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
小组: 处室: 学校:
教学内容 分子和原子——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认识微粒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子运动实验,加深对微粒性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微粒的神奇,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授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难点:微粒的基本性质。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药品 实验仪器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教学过程 【提问】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且水有了甜味?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 【实验】演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讲授】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乐趣,为了解释这类现象,它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 【讲述】随着科学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可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 【展示】水分子图像 【讲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7个水分子。通过这些信息,你能说说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讲授】虽然分子非常非常小,我们肉眼眼不见,但是我们却能够体会到它在不断的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花香,能够看到品红扩散的现象,如果使用热水,品红扩散会更快一些,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我们自己进行实验,体会一下分子的运动。 【实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问】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步骤1中溶液仍为无色;步骤2中溶液变红色;步骤3中烧杯A中酚酞溶液变红,烧杯B无明显变化。 【提问】通过以上现象,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分子是在不运动着的。 【思考】既然分子在不断运动,为什么只有A烧杯变红,而烧杯B无明显变化?即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回答】不同种的分子的性质不同,运动速率也不同。 【提问】我们知道液态氧气是存储在蓝色的钢瓶中的,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什么变化? 【回答】物理变化 【提问】无论是液态氧气还是气态氧气都是氧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那这这个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呢? 【讲授】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讲授】一般情况下,同种物质固态分子间的间隔小于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小于气态分子间的间隔。 【提问】能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下热胀冷缩的现象吗? 【回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提问】请一位同学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一下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 【总结】分子(微粒)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