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事件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时空架构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内容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认知提示: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教学延伸: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
解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于日寇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5年,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负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内容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认知提示: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体会淞沪会战的过程和意义;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解读:1937年夏,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国由局部抗战转变为全民族抗战。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最终团结起来,进行了一场抗击日寇侵略的全民族抗战。面对日军的挑衅和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淞沪会战作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4年战争,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内容标准: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知提示: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解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互相配合的。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政策,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连续失败,大片领土沦陷。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内容标准: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知提示: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标准: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
认知提示: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解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1945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及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是?背景?结果是?影响是?
①1931年 。
②背景:日本侵略中国 ;受 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 ,日本有机可乘。
③结果:占领 ,接着占领 ;
1932年,日本扶植 ,在 建立 。
④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 ,揭开了 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蓄谋已久
经济大危机
红军
沈阳
东三省
溥仪
长春
伪满洲国
起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各方的态度?
①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 ,坐视东三省沦陷
②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抵抗日军侵略;
③共产党派 组织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④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3、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英雄人物和部队名称?
① ,抗日义勇军;② ,东北抗日游击队。
不抵抗政策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抗日游击队
东北抗日联军
马占山
杨靖宇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4、一二九运动发生在哪一年?背景?性质?有何影响?(知道)
① ;
②日本加剧侵华,国民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 的危险。
④性质: 的爱国运动(中共领导)
④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 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 的政策,促进了 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
亡国灭种
青年学生
吞并华北
对日妥协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5、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发生的原因?何时由哪两位爱国将领发动?目的是什么?
①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 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 的主张,感召了张杨。
蒋介石坚持对 和 政策。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怀。
②1936年12月12日; 、杨虎城;
(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逼迫蒋介石 。
中日民族矛盾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不抵抗
“剿”共
张学良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6、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
中共从 出发,主要 ,派 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协商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有何意义?
①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积极推动、调停。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③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标志着 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全民族利益
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周恩来
全民族的利益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十年内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当堂巩固】
1.(2022·湖南常德·9)“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七七事变
2.(2022·辽宁营口·8)“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队伍是( )
A.工农革命军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抗日联军
【当堂巩固】
3.(2022·山西晋中·7)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4.(2022·云南昆明·1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40年2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
A.左权
B.谢晋元
C.张自忠
D.杨靖宇
【当堂巩固】
5.(2022·四川巴中·22)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6.(2022·四川内江·8)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成立,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扶植这一伪政权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当堂巩固】
1.(2022·湖南湘西州·4)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请问该“事变”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2.(2022·陕西A卷·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当堂巩固】
7.(2022·四川德阳·1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表了《张、杨对时局宣言》。其主要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鼓励东北将士奋勇杀敌
C.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号召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8.(2022·四川凉山州·6)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哪一年爆发?抗日民族英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① ;
②北平和天津相继失陷;
③ 。
④七七事变标志着标志 开始, 的开始。
【易混辨析】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爆发的标志是?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
① 事变;
② 事变。
课标内容: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937年7月7日
佟麟阁、赵登禹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
九一八
七七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 后,日军侵略矛头指向华北,
中国共产党提出 。
1935年8月,中共发表“ ”, 号召 。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 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军队改编:根据国共两党协议,
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总指挥),
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 (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4)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 ,
标志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
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是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九一八事变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八一宣言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
西安事变
八路军
第四军
国共合作宣言
正式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起止时间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① ;
②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 的胜利。
4、淞沪会战开始于何时?持续了多长时间?有何意义?
① ;
② ;
③打破了日本 的迷梦,激发了 。
5、日军何时攻陷南京?日军在侵华过程中的罪行?
① ;
②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
(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暴露了 的本质。)
1937—1945年
抗日战争
1937年8月
3个月
3个月灭亡中国
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国主义凶残野蛮
【当堂巩固】
1.(2022·广西百色·7)电影《捌佰》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阵地,阻击日军的故事。该影片取材于(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2.(2022·广西贺州·6)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这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由于(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中国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
C.日本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当堂巩固】
3.(2022·河北省·4)过春节时,人们常通过贴年画寄予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右侧年画应张贴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4.(2022·黑龙江大庆·15)国共两党关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史上两党两度合作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打败日本法西斯
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抗战
课标内容: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概念解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理解)
正面战场:中国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主体的武装,脱离大后方,在敌后同敌人作战而开辟的区域。
【拓展】抗日战争有哪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考点明确】抗日战争何时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抗战
2、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重要的会战和战役,分别有什么意义?
A 防御阶段
(1) (1937.8)——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 (属于徐州会战)(1938.3李宗仁)——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武汉会战(1938.6)——日本企图 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 。
B 相持阶段
(4) (1941.12)——这一胜利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增强了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抗战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哪次战役?是由谁指挥哪一军的??
① 。
② ?1937.9 林彪(中共)、 。
4、敌后战场: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由谁指挥?发动的原因?主要目标?意义?
① ; 。
②为了粉碎日军对 的“扫荡”和封锁;
③破袭 ,摧毁日伪据点
④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 的威望,振奋了 。
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
百团大战
彭德怀
敌后抗日根据地
日军交通线
共产党和八路军
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抗战
5、针对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发表了什么进行驳斥?有何意义?
① 。
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 的决心和信心。
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7、列举敌后根据地打击日军的战术(4种)。 。
8、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①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②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9、如何评价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两个战场 ,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论持久战》
抗日持久战
全国人民坚持抗战
延安
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内容: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顽固派积极反共,针对新四军,制造了哪一事变?????

2、中共七大何时何地召开、召开背景、内容?有何意义?

②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的中国;通过了新党章,确定 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意义:为争夺 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 。
3、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将 与 相统一。?
皖南事变
1945年4月?延安;抗战胜利前夕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战后的奋斗方向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中国革命实践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4、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哪一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在哪一天?
① (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
②9月3日(1945年.9.3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12月13日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 作用;
③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④抗日战争是一场 战争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中流砥柱
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6、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它是中国近代以来 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 ,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 和 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战场是 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 得到提高。
7、谈谈中共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①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 的作用;
②中共促成了 ,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③中共开辟了 战场;
④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 和 ;
⑤ 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了准备。
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的觉醒
彻底的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地位
中流砥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敌后
政治路线
军事战略
中共七大
基础知识系统架构
【当堂巩固】
1.(2022·吉林省·4)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图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抗争与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2022·山东聊城·14)下面是我国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是( )
A.持久战 B.大兵团作战C.游击战 D.全民族抗战
群体类别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党政工作人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
外籍抗日烈士
其他抗日群体和个人
占总数的比例
32%
9%
7%
10%
29%
0.02%
12.98%
【当堂巩固】
3.(2022·湖南娄底·27)(14分)探索与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从而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创办的企业,并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倒,把它彻底废除。《临时约法》破天荒第一次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引起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摘自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点,并说明辛亥革命“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引起巨大震动”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指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取得的伟大成果。
(1)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武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卢沟桥事变;意义: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挽救了中国沦为列强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