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dòu fu     yōu yǎ     xuán yá     diāo kè    
zhuǎn yí     fèi téng     qí zhì     pí juàn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    千        钉    铁 粉    碎    
技    一           有词 跌跌       
3.请为“肖”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胜利的    息 弥漫的    烟 俊    的姑娘 陡     的山崖
畅    的商品    好的苹果 浓密的树     高远的云    
4.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贯:①穿,贯通;②连贯;③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有一个个叫一贯;④世代居住的地方
万贯家财    
鱼贯而出    
籍贯   
学贯古今    
(2)尚:①尊崇,注重:②风尚;③还;④矜夸,自负。
自尚其功    
为时尚早    
时尚   
崇尚   
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    
(2)火星的大气中虽然有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    
(3)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    
(4)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6.在下列句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坚守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    很累了,   仍咬牙坚持着。
(2)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唱的是什么,听者    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   我们在太阳系外找到合适人类居住的星球,    会因为距离太远难以到达。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面对突然暴发的疫情,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第三人称转述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为肯定句:   
改为反问句:   
(4)你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改成比喻句)
   
8.我是填空小能手。
(1)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这真是    ,   。
(2)大自然在诗人的眼里是多姿多彩的。孟浩然这样描写树与月亮:“   ,   。”苏轼是最了解西湖的,他用诗句“   ,   ”描写了夏日暴雨来时的美丽最色。辛弃疾眼里的田园风光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   ”
(3)爱国是个永恒的话题。红军战士为了胜利,不怕艰辛,“   ,   ”是他们“长征精神”的体现。“   ,   ”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曹植的“   ,   ”和陆游的“   ”同样反应了他们的拳拳爱国心。
二、温馨阅读屋。(25分)
9.读《穷人》(节选)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这段话中有两个“嗯”,各表示什么?
   。
(3)联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他”指谁?“你”指谁?“他们”指谁?
“他”指    ,“你”指    ,“他们”指    。
(4)这段话中有一个最能表达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句子,请把它写在横线上。
   。
(5)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态的句子。
(6)文中加点的部分,应该读出    的语气。
A.慌乱
B.坚定
C.急躁
D.犹豫
10.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您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您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进行(严肃 严厉 严格)检查,稍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新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耗 磨难 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国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严庄严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用“ ”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话未说完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4)“轻装上阵”在文中指    。
(5)为了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战士们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6)你认为国旗班战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三、习作天地(25分)
11. 题目:______留在我记忆深处
要求:(1)横线上可以填人、物或事,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2)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故答案为:
豆腐 优雅 悬崖 雕刻
转移 沸腾 旗帜 疲倦
2.【解答】一泻千里 斩钉截铁 粉身碎骨
技高一筹 振振有词 跌跌撞撞
故答案为:
泻 里 斩 截 身 骨
高 筹 振 振 撞 撞
3.【解答】“肖”加上偏旁可组成“消”“硝”“俏”“峭”“销”“削”“梢”“霄”。“消”可组词“消息”,传出或听到的有关或事物的情况。如“胜利的消息”。
故答案为:
消 硝 俏 峭
硝 削 梢 宵
4.【解答】(1)万贯家财:指家中广有钱财。“贯”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有一个个叫一贯。故选③。
鱼贯而出: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出去。“贯”连贯的意思。故选②。
籍贯:指出生之地。“贯”世代居住的地方。故选④。
学贯古今: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贯”贯通的意思。故选①。
(2)自尚其功:自我夸耀自己做的事,自己宣传自己的功劳。“尚”矜夸,自负。故选④。
为时尚早:为实过早的意思。“尚”还的意思。故选③。
时尚:流行的风尚。“尚”风尚的意思。故选②。
崇尚:尊重而推崇。“尚”尊崇,注重。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③②④①;
(2)④③②①。
5.【解答】(1)由“﹣50~150℃”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由“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由“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可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由“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列数字;
(2)作比较;
(3)下定义;
(4)举例子。
6.【解答】(1)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2)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
(3)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
故答案为:
(1)虽然 但是;
(2)无论 都;
(3)即使 也。
7.【解答】(1)考查了修改病句。成分残缺,在“讲卫生”前加“养成”。
(2)考查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去掉“冒号”和“双引号”,去掉“记者”,“你”改为“我”。
(3)考查了改写句子。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去掉“不能不”。
把“不能不”改为“难道不能”,结尾加“吗”,“句号”改为“问号”。
(4)考查了比喻句。可以把“你”比作“一位尊贵又仁义的国王”。
故答案为:
(1)面对突然暴发的疫情,我们必须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吗?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的布局,令人惊叹。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4)你像一位尊贵又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8.【解答】(1)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2)依次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依次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诸葛亮名言、三国时期的曹植《白马篇》、宋代陆游的《病起抒怀》。
故答案为: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3)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9.【解答】(1)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如果提示语在引语中间,句号在引号里,它后面要用逗号,所有说的话要用引号。一句话的停顿用顿号。表示疑问的语气用问号。表示感叹的语气用感叹号。即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中有两个“嗯”,第一个“嗯”表示语气思考,第二个“嗯”表示语气停顿。
(3)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他”指渔夫,“你”指渔夫的妻子桑娜,“他们”指西蒙的孩子。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可知答案。
(5)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阅读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可知,这句话是对渔夫的神态描写。
(6)考查朗读语气。阅读句子“别等他们醒来”可知,这句话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故答案为: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第一个“嗯”表示语气思考,第二个“嗯”表示语气停顿。
(3)渔夫 渔夫的妻子桑娜 西蒙的孩子;
(4)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5)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6)B。
10.【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严肃:令人敬畏。严厉:严肃而厉害;不宽容。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结合语境选择“严格”。磨耗:由于磨擦而受损耗。磨难:苦难。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结合语境选择“磨炼”。威严:威武而严肃。庄严:形容人庄重、严肃、严正。威武:威力强大,有气势、声势。结合语境选择“威武”。
(2)考查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阅读句子“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可知,这句话把太阳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理解。阅读句子“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可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轻装上阵”在文中指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可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形象。
(6)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我认为国旗班战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不怕吃苦,为了祖国的形象牺牲自我的爱国精神。
故答案为:
(1)严格 磨炼 威武;
(2)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
(3)B;
(4)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5)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形象。
(6)不怕吃苦,为了祖国的形象牺牲自我的爱国精神。
11.【解答】范文:
这件事留在我记忆深处
  一个清净的午后,金色的阳光暖暖地洒了下来,惬意得让人不由心升困意。我漫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生无聊。这时,耳畔忽然传来了一阵动听的笙声。这曲子柔婉动听,配上笙浑厚的音调,百般悦耳。它在我耳边不断回荡,空灵悠远。
  是谁在吹奏这优美的乐曲呢?我循着声音望去,呵,是位老爷爷。在一旁,他的老伴正搀扶着他慢慢向前走。他们衣着朴素却干干净净。老爷爷的手中,正拿着那个音乐之源﹣﹣笙。老奶奶的手里,捧着一个塑料小碗,几枚硬币在里面叮当作响。原来是乞讨的,我暗自心想。待他们走近些,我再定睛一看,天哪!老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双眼紧闭着,眼眶深凹着,他竟然是个盲人!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他,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了工作能力,只能和老伴相依为命。让我感动的是:他并没有和其他乞丐一样利用别人的同情来换取钱财,而是,拿起了手中的笙,通过手艺来得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自力更生,这多么令人敬佩呀!
  自力更生,说得真好!回头看看我们,没有残疾,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颓丧:考试失利,竞选败北,比赛失败﹣﹣﹣﹣﹣﹣从此一蹶不振;还有,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要依赖与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那一刻,这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用他的行动,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课:无论怎样,都不要轻言放弃;无论怎样,都不要忘了“自力更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