、阅读课本p90---91,说一说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的具体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3、请阅读课文P88-90,分析“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1)唐太宗:
(2)唐玄宗:
(二)诗说唐之衰
1、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即边防将领( )和( )为首的叛乱。
2、907年节度使( )夺取政权,建立( ),唐朝灭亡。
(三)谈古论今
对比秦始皇、唐太宗和唐玄宗前后期的治理措施,谈谈对我们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启示?
二、巩固提升,学以致用
1、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2、“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说的是唐朝哪种生产工具的成效(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3、在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③戒奢从简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
A. 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度  C. 八股制  D.君主专制制度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的创造(见下图)。
材料二:帝王的决策: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中国古代贤明的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创造发明名称
铁农具
牛耕技术


所处历史时期


①: ②: ③: ④:
(2)说说上述发明创造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3)请你参照范例写出一例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
范例:秦国的商鞅变法:提出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材料中的“开元”是指那一时期?
(2)“开元全盛日”是什么意思?“开元全盛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历史事件结束了“开元全盛日”的局面?
1、《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意思是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意思是天下太平,旅途安宁,没有行凶打劫,不需要选择吉日出行。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意思是运输良品织物的车辆络绎不绝,男耕女织各司其职各得其所。(齐纨鲁缟是指山东出产的丝绢,泛指名贵丝织品。)
2、《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虽然到处听到的是春鸟和鸣,但听了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诗说唐的盛衰》教学设计
松阳县民族中学 叶菊兰
一、教学目标
感受唐朝的盛世气象,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了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4、学习重难点:唐朝的盛世气象及出现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梦回唐朝》)
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学生回答《梦回唐朝》。是的,这段时间电视剧也正在放《梦回唐朝》,唐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能让生活在21世纪的人都渴望回到1000多年前的古代社会,同学们,你们说它们是不是穿越剧看多了?学生纷纷猜测唐朝到底是怎样的朝代,引发学生思考,带着好奇进入课堂。
像同学们猜得一样唐朝确实是一个强盛的朝代,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一同走进唐朝,感受唐朝的盛世景象。
环节一:诗说唐之盛
1、学生齐读诗歌《忆昔》,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唐的强盛,然后回答问题。
2、阅读课本p90---91,说一说经济空前繁荣的具体表现。老师对农业、手工业、作补充说明。
3、阅读课本P88---90,分析“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①唐太宗-------- 贞观之治
②武则天--------- 贞观遗风
③唐玄宗--------- 开元盛世。
重点介绍唐太宗和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让学生先在学案上完成,老师再作解释和补充说明。
环节二:诗说唐之衰
1、听《春望》理解大致的意思,感受诗歌描写的社会现象,引出安史之乱。
2、通过节选的有关诗句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3、唐玄宗前、后期统治对比。
环节三:谈古论今
对比秦始皇、唐太宗和唐玄宗前后期的治理措施,谈谈对我们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启示?
1.适时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
2.要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廉政建设,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
4.发展教育事业,重用人才等。
环节四: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1、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2、“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说的是唐朝哪种生产工具的成效(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3、在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③戒奢从简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
A. 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度  C. 八股制  D.君主专制制度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的创造(见下图)。
材料二:帝王的决策: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中国古代贤明的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创造发明名称
铁农具
牛耕技术


所处历史时期


①: ②: ③: ④:
(2)说说上述发明创造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3)请你参照范例写出一例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
范例:秦国的商鞅变法:提出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材料中的“开元”是指那一时期?
(2)“开元全盛日”是什么意思?“开元全盛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历史事件结束了“开元全盛日”的局面?
课件28张PPT。欣赏歌曲《梦回唐朝》诗说唐盛衰松阳县民族中学 叶菊兰一.诗说唐之盛      忆 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注释:齐纨鲁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班班:众多的样子 失:耽误。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2、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景象?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1、诗中描述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唐玄宗诗说唐之盛 开元盛世经济空前繁荣 请你阅读课本P90-91,说一说经济空前繁荣的具体表现。(提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诗说唐之盛 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唐 三 彩青 瓷白 瓷丝织业穿丝绸衣服的唐代仕女制瓷业唐玄宗像请你阅读课文P88-90,分析“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诗说唐之盛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沿袭和完善科举制经济:政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文化: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经济:政治:抑制奢靡,提倡节俭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1.唐太宗:贞观之治2.武则天:贞观遗风3.唐玄宗:开元盛世二.诗说唐之衰 杜 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当时唐朝怎样的社会现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说唐之衰 杜 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家残破田地荒芜战乱不息
社会混乱安史之乱(755—763年):唐由盛转衰请从诗句中找出导致安史之乱的原因过华清宫绝句长 恨 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链接唐玄宗前、后期统治对比励精图治
任用贤能骄奢淫逸
任人唯亲
“安史之乱” “ 开元盛世” “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性格,这就是君主专制国家的命运。”  ——— 伏尔泰 三.谈古论今 1.适时进行制度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
2.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廉政建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4.发展教育事业,重用人才;
5.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
对比秦始皇、唐太宗和唐玄宗前后期的治理措施,谈谈对我们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启示?老师寄语:同学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党的正确领导,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你们学好知识、学会本领、学会担当,因为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国家才会强,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谢谢您的倾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回顾比较:皇 帝中书省工
部刑
部兵
部礼
部户
部门下省吏
部尚书省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分工合作,互相牵制。
3.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2.对读书人和统治者来说,科举制度分别有什么作用?1.隋唐时期,选拔官吏的标准是什么?思考进士 据《松阳县志》载,松阳詹宝、詹雨兄弟均为明朝进士,一家兄弟俩均中进士,同朝为官,科第门户,为人敬慕。 松阳詹宝兄弟进士牌坊诗说唐之衰过华清宫绝句(节选)
杜 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返回奢侈荒淫诗说唐之衰返回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荒淫无道
任人唯亲 诗说唐之衰返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甫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贪图享乐
荒政误国唐朝的盛衰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二、巩固提升,学以致用
1、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2、“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说的是唐朝哪种生产工具的成效(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3、在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③戒奢从简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
A. 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度 C. 八股制 D.君主专制制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的创造(见下图)。
材料二:帝王的决策: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中国古代贤明的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创造发明名称
铁农具
牛耕技术


所处历史时期


①: ②: ③: ④:
(2)说说上述发明创造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3)请你参照范例写出一例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
例:秦国的商鞅变法:提出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材料中的“开元”是指那一时期?
(2)“开元全盛日”是什么意思?“开元全盛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历史事件结束了“开元全盛日”的局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