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修辞手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比喻 比喻 对偶 对偶 B.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C.拟人 拟人 排比 排比 D.拟人 比喻 排比 对偶【答案】D【详解】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为拟人。(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为比喻。(3)“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为排比。(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为对偶。2.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答案】C【详解】“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中“整个的”是的字短语,省略了后面整个修饰的中心语“天空”。句子中本体是“整个的”,喻体是“蓝水晶”,“是”是喻词,所以是比喻中的暗喻。其他三项都是拟人句。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答案】B【详解】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错。这是一种猜测,不是比喻。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答案】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B项错误,应该是比喻。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答案】A【详解】A.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树尖儿比作日本看护妇;B.“卧着”把小村庄、雪拟人化,是拟人的修辞;C.“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赋予济南以人的情态和情感,是拟人的修辞;D.“吟着”把溪流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6.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C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其他各句修辞方法分别为:A项比喻,B项夸张,D项比喻。7.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D.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答案】D【详解】A拟人;B比喻;C排比;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8.对于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比喻)B.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 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反问)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比喻)D.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拟人)【答案】A【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比喻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A项中“狼狈”说的是我窘迫的状态,而不是把“我”比作“狼狈”。9.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D是比喻。ABC都是拟人。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答案】C【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比喻能够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A项把“长安街”比作了“大海”;B项把“坚定的信念”比作了“磐石”;D项把“雨珠”比作珍珠。1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比喻、拟人)【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C项“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反问,而不是设问。1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答案】D【详解】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仔细分析四个选项的句子,可以知道,D项中的修辞手法应为拟人。13.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答案】D【详解】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是不是反问句,而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故选D。1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D“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为拟人。而ABC三项都是比喻。1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答案】D【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A项从“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可以判断出运用了比喻;B项是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C项“害了羞”是拟人的修辞;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反复。故选D。1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2)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3)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 ( )【答案】 (1)夸张 (2)比喻 (3)排比【详解】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对偶、对比等。(1)由句中“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和“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可知,该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2)该句将“衣服”比作了“蜘蛛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衣服的轻柔。(3)由“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可知,连用三个“这是”,该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7.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3)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答案】 (1)拟人 (2)比喻 (3)拟人【详解】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1)“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可知运用的是拟人。(2)“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可知运用的是比喻。(3)“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可知运用的是拟人。18.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2)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答案】 (1)反复 (2)比喻 (3)反问【详解】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光明!光明!”两个词语重复使用,是反复修辞。“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是比喻修辞,“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只问不答是反问修辞。19.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 )(2)“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 )(3)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 ( )【答案】 (1)反复 (2)反复 (3)设问【详解】(1)从“工作着,工作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2)从句中的“震响”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3)“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是提出的问题,“未免太麻烦了”是问题的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20.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答案】 (1)设问 (2)排比 (3)对比【详解】本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句(1)有问有答,属于设问修辞;句(2)五个“一个……的人”并列,属于排比修辞;句(3)将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做对比,属于对比修辞。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修辞手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比喻 比喻 对偶 对偶 B.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C.拟人 拟人 排比 排比 D.拟人 比喻 排比 对偶2.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6.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7.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D.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8.对于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比喻)B.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 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反问)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比喻)D.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拟人)9.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1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比喻、拟人)1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13.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1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1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1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2)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3)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 ( )17.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3)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18.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2)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9.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 )(2)“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 )(3)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 ( )20.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原卷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