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力7.1 力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从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会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科学思维:(1)从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3)经历科学探究分析论证的过程,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3.科学探究:(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3)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科学态度与责任:(1)初步认识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根据实际情况,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地总结出力的三要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斜面、铁球、磁铁、橡皮泥、弹簧、磁铁小车。教学互动设计: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险峻的绝壁上,徒手攀岩者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这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被誉为“岩壁芭蕾”。说它惊险,是因为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平衡,从而到达难以企及的顶点。像很多体育项目一样。攀岩运动中藴含了非常丰富的力学知识。从本章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的世界,揭开它 神秘面纱。押加比赛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力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双手拉弹簧,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推土机推土时,推土机对土施力;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力。物理学中把生活中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对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产生力的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想一想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带电体吸引纸屑结论:产生力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捏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卡通泥塑。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用力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力压弹簧,改变了弹簧的形状。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力除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外,还有其他作用效果吗?演示1.一个小铁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一个磁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2.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3.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的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者运动到静止,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运动状态” 发生了变化。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用力越大,弹簧拉得越长;打台球时,击球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力的大小、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除了大小和方向外,还有什么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想想做做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结论: 如图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可见,力的作用点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力的大小踢足球时,球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力的方向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在A、C点沿箭头方向施力,其效果也不同。——力的作用点在研究力的问题时,怎样简单、方便地表示力?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画出手提书包的力的示意图。1.一切物体都用长方框表示。2.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画在受力物体上。3.力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在线段末端画出箭头,并标尺字母F。如图所示就是手提书包的示意图。(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提水过程手 提 水桶施力物体是手,受体物体是水桶。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手对水桶施加了力,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力。水桶 拉 手施力物体是水桶,受体物体是手。想想做做1.如图,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观察现象。现象:两个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如图,让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同学向后退。结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表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总结反思,超越自我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板书设计,整合提升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大海扬帆,尝试远航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理学中把“推”“拉”“吸引”概括为“作用”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 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D. 托起1个鸡蛋所用力是1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C.力不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C.力不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3.2022年10月31日,质量为23吨的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加速升空,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 )A.改变物体的形状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D.使物体运动快慢不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B.只有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力的大小、方、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只有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下列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身体向前运动B. 用手拍击桌面,手也痛C. 穿旱冰鞋推墙,人却向后退D. 对排球施加的力越大,排球运动越快参考答案1.D;2.C;3.B;4.C;5.D。六、作业:P112.T4课外作业P112T1、T2、T3、T5 。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