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易错题强化专练 易错点易错点05名句名篇(解析版)【典例分析】(一)直接默写型主要形式为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根据下句默写上句,或给出诗歌名和作者。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整首诗或补充完整整首诗歌。(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 析 】“澹澹”“竦峙”“髫”均极易写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 析 】这句话是说:“我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国家大事,以赢得生前的功勋和身后的美名。”如果不联系语境,很容易将“生前”“身后”写错。(二)理解型默写通常在题目中给出一定的情景信息, 要求联系这些信息写出相应的诗句。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理解透学习过的诗、 词、 曲或文的句子或篇章的内容, 要在对原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不能盲目死记。(4) 龚 自 珍 《 己 亥 杂 诗 》 中 ,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生 动 形 象 地 诠 释 了 中 华 民 族 无 私 奉 献 的 传 统 美 德 。【 答 案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性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注 意 题 干 中 “ 诠 释 了 中 华 民 族 无 私 奉 献 的 传 统 美 德 ” 即 体 现 出 作 者 无 私 奉 献 精 神 即 可(5)2020 年 1 月 18 日 , 在 新 型 肺 炎 病 毒 肆 虐 的 严 峻 形 势 下 , 84 岁 的 钟 南 山 院 士 “ ___________” , 连 夜 赶 赴 武 汉 ,成 为 亿 万 人 心 中 的“ 最 美 逆 行 者 ”。(选 用《 出 师 表 》 中 的 句 子 填 写 )【 答 案 】 奉 命 于 危 难 之 间【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型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从 题 目 中 对 钟 南 山 院 士 事 迹 的 叙 述 , 从 中 表 现 了 他 临 危 受 命 的 责 任 担 当 。 再 从 《 出 师 表 》 这 篇 名 文 中 筛 选 表 达 这 一 意 思 的 语 句 即 可 。( 三 ) 运 用 型 默 写题 干 中 设 置 某 种 情 景 ( 境 ) , 根 据 该 情 景 ( 境 ) 内 容 选 填 恰 符 合 题 干 要 求 的 古 诗 文 句 子 。(6)初 中 毕 业 会 上 , 同 学 们 纷 纷 用 杜 甫 (望 岳 》 中 “ _________, _________。 ” 的 来 抒 发 自 己 的 凌 云 壮 志 。【 答 案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运 用 型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设 置 的 情 境 是 在 毕 业 班 会 上 ,同 学 们 互 相 激 励 ,勇 迎 未 来 的 生 活 态 度 。要 求 从 杜 甫 的 (望 岳 》这 首 诗 歌 中 表 现 这 种 不 怕 艰 险 ,积极 向 上 生 活 态 度 的 诗 句 即 可 。( 四 ) 归 类 型 默 写 (主题型默写)这 是 在 “ 死 记 硬 背 ” 的 基 础 上 , 从 某 一 角 度 出 发 ,按 一 定 的 标 准 , 分 门 别 类 归 纳 总 结 , 把 学 过 的 知 识 或 内 容 进 行 归 纳 和 总 结 , 使 学 过 的 知 识 融 为 一 体 的 题 型 。 有 助 于 知 识 、 内 容 的 深 化 提 升 。(7)追 随 诗 人 脚 步 ,共 赏 山 川 之 美 。随 杜 甫 漫 游 齐 鲁 ,欣 赏 泰 山“ 造 化 钟 神 秀 ,阴 阳 割 昏 晓 ”的 神 奇 秀 丽 、高 大 巍 峨 ; 随 王 湾 行 舟 江 上 ,感 受 长 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 北 固 山 下 》 ) 的 辽 阔 宽 广 、 波 平 浪 静 ; 随 张 养 浩 西 出 潼 关 , 领 略 华 山 黄 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 的 雄 伟 险 峻 、 气 势 磅 礴 。【 答 案 】 潮 平 两 岸 阔 风 正 一 帆 悬 峰 峦 如 聚 波 涛 如 怒【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归 类 型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要 求 从 王 湾 的 《 次 北 固 山 下 》 和 张 养 浩 的 《 山 坡 羊 · 潼 关 怀 古 》 这 两 首 诗 中 找 出 均 表 现 祖 国山 川 之 美 的 诗 句 , 前 者 要 求 找 出 表 现 长 江 辽 阔 宽 广 、 波 平 浪 静 之 美 的 语 句 , 后 者 要 求 找 出 表 现 黄 河 雄 伟 险 峻 、 气 势 磅 礴 之 美 的 语 句 , 也 就 是 两 首 诗 歌 中 典 型 的 写 景 抒 情 的 诗 句 即 可 。(8)仁 人 志 士 往 往 心 怀 天 下 ,杜 甫 有“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的 家 国 情 怀 , 范 仲 淹 在 《 岳 阳 楼 记 》 里 同 样 表 达 这 种 情 怀 的 千 古 名 句 是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归 类 型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要 求 从 杜 甫 的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和 范 仲 淹 的 《 岳 阳 楼 记 》 这 两 首 诗 中 找 出 均 表 现 家 国 情 怀 这 一 主 旨 的 诗 句 , 也 就 是 爱 国 的 诗 句 即 可 。( 五 ) 开 放 型 默 写 ( 拓 展 型 默 写 )试 题 只 提 供 一 个 答 题 的 方 向 , 对 试 题 的 答 案 没 有 确 切 的 要 求 , 答 出 相 关 的 内 容 即 可 。(9)“ 乡 愁 ” 是 中 国 文 学 作 品 中 永 恒 的 主 题 , 请 你 写 出 蕴 含 思 乡 之 情 的 连 续 两 句 古 诗( 词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答 案 不 唯 一 )【 答 案 】 示 例 :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开 放 型 默 写 能 力 。答 案 不 唯 一 ,只 要 符 合“ 思 乡 ” 这 一 主 旨 即 可 。座 右 铭 是 用 来 激 励 、警 醒 自 己 的 格 言 。如 果 用 两 句 古 诗 作 为 你 的 座 右 铭 , 你 选 用 的 诗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 案 】 示 例 :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 《 石 灰 吟 》 于 谦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开 放 型 默 写 能 力 。 只 要 对 自 己 有 激 励 、 警 示 作 用 古 诗 名 句 即 可 , 答 案 不 唯 一 。【趁热打铁】(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磨难的意义。(4)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人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6)“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古诗文中,也有很多抒发鸿鹄之志的经典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 。”【易错点分析与对策】【易错点】对于“古诗文默写之理解性默写”,考生答题常出现的失误有:写错别字(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繁难字)、书写笔画不清、答非所问等。一、对字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例1、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默写错字:句中“清”错写成“青”。错因分析:未理解原句的清溪是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原诗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驿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青”为苍色,不是苍色的小溪--“青溪”。例2、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错字:句中“渐”错写成“溅”。错因分析:原句意思是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不是乱花飞溅着迷住人的眼睛。例3、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默写错字:句中“鸦”错写成“鸭”。错因分析:此“鸦”为乌鸦,非彼“鸭”。例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近”错写成“进”。错因分析:原句说的是靠近酒家,看到达官贵人们过着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国家安危的萎靡生活,表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如果写成“进”,诗意大改。你自己都进去喝酒欢歌,又有什么资格责怪他人呢?例5、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默写错字:句中“凌”错写成“临”。错因分析:原句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凌”在这里是登上。例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错字:句中“郎”错写成“朗”错因分析:这句的意思是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夜郎:指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区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朗”是明朗之意。例8、烟笼寒水月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笼”错写成“茏”。错因分析:这里的“笼”是笼罩之意,原句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茏”是“葱茏”的“茏”。二、同音字混淆造成错误例1、“雁”和“燕”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错字:句中“雁”错写成“燕”。错因分析:“雁”指大雁,多出现在描写秋天的诗词中,例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默写错字:句中“燕”错写成“雁”。错因分析:“燕”指小燕子,多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词中。例3、“丝”和“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默写错字:句中“丝”错写成“思”。错因分析:原句用的是比喻,同音字混淆。例4、“岸”和“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错字:句中“暗”易错写成“岸”。错因分析:这句的意思是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三、字形相近造成错误例1、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默写错字:句中“烽”易错写成“锋”。错因分析:同音近形字,未分辨清楚。例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默写错字:句中“柳”错写成“卯”。“柳”右边的“卯”的撇容易丢掉。错因分析:字形相近,“柳”右边的“卯”的撇容易丢掉。例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廷花。(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庭”易错写成“廷”。错因分析:同音、字形相近分辨不清。例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默写错字:句中“霄” 错写成“宵”。错因分析:“霄”指天空,“宵”与家相关,相似字未分清。四、添字丢字(词)句序造成错误例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写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多加了“也”字。“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写成“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丢掉了“者”。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写成“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误写为“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对策】提高默写正确率方法:1.书写规范。2.同音字勿替。3.通假字用对。4.字义理解清。5.记背全诗。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强化训练】(一)直接默写型(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3) ,寤寐求之。(《诗经 关雎》)(4)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5)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二)理解型默写(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新奇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员刘洋引用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 , ”异曲同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 , ”。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论语·十二章》)( 三 ) 运 用 型 默 写(10)春天来了,公园里小草萌动,花儿次第开放,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钱塘湖春行》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11)漫步河边,孔子看着日夜奔流的河水想到消逝的时光和生命,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12)制作“立德修身”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 , ”。(13)毕业前夕,班级召开了“面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班主任老师的毕业寄语。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但也不必太过伤感,因为“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博学而笃志, ”(《论语》),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同收获过成长的欢乐。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你们生逢一个顺风顺水的时代。将来,希望你们坚守“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的正义人格;也希望你们心系百姓,拥有“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博大胸襟,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无须气馁,要坚信“ , ”(李白《行路难》。最后,让我们一起逐花而行,赴一场山花的盛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四 ) 归 类 型 默 写 (主题型默写)(14)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15)根据语境,用原句默写。假设一众文人能穿越时空,在网络朋友圈交流思想,探讨人生。这日,他们谈及人生志趣,在雨中沙湖道上行走的苏轼触景生情,率先发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①远渡荆门的青年李白与之产生共鸣,脱口而出:“眼前明月如镜,云霞似楼,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②李清照回味梦中的云涛晓雾,望风长嗟:“吾虽一介女流,但仍渴望如大鹏展翅。风休住,____________!(《渔家傲》)”③曹操则捋着胡须,微微一笑:“老夫虽已年迈,仍乃骏马一匹。老骥伏枥,____________。(《龟虽寿》)”④陶渊明伫立篱前,远望山野:“鄙人已远离官场,问吾每日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⑤孔子看完众人的发文,朗声笑曰:“人各有志,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16)经典诗文中,胸怀“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也滋养着我们。读《岳阳楼记》,我们从“ , ”中感受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济世情怀;读《行路难》(其一),我们从“ , ”中感受到李白乘风破浪、云帆渡海,一往无前的精神;读《过零丁洋》,我们从“ , ”中感受到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忠心。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谱写的一曲曲理想人生的赞歌。(17)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薪火赓续,生生不息:杜甫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祈愿,这种苦己利人、至死不悔的品格与胸襟光耀千古;范仲淹借“古仁人”抒写感慨,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身在何处,忧国忧民之心都未尝废替;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一直燃烧着戍边报国之志……时至今日,这种情怀仍是我们精神的灯塔。( 五 ) 开 放 型 默 写 ( 拓 展 型 默 写 )(18)如果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天下国家·诗文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选用“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作为开场白。(19)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景令观众感叹: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浪漫!在中国古诗文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包含“柳”意象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易错题强化专练 易错点易错点05名句名篇(解析版)【典例分析】(一)直接默写型主要形式为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根据下句默写上句,或给出诗歌名和作者。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整首诗或补充完整整首诗歌。(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 析 】“澹澹”“竦峙”“髫”均极易写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 析 】这句话是说:“我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国家大事,以赢得生前的功勋和身后的美名。”如果不联系语境,很容易将“生前”“身后”写错。(二)理解型默写通常在题目中给出一定的情景信息, 要求联系这些信息写出相应的诗句。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理解透学习过的诗、 词、 曲或文的句子或篇章的内容, 要在对原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不能盲目死记。(4) 龚 自 珍 《 己 亥 杂 诗 》 中 ,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生 动 形 象 地 诠 释 了 中 华 民 族 无 私 奉 献 的 传 统 美 德 。【 答 案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性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注 意 题 干 中 “ 诠 释 了 中 华 民 族 无 私 奉 献 的 传 统 美 德 ” 即 体 现 出 作 者 无 私 奉 献 精 神 即 可(5)2020 年 1 月 18 日 , 在 新 型 肺 炎 病 毒 肆 虐 的 严 峻 形 势 下 , 84 岁 的 钟 南 山 院 士 “ ___________” , 连 夜 赶 赴 武 汉 ,成 为 亿 万 人 心 中 的“ 最 美 逆 行 者 ”。(选 用《 出 师 表 》 中 的 句 子 填 写 )【 答 案 】 奉 命 于 危 难 之 间【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型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从 题 目 中 对 钟 南 山 院 士 事 迹 的 叙 述 , 从 中 表 现 了 他 临 危 受 命 的 责 任 担 当 。 再 从 《 出 师 表 》 这 篇 名 文 中 筛 选 表 达 这 一 意 思 的 语 句 即 可 。( 三 ) 运 用 型 默 写题 干 中 设 置 某 种 情 景 ( 境 ) , 根 据 该 情 景 ( 境 ) 内 容 选 填 恰 符 合 题 干 要 求 的 古 诗 文 句 子 。(6)初 中 毕 业 会 上 , 同 学 们 纷 纷 用 杜 甫 (望 岳 》 中 “ _________, _________。 ” 的 来 抒 发 自 己 的 凌 云 壮 志 。【 答 案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运 用 型 背 诵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设 置 的 情 境 是 在 毕 业 班 会 上 ,同 学 们 互 相 激 励 ,勇 迎 未 来 的 生 活 态 度 。要 求 从 杜 甫 的 (望 岳 》这 首 诗 歌 中 表 现 这 种 不 怕 艰 险 ,积极 向 上 生 活 态 度 的 诗 句 即 可 。( 四 ) 归 类 型 默 写 (主题型默写)这 是 在 “ 死 记 硬 背 ” 的 基 础 上 , 从 某 一 角 度 出 发 ,按 一 定 的 标 准 , 分 门 别 类 归 纳 总 结 , 把 学 过 的 知 识 或 内 容 进 行 归 纳 和 总 结 , 使 学 过 的 知 识 融 为 一 体 的 题 型 。 有 助 于 知 识 、 内 容 的 深 化 提 升 。(7)追 随 诗 人 脚 步 ,共 赏 山 川 之 美 。随 杜 甫 漫 游 齐 鲁 ,欣 赏 泰 山“ 造 化 钟 神 秀 ,阴 阳 割 昏 晓 ”的 神 奇 秀 丽 、高 大 巍 峨 ; 随 王 湾 行 舟 江 上 ,感 受 长 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 北 固 山 下 》 ) 的 辽 阔 宽 广 、 波 平 浪 静 ; 随 张 养 浩 西 出 潼 关 , 领 略 华 山 黄 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 的 雄 伟 险 峻 、 气 势 磅 礴 。【 答 案 】 潮 平 两 岸 阔 风 正 一 帆 悬 峰 峦 如 聚 波 涛 如 怒【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归 类 型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要 求 从 王 湾 的 《 次 北 固 山 下 》 和 张 养 浩 的 《 山 坡 羊 · 潼 关 怀 古 》 这 两 首 诗 中 找 出 均 表 现 祖 国山 川 之 美 的 诗 句 , 前 者 要 求 找 出 表 现 长 江 辽 阔 宽 广 、 波 平 浪 静 之 美 的 语 句 , 后 者 要 求 找 出 表 现 黄 河 雄 伟 险 峻 、 气 势 磅 礴 之 美 的 语 句 , 也 就 是 两 首 诗 歌 中 典 型 的 写 景 抒 情 的 诗 句 即 可 。(8)仁 人 志 士 往 往 心 怀 天 下 ,杜 甫 有“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的 家 国 情 怀 , 范 仲 淹 在 《 岳 阳 楼 记 》 里 同 样 表 达 这 种 情 怀 的 千 古 名 句 是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归 类 型 默 写 能 力 。 本 题 要 求 从 杜 甫 的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和 范 仲 淹 的 《 岳 阳 楼 记 》 这 两 首 诗 中 找 出 均 表 现 家 国 情 怀 这 一 主 旨 的 诗 句 , 也 就 是 爱 国 的 诗 句 即 可 。( 五 ) 开 放 型 默 写 ( 拓 展 型 默 写 )试 题 只 提 供 一 个 答 题 的 方 向 , 对 试 题 的 答 案 没 有 确 切 的 要 求 , 答 出 相 关 的 内 容 即 可 。(9)“ 乡 愁 ” 是 中 国 文 学 作 品 中 永 恒 的 主 题 , 请 你 写 出 蕴 含 思 乡 之 情 的 连 续 两 句 古 诗( 词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答 案 不 唯 一 )【 答 案 】 示 例 :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解 析 】本 题 考 查 开 放 型 默 写 能 力 。答 案 不 唯 一 ,只 要 符 合“ 思 乡 ” 这 一 主 旨 即 可 。座 右 铭 是 用 来 激 励 、警 醒 自 己 的 格 言 。如 果 用 两 句 古 诗 作 为 你 的 座 右 铭 , 你 选 用 的 诗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 案 】 示 例 :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 《 石 灰 吟 》 于 谦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开 放 型 默 写 能 力 。 只 要 对 自 己 有 激 励 、 警 示 作 用 古 诗 名 句 即 可 , 答 案 不 唯 一 。【趁热打铁】(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答案】(1)在河之洲 (2)秋风萧瑟 【解析】注意字词“洲 萧瑟”字词的写法。(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磨难的意义。(4)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4)东风不与周郎便(5)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人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答案】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6)“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古诗文中,也有很多抒发鸿鹄之志的经典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第(6)题紧扣“鸿鹄之志”,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7)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 。”【答案】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易错点分析与对策】【易错点】对于“古诗文默写之理解性默写”,考生答题常出现的失误有:写错别字(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繁难字)、书写笔画不清、答非所问等。一、对字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例1、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默写错字:句中“清”错写成“青”。错因分析:未理解原句的清溪是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原诗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驿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青”为苍色,不是苍色的小溪--“青溪”。例2、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错字:句中“渐”错写成“溅”。错因分析:原句意思是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不是乱花飞溅着迷住人的眼睛。例3、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默写错字:句中“鸦”错写成“鸭”。错因分析:此“鸦”为乌鸦,非彼“鸭”。例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近”错写成“进”。错因分析:原句说的是靠近酒家,看到达官贵人们过着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国家安危的萎靡生活,表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如果写成“进”,诗意大改。你自己都进去喝酒欢歌,又有什么资格责怪他人呢?例5、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默写错字:句中“凌”错写成“临”。错因分析:原句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凌”在这里是登上。例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错字:句中“郎”错写成“朗”错因分析:这句的意思是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夜郎:指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区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朗”是明朗之意。例8、烟笼寒水月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笼”错写成“茏”。错因分析:这里的“笼”是笼罩之意,原句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茏”是“葱茏”的“茏”。二、同音字混淆造成错误例1、“雁”和“燕”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错字:句中“雁”错写成“燕”。错因分析:“雁”指大雁,多出现在描写秋天的诗词中,例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默写错字:句中“燕”错写成“雁”。错因分析:“燕”指小燕子,多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词中。例3、“丝”和“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默写错字:句中“丝”错写成“思”。错因分析:原句用的是比喻,同音字混淆。例4、“岸”和“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错字:句中“暗”易错写成“岸”。错因分析:这句的意思是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三、字形相近造成错误例1、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默写错字:句中“烽”易错写成“锋”。错因分析:同音近形字,未分辨清楚。例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默写错字:句中“柳”错写成“卯”。“柳”右边的“卯”的撇容易丢掉。错因分析:字形相近,“柳”右边的“卯”的撇容易丢掉。例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廷花。(杜牧《泊秦淮》)默写错字:句中“庭”易错写成“廷”。错因分析:同音、字形相近分辨不清。例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默写错字:句中“霄” 错写成“宵”。错因分析:“霄”指天空,“宵”与家相关,相似字未分清。四、添字丢字(词)句序造成错误例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写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多加了“也”字。“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写成“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丢掉了“者”。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写成“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误写为“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对策】提高默写正确率方法:1.书写规范。2.同音字勿替。3.通假字用对。4.字义理解清。5.记背全诗。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强化训练】(一)直接默写型(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3) ,寤寐求之。(《诗经 关雎》)(4)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5)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答案】千里共婵娟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注意“溅”的书写) (3)窈窕淑女(4)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5)贫贱不能移(二)理解型默写(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新奇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员刘洋引用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 , ”异曲同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 , ”。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论语·十二章》)【答案】(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9)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三 ) 运 用 型 默 写(10)春天来了,公园里小草萌动,花儿次第开放,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钱塘湖春行》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11)漫步河边,孔子看着日夜奔流的河水想到消逝的时光和生命,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12)制作“立德修身”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 , ”。(13)毕业前夕,班级召开了“面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班主任老师的毕业寄语。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但也不必太过伤感,因为“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博学而笃志, ”(《论语》),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同收获过成长的欢乐。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你们生逢一个顺风顺水的时代。将来,希望你们坚守“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的正义人格;也希望你们心系百姓,拥有“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博大胸襟,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无须气馁,要坚信“ , ”(李白《行路难》。最后,让我们一起逐花而行,赴一场山花的盛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答案】(10)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11)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1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解析】所填写的内容要符合“立德修身”的主题。示例: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13)海内存知己;切问而近思;潮平两岸阔;冰霜正惨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答题时要注意根据提示和理解写出正确的句子。要注意:惨凄 、沧海的书写。( 四 ) 归 类 型 默 写 (主题型默写)(14)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15)根据语境,用原句默写。假设一众文人能穿越时空,在网络朋友圈交流思想,探讨人生。这日,他们谈及人生志趣,在雨中沙湖道上行走的苏轼触景生情,率先发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①远渡荆门的青年李白与之产生共鸣,脱口而出:“眼前明月如镜,云霞似楼,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②李清照回味梦中的云涛晓雾,望风长嗟:“吾虽一介女流,但仍渴望如大鹏展翅。风休住,____________!(《渔家傲》)”③曹操则捋着胡须,微微一笑:“老夫虽已年迈,仍乃骏马一匹。老骥伏枥,____________。(《龟虽寿》)”④陶渊明伫立篱前,远望山野:“鄙人已远离官场,问吾每日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⑤孔子看完众人的发文,朗声笑曰:“人各有志,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16)经典诗文中,胸怀“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也滋养着我们。读《岳阳楼记》,我们从“ , ”中感受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济世情怀;读《行路难》(其一),我们从“ , ”中感受到李白乘风破浪、云帆渡海,一往无前的精神;读《过零丁洋》,我们从“ , ”中感受到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忠心。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谱写的一曲曲理想人生的赞歌。(17)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薪火赓续,生生不息:杜甫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祈愿,这种苦己利人、至死不悔的品格与胸襟光耀千古;范仲淹借“古仁人”抒写感慨,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身在何处,忧国忧民之心都未尝废替;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一直燃烧着戍边报国之志……时至今日,这种情怀仍是我们精神的灯塔。【答案】(14)飞鸟相与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凌、览、遮、凄、置、窗”等字的正确书写。(15)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蓬舟吹取三山去 志在千里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镜、蓬舟、篱、悠然”等字词容易写错。(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厦、庇、俱、僵、戍”等字词容易写错。( 五 ) 开 放 型 默 写 ( 拓 展 型 默 写 )(18)如果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天下国家·诗文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选用“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作为开场白。(19)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景令观众感叹: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浪漫!在中国古诗文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包含“柳”意象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答案】(18)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人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第(18)题可以选择的答案有很多,符合爱国主题皆可。(19)示例: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从积累的诗句中,选择包含“柳”意象的诗句作答即可。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答案不唯一。(20)示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益,王昌龄等等。我们教材中出现的边塞诗有:《凉州词》《塞下曲》《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逢入京使》等篇目中的诗句皆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易错题强化专练 易错点易错点05名句名篇(原卷版) .doc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易错题强化专练 易错点易错点05名句名篇(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