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心存敬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心存敬畏(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语文阅读与训练----主题“心存敬畏”
作文训练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离娄章句下》中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敬爱别人的人,也永远受到别人的敬爱。《论语·季氏》中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敬畏自然规律,敬畏品行高尚之人,敬畏圣人的教诲。常怀“敬”“畏”之心,能引导个人端正日常生活中的态度与行为,能引导社会文明与法制的健康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奖项,致敬那些为国家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劳动者,又创立“全民道德公约”“重大灾难公祭纪念”等活动,进一步倡导全民族存畏守正的纯正风气。
请结合材料,以“‘敬’与‘畏’”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材料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由《孟子》和《论语》中的名句引出“敬”和“畏”的写作主题,并阐释了两者的基本内涵,同时暗示“敬”“畏”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第二层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概括了提倡“敬”“畏”的意义。第三层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从国家层面说明如何践行与倡导“敬”“畏”之风。
“敬”和“畏”有独立的内涵与角度,写作中要明确二者的相互联系。
“敬”方面:其对象包括生活中的长辈、老师、同学、同事、普通劳动者、帮助过自己的人,也要敬重科学真理、历史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不同国家与民族的道路、制度、文化与信仰等:其类别包括个人致敬与国家致敬:其内涵上,“敬”是一种谦逊的态度,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一种“以德服人服众”的深层涵养,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畏”方面:其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诸多生命,生活中的规律、长者的教导、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的规范、人类社会的公序良俗等;其类别包括心理上的各种规范制度和行为上的谨慎、认真;其内涵上,“畏”并不是软弱,而是诸多规范下的健康发展,是个人职业及人格坚守的底线,是道德高尚和精神强大的体现。
从二者的关系看:“敬”就是“为”,要人们积极去做,“畏”就是“慎为”,要人们心存畏惧,不要违背规律、长者教诲、法律规范等,否则定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法律的惩戒:“敬”是对别人的一种态度和行为,“畏”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约束;“敬”是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礼”,“畏”是法治社会所遵守的“规”;知“畏”而生“敬”是道德的感化,知“敬”而生“畏”是境界的提升。二者都是当今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心态与行为。
参考立意
1.敬以修为,畏以慎为。
2.心存敬畏,坚守信念。
3.敬畏生命,修养道德。
4.树立敬畏理念,促进文明融合。
优秀例文
明敬畏,知行止
“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么老牛呢?牛犊不怕虎,并不是它很勇敢,而是因为生存知识和经验的匮乏,对遭遇老虎可能的危险缺乏认知。
如果说“畏”让我们保持警惕,懂得原则,知晓底线,避免被可能存在的危险伤害;那“敬”就是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的方向,学会尊重,仰望伟大,让自己走向更好的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我往哪去?”人生在世,总要不断向自己问这三个大问题,知道自己是谁,清楚自己的位置,校正前进的方向。“敬畏”能帮助我们答好这三问。给自己建立一个坐标,用底线做轴,那是我们所“畏”,可以是自己害怕成为的人,也可以是不能违背的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但光有“畏”,畏手畏脚,坐标轴就成了自我编织的牢笼,人生就被捆绑成一个点。所以,在这个坐标里,要有所“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敬”就有动力和目标,人生的曲线才会有充实的线条和美丽的轨迹。
敬畏,不是恐惧、畏葸,也不是膜拜、臣服。而是端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知戒惧,存戒惧,守底线,积极做事,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的统一。那个放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可能不会想到,正是对民心缺乏敬畏,奢华的享乐和暴虐统治,让国家一蹶不振,最终让王朝走上不归路。毫不掩饰的露骨的自私自利,跋扈冷血的行事方式,也让他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完全的无所敬畏导致的可能不是有所作为,而是胡作非为。在敬畏与有所作为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或许更有利于人类健康持续地发展。传统工业文明在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助长着虚骄和残忍,出现了人的物质需求缺底线、人的伦理道德失底线和人类破坏自然无底线的突出问题。所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边致力于核物理的研究,不断探索科技造福人类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极力反对将其运用到武器中,不断呼吁建立反核联盟,爱因斯坦自己也担任第一个反核武器组织的主席。“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作战,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用的是石头。”爱因斯坦的忧虑,提醒人类要心存敬畏,要控制住那头已经被人类释放出的怪兽。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戏谑尼采,是想论证光送去、不拿来的送去主义是危险的。不也正说明了心怀敬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那些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为所欲为,可能就是灭亡的前兆。
抬头望向头顶的星空,星空无言,在空寂的浩瀚中包蕴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举手抚着心口,心脏跳动,在节律的震颤中诉说人的局限。我对人类历史上那些闪耀的群星,始终充满敬畏,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散发的光热到现在依然照亮和温暖着我。那每一棵开花的树,都曾经历过寒夜冷霜,都把根系深深扎进黑暗的泥土,都曾在夏日暴雨中战栗。而人类群星的智慧之光,他们苦过我们的苦,累过我们的累,替我们攀登着那片精神高峰。
当牛犊长成老牛,可能不会记得自己初生时不怕虎的样子,但当它看到有猛兽出没,一定会带领着牛犊走到安全的区域。
拓展阅读---人民日报时评
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些谆谆之言语重心长,广大党员干部应铭记在心,常常反省,自警自励。
  心存敬畏,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因为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应畏惧有负人民重托,畏惧越界、越轨之后受到党纪国法惩处。深怀敬畏之心,就是要做到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敬畏责任。
  对群众心存敬畏,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干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之事。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一位领导同志曾讲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畏”。说“群众最可敬”,是说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说“群众最可畏”,是说他们的力量是无穷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敬畏群众,就应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善于从群众的呼声甚至骂声、怨声中听出群众之所盼、所急、所需,做到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
  对法纪心存敬畏,就是要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坚持依法依纪办事、廉洁从政。党纪国法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贪廉只在一念之间。对法纪稍有轻怠,就可能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接触上了玉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些个体老板投其所好,最终他被玉石、字画等“雅贿”所击溃,被熏心物欲所擒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应紧绷遵守法纪这根弦,不凌驾于法纪之上,不谋求法纪之外的任何特权和利益,时时处处用法纪规范行为。
  对责任心存敬畏,就是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责任体现的是一种事业追求和思想境界,反映的是一种勤恳态度和精神风貌。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敬畏责任之心,甚至忘记自己的责任,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只想享受权力,不愿负责,就会堕落为庸官、懒官甚至贪官。面对责任,领导干部要有泰山压顶之感,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既对上负责、也对下负责,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既对今天负责、也对将来负责。党员干部的岗位虽有不同,所负责任也有大小之别,但只要在岗一分钟,就应敬业六十秒。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重托,任何时候都要怀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恪尽职守,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
  在强化党员干部敬畏意识的同时,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只有对腐败行为“动真格”,才能打破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有效震慑腐败。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也没有特殊党员,只要“越线”,发现一起就要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高压线”,遵循规矩、守住底线。只有不存侥幸,才能从容生活、坦然做事,以健康的心态做好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人民。
试题链接
语用试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类完全不知道的新病毒,正在从地球的生态系统里不断涌现出来感染人类。显然,新出现的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会引发瘟疫,从而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新疾病的暴发频率比以前高出许多,而且传播速度也比以前的病毒快很多。

首先,由于人类破坏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人类越来越常跟野生动物打交道,而野生动物往往是许多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的宿主。其次,我们要考虑聚集因素。超级大城市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完美场所,许多人拥挤地居住在超级大城市里。再次,② 。通过便捷的交通工具,人们在全球各地到处流动。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病毒从泰国山洞里的蝙蝠传染给了人类,24小时后,这个病毒就可能抵达北京、纽约或开罗等全球性大城市。
作为人类,一般来说,我们希望我们能控制自然。其实,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自然。如今的人类,依然很脆弱。对人类来说,病毒不是一个政治问题,③ 。新冠病毒是自然的力量。我们应该敬畏它,就像我们敬畏台风或海啸一样。那些不敬畏自然的人,最终会被自然的力量所摧毁。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控制病毒的暴发与传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    )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    ,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    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    ,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而广之 以身作则 煞有介事 锦上添花
B.推己及人 身体力行 盛气凌人 繁花似锦
C.推而广之 身体力行 煞有介事 繁花似锦
D.推己及人 以身作则 盛气凌人 锦上添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答案】
一、1.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②我们要考虑流动因素。
③而是一场自然灾难。
2.①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要吃野生动物。
②减少聚集,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③封闭隔离病毒携带者,限制他们随意流动。
二、1.A
首先根据前面的句子“这也许怪不得他”,说明所填句子应是不怪他的原因,“因为”应在句首,排除选项BD;
再根据前文“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还有后面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可见这句话应有假设之意,应该有“如果”,排除选项C。
2.C
第一处,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推己及人: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根据语境是爱护植物进而会爱惜动物,所以填“推而广之”。
第二处,以身作则: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身体力行:亲自体验,努力实行。此处是说“每一个人”,文后有“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根据语境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亲身实践,所以填“身体力行”。
第三处,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根据语境是故意地说到处都是污垢,此处是说故作姿态,所以填“煞有介事”。
第四处,锦上添花:意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繁花似锦:意思是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就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根据语境“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修饰,使美者更美,“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所以填“繁花似锦”。
3.D
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不是……是”关联词使用错误,根据语意,这个句子应是并列关系,故根据前面的关联词“不是”,后面的“是”应改为“而是”,排除选项AB;
二是语序不当,“不是……而是……”这种复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意思,根据语意应把关联词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即“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排除选项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