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 节小组: 处室: 学校:教学内容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归纳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微观世界,知道原子是还可以再分的。三、教学方法 讲授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掌握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会求相对原子质量。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过程 【回忆】分子原子的概念 【回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提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但是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到底可不可以分呢? 【出示】出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提问】实际上原子可以再分吗?还可以分成哪些结构? 【回答】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电子 【讲述】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 【提问】仔细观察,原子核可不可再分呢? 【回答】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讲述】原子核中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提问】这个原子核中一共有6个质子,所以这个原子核带什么电?带几个单位的电荷? 【回答】原子核带正电,带6个单位的正电荷。 【讲述】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这里一共有6个电子,所以一共带几个单位的电荷? 【回答】6个单位的负电荷。 【讲述】因为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总结】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出示】几种原子的构成表 【提问】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回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氢原子不含中子。 【出示】构成原子的粒子质量表 【提问】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回答】原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如此小的数据书写、使用均不方便。 【讲述】由于原子的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一致采用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出示】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提问】仔细观察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能说一说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的关系吗? 【回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出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表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回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等式? 【解释】因为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我们可以认为原子的质量就是质子的质量加上中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子质量*质子数+相对中子质量*中子数。而一个质子的质量和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为1,即相对质子质量为1,同理相对中子质量也为1。故有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讲述】除了用以上两种方法获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也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得。请大家翻到元素周期表。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