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2 硫酸
新课导入:
【展示】展示硫酸的用途图片
【引入】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作干燥剂等。
炸药
蓄电池
过
化肥
酸洗
硫酸的用途
一
试剂
农药
医药
干燥剂5.1.2 硫酸
具有酸的通性
吸水性
作干燥剂
脱水性
氯化钡溶液
盐酸试剂
硫酸
与金
与大多数金属反
先加盐酸酸
属反
应,如Cu
化,再加入
应
氯化钡溶液
步骤
硫酸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浓硫酸能使铁
与非
铝钝化
生成白色沉淀
现象
强
子
金属
含有硫酸根离
化性
反应
如与碳反应
子
结论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如与H2S、HBr等反应5.1.2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及应用
即:
应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
酸,滴入几滴BaC1,溶
先生成
白色沉淀
液,再滴入少量稀盐
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溶解
酸,振荡,观察现象。
S042与Ba2+反应生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成白色沉淀
Na2S04溶液,滴入几滴
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BaC12溶液,再滴入少
先生成
,加
入盐酸后沉淀不溶解
SO+Ba2+=BaSO4↓
量稀盐酸,振荡,观察
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先生成
白色沉淀加
Na2C03,滴入几滴BaC12
C032与Ba2+反应
入盐酸后沉淀溶解,。
生成白色沉淀BaCO。
溶液,再滴入少量稀盐
且有气泡
酸,振荡,观察现象。
可溶于盐酸
试剂
稀盐酸和BaCl,溶液
操作
先加稀盐酸后加BaCl2溶液
正确云
现象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
溶液中含SO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剩余NaOH
Mg2+
过量
@正确云
C02
NaOH
过滤后
气体
→Mg(OH)2沉淀
加盐酸
→NaCl
剩余
Ca2+
过量
Na.CO3
剩余
Na2CO3
BaCl2
CaCO3沉淀、BaCO3沉淀
过量
S02
BaCl2
L BaSO4沉淀5.1.2 硫酸
1.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的沸点是338℃。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
注:浓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 H2SO4 = 2H+ + SO42-
(2)浓硫酸的吸水性:
吸收自由水或结晶水。
CuSO4·5H2O CuSO+ 5H2O
应用:常见的酸性干燥剂。
注意: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不可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等气体。
(3)浓硫酸的脱水性: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比例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C2H22O11 12C+11H2O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单质反应:
Cu+2HSO(浓)CuSO4+SO2↑+ 2H2O
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C+2H2SO4(浓)CO2↑+2S02↑+2H2O
③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钝化,故可用铁罐、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5.1.2 浓硫酸和金属反应的规律
(1)常温下,冷的浓硫酸能使Fe、Al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故可用铁槽车运输浓H2SO4。
(2)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3)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4)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例: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因此浓硫酸在常温下不能与铁、铝发生反应
B.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C.浓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
D.稀硫酸和浓硫酸性质完全相同
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①炽热的木炭 ②H2S气体 ③Cu(加热条件下) ④FeO ⑤NH3 ⑥蔗糖 ⑦CuSO4·5H2O ⑧铁、铝(常温下)
A.③④ B.①②⑤⑧
C.①②③④⑦ D.⑥⑦
3.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 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C. 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1.C 2.A 3.B5.1.2 物质除杂和分离
1.物质除杂和分离的基本原则
①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③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④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2.物质除杂和分离注意的问题
①除杂试剂要过量。
②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
③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④除去多种杂质时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例: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Ca2+、Mg2+、SO、HCO等杂质,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2CO3 ②BaCl2 ③NaOH ④盐酸,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 )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
2.依据粗盐提纯的原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步骤操作:
纯净氯化钾溶液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
(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1)K2CO3 HCl (2)除尽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3)除尽过量的钡离子 (4)使氯化氢挥发逸出 (5)过滤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