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8.3.1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吴兴法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汉朝的监察制度。
能力培养:1、通过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简单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比
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培养:1、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强盛是“大一统”的
物质基础,从而使学生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而强盛又巩
固了统一。
2、认识到汉武帝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使秦
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下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由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指出“秦皇”是秦始皇,“汉武”是汉武帝。用投影仪展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两幅画像,说明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 皇帝,都把“大一统'”的格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前面已学过秦始皇,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2、课前热身:
(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2)、秦朝哪一年灭亡?
(3)、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后,于哪一年建立什么政权?定都哪里?
3、合作探究: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几代皇帝的努力,到汉武帝时,国力昌盛,为他施展雄才大略,发展大一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思想上,汉初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即位后,召集各地学者到长安,询问治国的方法。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互动1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学者,被汉武帝召到长安,你设想说一说到会的可能都有哪些派别?他们会说些什么?最后汉武帝是如何决断的?
生:到会的有法家学者,他会说“依法治国”。
到会的有道家学者,他会说 “无为而治”。
到会的有儒家学者,他会说“仁爱治国”。
汉武帝的决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互动2
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项政策是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怎样解释?如何评价?
生:董仲舒。
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的统治。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但是,儒家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的表现。
互动3、
师:简单比较“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生:手段不同:一个武,一个文。但目的是相同的。
(二)削弱王国势力
互动1、
师:汉初的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一样,有何异同?(从目的、对象、结果等方面比较)。
生:目的:都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对象:都是亲属和功臣。
结果:开始都有利于统治者控制全国,但时间一长,诸侯国都强大起来,威胁到中央统治。
互动2、
师:对强大起来的诸侯国,西周是如何解决的?
生:无力镇压,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师:西汉又是如何解决王国问题的?汉景帝用了什么办法?王国问题有没有解决?
生:削藩。
削藩失败,虽平定了“七国之乱”,但王国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师:正当汉武帝一筹莫展时,是谁向他献了什么计策成功解决了一直困扰统治者多年的难题?
生:主父偃 。推行“推恩令”。
师:“推恩令”的内容是什么?它巧妙在哪里?
生: 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巧妙在 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削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三)、强化监察制度
互动1、
师: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生:在中央:设司隶校尉。
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
师: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生:司隶校尉:监督和査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师:秦朝有哪个官职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
生:御史大夫。
4、小结:
物质基础:汉初休养生息,经六七十年的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繁荣。
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 推行“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
5、达标训练:
(一)、选择
(1)、西汉的建立者是:( A )
A、 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B )
A、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D、颁布“推恩令”
(3)、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最高明的举措是( C  )
   A、削夺王国封地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削夺列侯爵位
(4、)对“对恩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汉武帝时颁布的②从王国中分出许多诸侯③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封号由皇帝制定④它使诸侯王势力大为削弱,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D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汉武帝派到地方去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吏是( C )
A、御史大夫 B、司隶校尉 C、刺史 D、太尉
(7)、汉武帝时兴办的全国最高学府是( A )
A、太学 B、翰林院 C、国子监 D、大学
(8)下列哪一项不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B )
A、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B、平定七国之乱
C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 D、强化监察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
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人们把这一主张称做什么政策?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政策的实行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被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简答:
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在推进大一统格局时,有哪些政策做得更成功一些?
汉武帝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式,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恰当一些。同时,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为汉朝走向鼎盛创造了条件。“推恩令”的实行避免了社会动荡,也非常不错。
6、拓展: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提示:找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相同点:两人都是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课件24张PPT。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学校吴兴法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你是汉高祖,你将怎么办?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①什么叫休养生息?
②西汉初年为什么实行休养生息 政策??不搞劳民伤财,严刑酷法,保养民力,增值人口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情境小短剧请你演一演,想一想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汉武帝的决断,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人:董仲舒
目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内容: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7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孔子董仲舒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影响?孔子孟子《春秋》《孟子》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仁德74西周秦朝分封制郡县制西汉郡国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王国诸侯的奢侈生活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诸侯王拥兵自重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的号令,时刻有谋反的企图,你作为皇帝你将怎么办?金缕玉衣晁
错汉景帝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之,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削藩七


乱周亚夫    景帝依靠周亚夫平定了
七国之乱,乘机损黜了王国官制
及其职权,降低诸侯王的权利。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
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
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
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为候,
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
管理。
皇帝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中央统辖的郡 推恩令的作用  没有费一兵一
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
中央王朝的统治。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神探福尔摩斯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秦朝有哪个职官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利的?
以上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皇帝司隶校尉(中央)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地方地方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刺史的官品很低,但是
权利较大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思 想 文 化政 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
削弱封国势力
强化监察制度 西汉疆域 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西汉时期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
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
A.主父偃 B.卫青 C.董仲舒 D.董宣????自我测评CBC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说是 ( )
A.儒家学说 B.各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5.与汉朝王国问题产生与最终解决有关的皇帝是( )
A.汉高祖、汉文帝     B.汉文祖、汉景帝
C.汉高祖、汉武帝     D.汉文帝、汉武帝
6.列举: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措施。
AC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官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十三州部” 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D练习一:选择题2.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7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