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项目四任务一《博物馆内服务多》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下项目四任务一《博物馆内服务多》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博物馆内服务多》
浙教版七年级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服务类型。
2、劳动能力:学习参观博物馆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仔细观察、乐于奉献的习惯和品质 。
4、劳动精神:在参观中养成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开拓思维的劳动精神。
新知导入
博物馆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博物展览力求实现功能和人民需求相结合,精心策划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各项服务,让不同的参观者都乐意参与服务体验。
新知导入
看一看,这是哪里的博物馆?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说说看自己都去过哪些博物馆吧
新知导入
劳动情境
博物馆里有丰富的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博物馆开展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丰富文化生活。当你走进博物馆,看到精心放置的藏品,听到娓娓道来的解说,你获得了一种怎样的感受?虽然博物馆里人来人往,但总是井然有序,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劳动情境
博物馆具备典藏维护、研究、展示、教育推广四大基础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功能已扩展成多种组合。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功能,博物馆众多部门相互配合,精心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
博物馆的功能扩展
1.典藏维护
3.展示
2.研究
4.教育推广
博物馆四大基础功能
劳动需求
当我们走进历史、科技、艺术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它们为参观者提供了哪些主要的服务来实现展示、研究、教育推广等功能?博物展览参观群体广泛、年龄跨度大,工作人员又是如何提供多样服务的呢?
劳动探究
博物馆按藏品的不同学科性质分类,有历史、艺术、科学与技术、综合等多种类型。
劳动探究
艺术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它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最好记录。不同风格的艺术博物馆,如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人类艺术的瑰宝。有些艺术博物馆是包罗万象的,各种艺术都可以在展台上展示;有的划分为专门的艺术展区,或者只展示一种艺术,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营造优美的空间氛围,提供良好的展览空间。
艺术博物馆
劳动探究
自然科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自然博物馆。由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大多是图文和标本,为了更好地介绍展品,观众往往通过模拟场景空间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因此,自然博物馆通常提供柔和、甚至昏暗的环境照明,并且只对展品或文字使用较亮的灯光。
自然历史博物馆
劳动探究
科技馆

科学博物馆记录了科学进步的历史,展望了科学发展的未来。由于科技馆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展出的展品形状和结构各异,这就要求展厅有足够的空间容量。


地理(地质)博物馆

地理(地质)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收集与区域地貌有关的自然和生物标本,开展科学研究,发掘学术价值,通过向社会开放,传播自然科学和地质地貌知识。地理(地质)博物馆的功能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快捷的地质信息服务,而且对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劳动探究
历史博物馆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关系到“国计民生”,其社会功能主要是收藏、保护和研究历史文物,以便于后人对历史的考察和鉴定。同时,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共设施,其对某些理想信念的表达并不因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载体。
历史博物馆
劳动探究
1.浏览线上博物馆,或走进各类博物馆开展观察、调查、研究,梳理博物馆为实现各种功能所提供的服务类型。
2.总结各类博物馆最常见、最主要的服务,讨论不同类型博物馆的服务有哪些差异,说一说为什么。
3.请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博物馆各种功能及相应服务的思维导图。
劳动实践
博物馆参观者群体广泛、年龄跨度大,以下是某博物馆某天参观者年龄段、群体分类统计图。
思考:博物馆是如何照顾到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参观者的?
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
1.在博物馆开展观察、调查。
勤勤小组对展览解说服务进行了观察,发现有人工讲解、电子讲解、微信扫码讲解等多种方式。勤勤对人工讲解服务做了记录与评价。
劳动实践
人工讲解服务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解说员 观察地点:主展厅 观察时间:上午9:00-11:00 观察内容:展览解说
行为记录
语言 面向外国人、少数民族,提供多种语言。为聋哑人士提供手语。对待儿童,语言生动、浅显、通俗;对待成人,语言专业、精准、全面。
手势 手势指示清晰准确,不影响参观者的观看视线,使用频率适中。
眼神 目光亲切、温和。
微笑 保持微笑,笑容真诚、甜美。
评价 面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参观者,讲解员的讲解内容有所改变。
劳动实践
观察的注意事项:
1.选择典型对象,在最适当的时间进行观察。
2.观察时选择合适的角度,不影响被观察者。
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带主观偏见。
4.详细记录观察内容,观察与分析相结合。
劳动实践
比例尺
真实尺寸
可选用的工具和材料
慧慧小组对展览导引服务开展了调查,并对导引服务的多样性进行了梳理。经过细致的观察和调查,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信息?你准备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对整个博物展览的服务做一个总结。
博物馆导引服务记录表
服务类型:导引 服务提供部门:陈列部、宣传教育部
提供多样服务:
服务对象 地点 服务方式
所有参观者 大厅、电梯、展厅、通道、 转角等处 导引牌
所有参观者 服务台 导览手册
年长、年幼的参观者 展示厅 志愿者进行导引
残障人士 博物馆特殊通道 语音、盲文导引
外地参观者、喜欢网络游览人士 博物馆网站 数字导引
儿童 展示厅 儿童互动设施
……
劳动实践
2.到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服务。
假期到博物馆开展解说、导引等志愿者服务。
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达成情况
会观察、调查,能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收集到的信息
系统了解各类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和服务机制
了解博物展览的各种服务
了解博物展览中同一类服务的多样方式
请同学们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打个分吧!
劳动反思
1.通过观察、调查,你发现博物馆提供了哪些服务?这些服务有哪些异同?
举例:导引服务,业务服务和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等。
2.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是如何为参观者提供不同服务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举例:可以列举在咨询处、医疗室、各类图书阅览室、餐饮室、出售特色文化商品的商店的工作人员。
拓展延伸
齐吉祥:194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群工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著有《中华文物大观》《中华文明之光》《走进博物馆丛书——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宝的故事》等,参与编著《中华文明史》《中华文化史图鉴》,曾主编《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我想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
拓展延伸
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1点半休息,距离他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已过去62年,齐吉祥幼年家境贫寒,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就读时,一天吃午饭时,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聊着各自报考的学校;午饭过后,班主任突然通知齐吉祥和3名同学去参观一个党史陈列展。李大钊牺牲时的绞刑架、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刘胡兰就义时的画像……展览大多是实物,加上寥寥说明,同学们匆忙看过,没留下深刻印象。
“给你一个当讲解员的机会,以后给全国观众讲,怎么样?”参观回校,校长微笑着问。
“试试吧!”短短几秒钟,19岁的齐吉祥做出了影响一生的决定。
拓展延伸
讲解要生动,讲解员肚里得“有货”。“他总是抓紧时间去学习”,在女儿王薇的记忆里,半夜醒来,经常看见齐吉祥在台灯下看书、写文章;他是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常客,跟许多店员成了朋友;每隔一两天他就去图书馆,看见有用的知识赶紧抄下来;上下班需要步行40多分钟,他就在裤兜里塞上小卡片,边走边背……日积月累,齐吉祥家中俨然成了一个文史资料库:靠墙几排小抽屉里,一张张小卡片整齐排列,贴着汉唐史、明清史等标签;10个大书柜,3000多册藏书,根据文学、历史、传记、少儿等分类摆放;一摞摞剪报,按照人物故事、小知识、节俗、北京等主题分类;一沓沓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为不同团体讲解制订的计划……
讲解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观众进行个性化讲解
拓展延伸
“怎么讲观众才能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齐吉祥不断摸索,形成了因人施讲的独特风格,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随着在业内声望越来越高,齐吉祥先后有3次当馆长的机会。“能不能不去?”他找到领导表明心愿,“能给观众面对面讲解文物,这是我最大的享受。”始终把尊重放在首位,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观众,用一场场高水平的讲解赢得公众的喜爱。是他,虚心求教,勤于钻研,不断提升自我,在服务观众的同时,成就了一番事业。
“没有小岗位,只有小人物”,谈起一辈子的讲解工作,齐吉祥神采飞扬,周身洋溢着热情……诚然,像他一样,万千劳动者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动真情,下苦功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博物馆里都有哪些服务,请同学们在休息日的时候也尝试前往家附近的博物馆,亲身感受一下博物馆里的氛围,观察服务类型,并总结自己观察到的。
板书设计
一、在博物馆开展观察、调查
二、到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服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