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百家争鸣 课件

资源简介

8.1.2第3课时百家争鸣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张瓯翔
【一】教学目标: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理解老子与孔子的主要思想,认识“百家争鸣”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提前把学生分成5组: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法家学派、兵家学派。每组分发与代表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时间要求在2分钟内。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戏说历史】公元前**年,“春秋战国人才招聘会”隆重开幕。招聘现场人头攒动,才子云集,经过层层考察、筛选,最终有8位才子脱颖而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武、孙膑),成为招聘单位竞相争夺的人选。 “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请你结合课本p15-17,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栏目并阐述你的理由。
(1)《自然之道》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2)《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3)《今日说法》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4)《道德讲堂》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5)《爱心天地》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总结: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相关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孔子的弟子整理)
①仁(爱人、克己复礼)②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
《孟子》
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道家
老子
春秋末期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学派整理)
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②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向往小国寡民。
庄子
战国
《庄子》
重视人的天性,主张做人应顺其自然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墨子》
①兼爱非攻②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韩非子》
①提倡严刑峻法②法与时移③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
在讲解人物思想时,把大量原始材料的阅读转换成历史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来讲述相关人物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故事转换为理论知识。(提前把学生分为5组,每组发一个历史故事,要求能够在上课时讲出故事内容,形式可以多样。时间不超过2分钟。)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之间高谈阔论,相互争辩,著书立说,游学各国,这种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大西北见到一个小男孩。于是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对话:
记者:你每天干什么?
小男孩:放羊!
记者:放羊为了什么?
小男孩:挣钱!
记者:挣了钱呢?
小男孩:娶媳妇儿!
记者:娶了媳妇后呢?
小男孩:生娃娃!
记者: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小男孩:放羊啊!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笑了,但我们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笑、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受的教育太少了
问:为什么受的教育太少了?
学生:因为他家太穷了。
问:他的想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文化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有关)
总结:人们的思想与当时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有关
问:那么我们能不能够举一反三,说一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呢?同学们阅读p15,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说?(文化、经济、政治)
1.文化:私学兴起,促进了民间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文士阶层。
2.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政治: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
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科是一门新课程,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 所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
【情境设置】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枭雄争霸。假如你是秦国的国君,你将选择哪个学派来辅佐你成就霸业呢?
为什么选择法家?其实不止是秦国国君,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君主都选择了法家。这是因为什么?
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法家主张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法家主张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两千多年,我国的思想文化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那么“百家争鸣”对当时对我们后世有哪些影响呢?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1.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14张PPT。8.1.2 百家争鸣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张瓯翔【戏说历史】公元前**年,“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1)《自然之道》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2)《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3)《今日说法》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4)《道德讲堂》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
(5)《爱心天地》主持人: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 。人员最终入围,请你结合课本p15-17,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栏目并阐述你的理由。儒家孔子春秋晚期《论语》(孔子的弟子整理)①仁(爱人、克己复礼)②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战国《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道家老子春秋末期《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学派整理)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②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向往小国寡民。庄子战国《庄子》重视人的天性,主张做人应顺其自然墨子战国前期《墨子》①兼爱非攻②提倡节俭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韩非子》①提倡严刑峻法②法与时移③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孙武兵家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孙膑兵法》墨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16,完成表格内容。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克己复礼孟子和谁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和谁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民贵君轻未完待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重视人的天性输攻墨守非攻守株待兔法与时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大西北见到一个小男孩。于是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对话:记者:你每天干什么?
小男孩:放羊!
记者:放羊为了什么?
小男孩:挣钱!
记者:挣了钱呢?
小男孩:娶媳妇儿!
记者:娶了媳妇后呢?
小男孩:生娃娃!
记者: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小男孩:放羊啊!人们的思想与当时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有关。人们的思想与当时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有关。举一反三同学们阅读p15,说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经济:政治:私学兴起,促进了民间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文士阶层。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2.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春秋战国时期硝烟弥漫,枭雄争霸。假如你是秦国的国君,你将选择哪个学派来辅佐你成就霸业呢?为什么选择法家?1.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3.法家主张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百家争鸣的影响1.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