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1. mǒu nián( )的“六一”儿童节,我怀着 wú xiàn( )的期待,听爸爸 jiǎng shù( )三国英雄豪杰的故事。2.jiù fù( )说:“文章不是无情物。那些用华丽、空洞的辞藻堆砌出来的huāng táng( )shū kān( ),或许可以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一下,却远不如满带着真情实感的 zhì pǔ( )piān zhāng( )感人。”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不求( )( ) ( )( )离合 如( )( )痴 呕( )沥( )如饥( )( ) 囫囵( )( ) ( )肠( )肚 心安( )( )1上面词语中,“ ”和“ ”意思相近,常形容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2.书就像一桌丰盛的饭菜,让人们 地阅读;书就像一出舞台剧,让人们为人物的命运 。(选词填空)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地煞(shà) 荡寇志(guān) B.画卷(juàn) 栩栩如生(xǔ)C.酵母(xiào) 沉甸甸(diàn) D.馈赠(guì) 水浒传(chuán)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不厌 不厌其烦 B.不耻下问 奇耻大辱C.敏而好学 动作灵敏 D.默而识之 博闻强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同学写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B.只有用心读书,才能有所收获,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C.这位演员扮演的康熙大帝在荧屏上栩栩如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D.许多诗人都赞美过黄河,却只有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就是别出心裁。4.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④⑤①5.下列诗句与读书无关的一项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成宫泉铭》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B《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之一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C.《古人谈读书》(二)强调了读书要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重要。D.“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名言是高尔基说的。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1.照样子,写句子。(3分)例:对我来说,一本书就像一处美不胜收的风景,让我痴迷。对我来说 ,就像 ,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个错别字,3处语病)(2分)是否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经之一。在我们的中,我们有多少书在等着去读啊!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肯定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选择。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合适的读物,才能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1.《忆读书》一文中,作者 以回忆的形式叙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读书经历,前半部分以“忆读书”为主,表达了作者 ;后半部分以“议读书”为主,告诉读者 ;最后倡导我们“读书好, , ”。2.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中,“ ?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观书有感》(其二)中,“, ”告诉我们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六、综合实践。(5分)五年级(1)班正在开展主题为“书香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年度 人均阅读量(每年)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图书(本) 电子图书(本) 纸质图书(分钟) 电子阅读器(分钟)2019年 4.65 2.84 19.69 10.702020年 4.70 3.29 20.04 11.441.上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按要求各写出(2分)(1)2020年与2019年相比,我国人均年阅读量 。(2)2020年与2019年相比,我国人均每天阅读时长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多读书。(1分)3.你喜欢用纸质图书阅读还是喜欢用电子阅读器阅读 为什么 (2分)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一)读书如熬粥(8分)赵畅①我喜爱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煮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须有定力。这方面,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爱玩儿,只陈寅恪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终成大师。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有删改)1.短文主要讲了什么问题 用“—”画出有关语句。(1分)2.快速阅读短文,梳理信息,完成下面的导图。(3分)3.秘鲁作家略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会导致哪些问题 (2分)4.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短文画“ ”句子的理解。(2分)(二)摸书(15分)冯骥才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我回答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我既找到知己,又发现了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闲时,从书架抽出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yì)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读过的书,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表达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她藏书及摸书的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除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每每此时,“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她的神气好似看到了过去一幅迷人的画。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她早已懂得。选自《冯骥才文集》1.短文主要介绍了( )。(2分)A.莫拉收藏了4000多本书。 B.“我”喜欢读各种新书旧书。C.莫拉的丈夫是个书虫。 D.“我”和莫拉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摸书。2.短文最后说“她早已懂得”,她懂得了( )。(2分)A.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B.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C.书,有时候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D.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3从文中找出描述人物“翻看看,摸”书籍情景的语句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请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人物 相关语句 体会“我”莫拉莫拉的丈夫4.“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她摸书的动作是怎样的 请你展开想象,具体描述出来。(3分)5.能否将短文的标题“摸书”改为“爱书” 为什么 (4分)八、习作。(30分)每个人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让我们记忆犹新,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①把事情写具体,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450字。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整合提高与梯级创新篇答案一、1.某年 无限 讲述 2.舅父 荒唐 书刊 质朴 篇章二、甚解 悲欢 醉如 心 血 似渴 吞枣 牵 挂 理得 1.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2.如饥似渴 牵肠挂肚三、1.B 2.D 3.C 4.C 5.B 6.D四、1.示例:图书馆 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 让我神往 2.①删去是否”②把“经”改成“径”;③把第二个“我们”移到“等着”后;④删去“根本”或“肯定”。五、1.冰心 对读书的热爱 要多读好书 多读书 读好书 2.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六、1.(1)略有增加,但电子图书增长率明显比纸质图书增长率高 (2)略有增加,但纸质图书阅读时长比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增长缓慢 2.示例:书香,让生活更美好。 3.示例:我喜欢用纸质图书阅读。因为纸质图书翻阅比较方便,读到后面忘记五前面时可以快速翻到前面;也便于写读书笔记,方便我们记忆。而电子阅读器不但翻阅麻烦,而且看久了容易损害视力。七、(一)1.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2.经典好书 耐心细读 持之以恒 3.示例: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智力和想象力有限,知识和思想贫乏。 4.示例:我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科普书籍,它让我了解了很多新知识,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也激起了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1.D 2.A3.人物 相关语句 体会“我” 闲时,从书架抽出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 示例:我体会到读书人从“翻翻、看看、摸摸”的过程中对书的感情逐步加深。莫拉 “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 灯睡觉。”“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莫拉的丈夫 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4.示例:她站在书架前,用手温柔地在书脊上摸过,然后随便拿出一本书,像抚摸珍贵的宝物似的,托在手心,轻轻地摸着书里面的文字。 5.不能。一个“摸”字含蓄地表达了读书人爱书爱到入迷的程度;以“摸书”为题能引起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八、习作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