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说课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说课 课件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 “推恩令”核心观点,深入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武帝这位有着宽阔胸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爱国奉献精神
二、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55-57页及所给资料,完成以下任务。
1.评选中国好皇帝
中国好皇帝---汉武帝
姓名
?
在位时间
?
朝代
?
?
民族
?
办公地点
?
家族名人
?







政治
?
经济
?
思想
?
其他
?
竞选
宣言
?
(二)合作学习
结合教材P56、57及所给资料,模拟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措施的场景
(要求:合情合理,生动形象,5分钟准备,2分钟展示)
场景1:朝廷上
场景2:宣室殿
场景3:长安街
(三)思维拓展
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1.寻找当今中国“汉武盛世”的身影
2.要实现中国梦,学习汉武帝的哪些精神?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资料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时代的历史首创
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
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沿用至今。
汉武帝时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中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文学作品赏析--秋风辞
作者:汉武帝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课件31张PPT。建德市大洋初级中学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说课人:何强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五、教学重难点说课流程六、教学流程七、教学反思四、教学目标三、学法教法(一)课标要求秦朝后的重要人物事件评价重要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唯物史观特定的历史条件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二)教材地位1汉武帝时代
的大一统格局秦始皇开创
大一统基业 秦末农民起义
与汉朝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开疆拓土
与对外交流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承上启下示范作用一、教材分析(三)教材内容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汉武帝大一统武帝继位后巩固政权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武帝后的汉朝
(西汉的衰弱、东汉的建立)武帝继位前汉朝成就与隐患(背景)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事物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直观有趣的知识和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但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尚不健全,又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已有储备
秦朝一统与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政权措施(自主学习)新授知识
对汉武帝巩固政权措施的正确认识
正确评价汉武帝存在问题
对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理解不足。基础差距2.教法:
情景教学、材料导读
问题探究、教师讲授1.学法:
研读材料、自主探究
角色体验、倾听讲解 对
应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三、学法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 “推恩令”核心观点,深入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感受汉武帝这位有着宽阔胸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爱国奉献精神四、教学目标重点: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依据:新课标、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 )
难点: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识
评价汉武帝,认识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依据:学生以感性为主,对问题难以全面理解,难度较大)?五、教学重难点导入(史料) 自主学习:
武帝档案合作展示一:
朝廷上合作展示二:
宣室殿合作展示三:
长安街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当今的大一统(思维拓展) 1.如何导入?
2.如何掌握重点?
3.如何突破难点?
4.如何升华主题?
六、教学流程六、教学流程——如何导入?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汉书》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
---司马光 汉武帝设计:材料所指何人,如何评价
意图:论从史出,引出本课线索 活动一 自主学习---评选中国好皇帝,制作汉武帝名片刘彻54年西汉汉族长安(今西安)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推恩令 刺史制度 司隶校尉统一铸造货币,统一经营盐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可从“军事、外交、个人文学”考虑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评选中国好皇帝
意图:认识汉武帝,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感性认识好皇帝是如何“炼”成的?根据课文内容,思考:武帝即位时,面临哪些问题?一、政治:
二、经济:
三、思想:诸侯王势力大,朝廷对各类官员监督不力;币制混乱,民间私铸货币泛滥,盐铁私营;无为而治,百家争鸣,政治思想不统一,
法制混乱,百姓无所适从;汉武帝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大一统?六、教学流程——如何突破重点?活动二 合作学习结合教材P56、57及所给资料,模拟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措施的场景(要求:合情合理,生动形象,5分钟准备,2分钟展示)场景1:朝廷上
场景2:宣室殿
场景3:长安街六、教学流程——如何突破重点?场景1:朝廷上设计角色:汉武帝 主父偃 武将 文臣1合作探究 解决重点设计:一、汉武帝有什么烦恼?
二、文臣武将有何主张?
三、主父偃主张是什么?
意图:学习型小组,学生为主体 (朝廷之上)主要设计内容
汉武帝:近日河间王刘德声望很高,天下英杰都争相投奔他,刚刚朕问他治国之道,他对答如流,还居然讲到历史上商汤和周文王以小国得天下的事情,真是气死朕了!
武将:哼,今日之河间王刘德实乃昔日之吴王刘濞,诸侯势力大必有篡夺皇位之心,陛下应早做准备,及时削藩,末将愿先锋!
文臣:陛下不可着急,晁错当年为先帝削藩而死,先皇分封意在巩固我大汉,盲目削藩必致皇室混乱,动摇汉朝统治;况且,河间王篡夺皇位查无实证,我师出无名,臣建议对河间王多保持联系,安抚为宜!
主父偃 :陛下,臣倒有一计,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
汉武帝: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诸侯王除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各个子弟建立侯国。
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一、推恩令使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被分成许多个小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而且诸侯子弟对此心存感激。
二、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司隶制度)设计:通过短剧学习汉武帝政治大一统措施
意图:学习型小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场景2:宣室殿 设计角色:汉武帝 法家 道家 董仲舒设计:一、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何治国要求?
二、法家道家有何主张?
三、董仲舒主张是什么?
四、哪家学派会被汉武帝采纳?
意图:学习型小组 学生主体2合作探究 解决重点(宣誓殿)主要设计内容
帝:众爱卿,今天让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葆江山呢?
法: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道: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汉武帝会采纳谁的建议,为什么?在儒家的基础上吸收各派思想,
统一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一、在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成绩 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做官;在地方设立官学。
二、允许私人传授儒家学术 为了推行儒学思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宣扬君权神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一比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对待儒家上有何异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一方面,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设计:通过短剧学习汉武帝文化思想大一统措施
意图:学习型小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场景3:长安大街设计角色:西汉盐商设计:一、短剧中反映什么经济问题?
二、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意图:学习型小组 学生主体3合作探究 解决重点(长安大街)主要设计内容
盐商甲:唉(看着一大堆铜币),想我经营食盐生意十年有余,每每碰到结算帐目之时,总是很麻烦…你说,我堂堂大汉天朝怎么居然有如此多大小、轻重、成色不一致的铜币,民间私铸货币问题很多呀!
盐商乙:就是就是,生意难做还不说,万一收到假币,就是亏本买卖!唉…
盐商甲:掌柜的说笑了不是,想你是京城最大的盐商,光在京城的房产就几十处,你比很多皇亲国戚还有钱呐,听说,前几天衙门还跑来问你借钱,可有此事?
盐商乙:这些都是祖上留下来的资产,现在生意不好做呀,听说皇上已经开始着手整顿我们民间贩卖盐铁的生意了,说不定明天我们就要失业咯!趁现在要抓紧时间转行,开发新门路呀!
盐商甲:掌柜的说的有理,听说现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我们不如联合发行出版物吧,卖卖四书五经,说不定能赚大钱!汉武帝如何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小品短剧反应了当时哪些经济问题?货币混乱 盐铁私营 中央财政困难统一货币铸造,食盐和铁器的生产收归中央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设计:通过短剧学习汉武帝经济大一统措施
意图:学习型小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 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汉书》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
---司马光 我们该如何评价汉武帝?设计:通过史料对比认识汉武帝
意图:论从史出 客观的评价汉武帝 中国好皇帝---汉武帝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也有过错。
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汉武帝外戚王莽汉光武帝(盛 衰)(改革失败)(东汉建立)外戚宦官统治黑暗
名存实亡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汉武盛世中国梦1.寻找当今中国“汉武盛世”的身影
2.要实现中国梦,学习汉武帝的哪些精神?设计意图:延伸内容,重在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思考。六、教学流程——如何升华主题?大一统措施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推恩令设刺史政治经济铸五铢钱经营盐铁生意思想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七、教学反思1.如何解决探究要求高而学生知识储备少、分析能力弱的问题?
2.如何处理学生活动与老师讲授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
3.如何实现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不当之处,多谢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