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凝聚价值追求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凝聚价值追求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凝聚价值追求 执教时间
设计者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学习内容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九年级道法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内容。全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本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各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继承者。这一内容在道法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九年级道法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教方式选择:问题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品质、作用及其表现;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前准备 合理安排小组;制作PPT;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歌曲导入 以动态性的视频话题激活学生的兴趣 学习任务: 播放电影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学习要点: 1.注意力集中、安静观看 2.观看后能够简单说说感受 1.教师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同时为课堂做前置铺垫。 2.学生了解歌词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感受。 3.教师点拨:《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出了国人的爱国情怀,讴歌了勇赴国难、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进步,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都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高扬民族精神: 以丰富性的情境材料体验激发学生的感知 以有效性的问题引导激进学生的认知 学习任务:活动1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问题:(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故事加以说明。 (2)“中国的脊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有哪些作用? 学习要点: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习任务:活动2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问题:(1)你知道上面图片中的故事吗?请与大家分享。 (2)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哪些民族精神? (3)请你分享你所知道的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 学习要点:2.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学习任务:活动3欣赏诗歌【多媒体呈现】 播放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朗诵 问题:诗歌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点: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学习任务:活动4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红军在长征途中…… 材料二 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喜讯传来,举国欢腾…… 问题: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结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请与大家分享。 学习要点:4.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学习任务:活动5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播放习近平同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视频。 问题:(1)习近平同志对民族精神的四个最新论断是什么?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习要点:5.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学习任务:活动6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做新时代好少年。 材料二 2018年1月,“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红色1+1共建”“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在密云区第五小学举办…… 问题:(1)举办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与大家分享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好做法。 学习要点: 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中国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包括现实中的代表性人物,还包括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无一不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中华儿女始终昂扬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1.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淀和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1.要求:学生听诗朗诵,思考问题。 2.教师小结:这首诗既是中华儿女对祖国那份不可替代的深厚感情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凝结。 1.要求:邀请两位同学依次朗读两则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1.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遭遇过各种艰难险阻、历经过无数考验,仍能百折不挠、知难而进,就在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要求:学生默读材料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2.教师点拨:民族精神代代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灿烂的人生。
构筑中国价值: 以丰富性的情境材料体验激发学生的感知 以有效性的问题引导激进学生的认知 学习任务:活动7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2017年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大家表示要倍加努力,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更大贡献,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国家评选全国道德模范、举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握”“一让”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方面的要求? 学习要点: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当代中国特色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活动8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 材料:感动中国人物材料 问题:(1)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哪些要求?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要点: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学习任务:活动9欣赏提升【多媒体呈现】 视频歌曲——《我们都是中国人》 1.要求:请两位同学依次朗读两则材料,引发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2.教师点拨: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产生和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 1.要求:全班学生共同朗读材料,引发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2.教师点拨: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代表,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他们感动你我,感动全中国,感动全世界。我们青少年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价值,发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
课堂小结: (3分钟) 学习任务:活动10思维导图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展示分享。 学习要点: 知识与方法的整理运用 1.要求:先独立思考搭建,然后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 2.教师点拨: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局势,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延续文化血脉,凝聚民族魂魄,以实际行动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