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江南初级中学 尹小苗
教材分析
本课时“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讲述了秦朝的建立以及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以及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学生逐步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及对秦始皇的评价。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法、主体探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展示秦国与其他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利用动态演示秦灭六国的过程。
师述: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在这次战役中,赵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其他诸侯国再也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创设情境。课前播放的图片与歌曲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历史情境。直观演示图片,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空间印象。




【提问】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生:……
【归纳】客观上的需要;实际上的可能。
【提问】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偌大的江山,一人之力恐难为之,怎么办呢?我们这位聪明的皇帝又立刻为自己找来了三位得力的干将。
生:……
【承转】秦始皇既分担了压力,又把中央的大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情景模拟】王与臣的对话,引出分封制与郡县制。
【归纳】最终,这位皇帝选择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展示秦朝行政系统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得出特点,归纳出这种中央集权制的特征,再出示导学中《全球通史》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央集权制。
【活动】设计活动,难题(一):播放动画,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找出商人孔虚在做生意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总结。
【承转】聪明的皇帝和他的团队解决了这些难题,可是难题接踵而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又会是什么呢?
【展示】展示难题(二),引出焚书坑儒。
【活动】结合导学和时代背景,如何看待焚书坑儒?并从评价焚书坑儒中总结出我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更接着运用这种方法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
阅读材料,让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知识梳理能力与材料归纳能力。
使用适合八年级学生段的语言,层层设问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调出头脑中的旧知识。
结合导学中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动画演示引出货币、度量衡、文字不统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自然的问题过渡中产生强烈的兴趣。设计两个难题,学生找对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秦的建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最后,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以顺口溜的形式归纳小姐,唤起学生的注意以及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作业
见《自主学习导航》
教学反思
课件23张PPT。战国七雄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秦赵燕韩魏楚前230年灭韩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认真阅读材料材料一: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 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材料三 :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
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
秦的统治者都是些能干又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秦国为什么能扫灭六国,完成统一?秦完成统一的原因
1.客观上的需要2.实际的可能秦国实力最强秦王有雄才大略秦始皇称号的来历?一、秦朝的统一结束诸侯割据局面是
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偌大的江山,一人之力恐难为之,怎么办呢?三公皇帝丞 相太 尉御史大夫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军 事监 察
行 政
?王与臣的对话 假如你是秦始皇?(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具体表现:建立皇帝制;中央设立三公,地方设郡、县。影响: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了
封建统治;对中国后代封
建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西周的分封制1、孔虚是齐国的富家子弟。他听
闻陶朱致富的事后,决定行商。2、于是,孔虚便贩运
盐和布匹,前往魏国
大梁。3、到了大梁,孔虚一打听,
得知这里每斗盐、每丈布匹,
都比齐国贵得多,高兴得一
蹦一跳的。4、谁知魏国的斤、尺都比齐国的大得多,孔虚一
不小心亏了大本。5、孔虚卖掉货物,只得到不多的布币,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所以决心用这些布币进货再搏一次。他一人押货,直往邯郸。8、熟悉行情后,孔虚抓紧时机又赚了几笔。10、一位赵国商人听闻孔虚之名,登门向他贷款,并立据作证。但孔虚发现赵商写的字和他的齐国字不大一样,认为这个商人有意欺骗他,竟不知这正是赵国的文字。12、快到家时,孔虚突然发现袋已被刀币
扎穿,空无一钱。他心中非常沮丧,从此
再也不经商了。
难题(一)孔虚在做生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长度、容量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统一文字
把小纂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隶书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各族文化的交流。(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圆形方孔钱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上:统一货币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规定车轨间距离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完成统一后不久,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
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前六国的贵族们猛烈抨击秦的统治。
难题(二)(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思想上:焚书坑儒焚 书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导学》P24第九题的材料三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这一做法?
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是另一方面,他摧残了文化,钳制思想,残杀儒生,落下千古骂名。
注:应从多角度、全面的分析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陇西东
海长城一带南海秦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本。 (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一分为二、全面评价;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小组合作 公元前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建立中央集权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知识小结课堂练习 1.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第一次统一的封建王朝(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2.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重要纽带的是( )
A.大修驰道 B. 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建立中央集权制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等郡名,这些可以印证秦朝( )
A.实行了分封制 B.出现了造纸业 C.实行了郡县制 D.疆域面积大
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一位商人用他携带的刀币买了两本《论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
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