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社会与思品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社会与思品试题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梁启超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四大文明古国这个定义,并自注说,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下列成为四大文明古国最主要依据是( )
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D.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最大
2、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
怪异现象,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
我们认为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
A.地理环境的影响 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3、下面是关于我国秦朝与清朝的一首历史朝代歌,请你根据朝代时序排列(  )
①隋唐五代传  ②南北朝并立
③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④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4、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下列有关中国城市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安是6-10世纪的国际性的大都市。
B.唐朝城内街道纵横相交成棋盘式布局,城市建置的格局,是市与坊。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城中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真实写照。这些商业区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晓市。
D.元朝不仅国力远胜唐朝,而且城市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
5、“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东汉光武帝赐倭奴国使者金印紫授。
C.鉴真六次东渡,传播佛教、弘扬唐文化 D.蒙古帝国西征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
6、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史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南北朝时,北方老百姓穿着棉衣向南方逃难。 B.唐太宗在组织科举考试。
C.马可波罗坐着船回国。 D.南朝百姓用粪便给农作物施肥。
7、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
1004年 1044年 1126年
A.北宋 B.南宋 C.辽 D.西夏
8、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下列不属于我国宋元时期使“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就有(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9、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中世纪西欧”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最有可能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D.“因为他贤能,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理应让给他。”
10、在《开元盛世歌》中“开元盛世真繁荣,粟稻为主茶盛行。水利筒车曲辕犁,浇地垦荒粮食丰。丝织行业技艺高,清白三彩最有名。唐都长安百万家,四方交往乐盈盈。”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①粮食增加②新农具广泛使用③丝织技术④制瓷业⑤商业繁荣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⑦文化教育发达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 ……这些牌照上的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2、《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哪一段史实?( )
A.任用管仲 B.春秋争霸 C.尊王攘夷 D.胡服骑射
13、单在我们的厨房里就能看见“芝麻”(胡麻)、“胡椒”、“胡萝卜”……生活中一系列冠以“胡”的食物、用具都是我国古代哪一段历史的产物?( )
A.北民南迁 B.民族融合 C.张骞通西域 D.江南的开发
1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宋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水碓磨 B.秧马 C.曲辕犁 D.直辕犁
15、在我国漫长的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的?(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6、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不正确信息是(  )
A.元朝行省管辖范围与现在省级行政区划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17、学习古代西欧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土地层层分封形成封建土地制度 B.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C.西欧封建庄园是西欧农村封建经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D.城市的兴起
18、古希腊、罗马的兴衰成败已成过去,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永犹存。下列观点中正确有( )
①古希腊、古罗马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②古罗马文明史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③古希腊文明吸收了古罗马文字、建筑等先进文化成果 ④古希腊、古罗马都出现了高度繁荣文化⑤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影响最深远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9、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其中的“他”指的是( )
A.尼罗河 B.法老 C.金字塔 D.祭司
20、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 波罗来华
二、非选择题:
21、在一次文史竞赛中,小明同学抢答了以下五题。请你指出小明回答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每个问题仅有一个错误,共五个错误)
问题一:现在‘东突’分子企图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可以用哪一史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小明:“从唐朝开始,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问题二:《三国志》-书中,描写的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是哪三位?
小明:“曹操、刘备、孙权。”
问题三:岳飞在《满江红》词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其中的:“靖康”的年号即公元1127,那么“耻”指的是什么?
小明:“指的是公元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辽军掳获,北宋灭亡。”
问题四:请列举两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及他的代表作。
小明:“辛弃疾——《水调歌头》”
问题五:古代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是什么?
小明:“陶瓷之路”
问题一回答:错误: 改正:
问题二回答:错误: 改正:
问题三回答:错误: 改正:
问题四回答:错误: 改正:
问题五回答:错误: 改正:
22、(10分)小丁同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看到如下两组关键词:
第一组:古希腊 民主制度 文化巨匠 西方文明之源 开创性和奠基性 前5世纪
第二组:动荡和变革 治国理想 士人 春秋战国 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
请你与小丁一起共同解决有关问题。
(1)请你帮助小丁从以上两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描述它们所涉及历史事件的概况。(描述的历史事件必须包含所提供的关键词)。(4分)
(2)为了帮助小丁对历史事件有进一步的认识,请你举例说明你所描述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各举两个例子)(4分)
(3)为了帮助小丁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请你探究它们所涉及历史事件之间共同特点。(2分)
23、(10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上述四幅图分别反映的行政管理制度什么?(4分)
(2)先按照这些行政管理制度先后出现的时间为顺序排列,再根据它们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3)任选一例列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的创造(见下图)。
① ② ③ ④
材料二:帝王的决策: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中国古代贤明的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列表格。(4分)
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创造发明名称 秧马 ① 筒车 棉纺织工具
所处历史时期 ② 唐朝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2)结合史实,说说上述发明创造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3)请你参照范例写出一例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2分)
范例:秦国的商鞅变法:提出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4)上述材料对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生产有什么启示?(2分)
25、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怎样扩充疆界?(3分)
(2)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4分)
(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乙说: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圣地麦加朝圣。丙说:主啊!我是你忠实的奴仆。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乡村,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庄园的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或教会,劳动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农奴从主人那里领一小块土地耕种,维持生活,但要按时向主人缴纳租税。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三人信奉的分别是哪一宗教,这三种宗教对哪些地方影响比较大?(6分)
(2)材料二中的人们重要信奉哪一种宗教?这种宗教对当时社会产生哪些影响?(4分)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A 3.B 4.D 5.A 6.A 7.A 8.B 9.A 10.D
11.A 12.C 13.B 14.B 15.D 16.A 17.A 18.C 19.A 20.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改错题(10分)
问题一回答:错误: 唐朝 改正:西汉 问题二回答:错误:曹操 改正:曹丕
问题三回答:错误: 辽军 改正:元军问题四回答:错误: 辛弃疾 改正: 苏轼
问题五回答:错误: 陶瓷之路 改正: 丝绸之路
22、(1)(4分)第一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产生出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成为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组: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4分)第一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源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杠杆定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等学科体系等自然科学成就奠定现代科学基础;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古希腊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马拉松赛跑的发源地等。
第二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庄子主张顺其自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倡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等。
(3)(2分)古希腊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都是文明高度发展时期,都有不同学派的思想家或知识分子相互讨论、辩论,呈现出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氛围。
23、(1)(4分)图一:秦朝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官僚制度 图二:西周的分封制
图三: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图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2)(4分)先后出现的时间:图二、图一、图三、图四 ;它们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一步步加强;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
(3)(2分)图一:秦朝征服南越地区,设立象郡、南海郡,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理。
图三:唐朝采取开明的一视同仁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加强密切双方联系。唐前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800多个府、州、县。
图四: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立了宣政院。(任选一例)
24、(1)(4分)①筒车 ②曲辕犁 ③春秋时期 ④唐朝。
(2)(2分)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2分)示例:①西汉初年,汉高祖及其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得到发展。②唐朝时,唐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减少力役,不误农时。
(4)(2分)示例:依靠科技创新,改进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25、(1)(3分)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 征服了希腊。不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小亚细亚和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4分)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便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3)(3分)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26、(1)(6分)甲:佛教;乙:伊斯兰教;丙:基督教
佛教主要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主要影响西亚和北非地区;基督教主要影响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地区。
(2)(4分)基督教。基督教在政治上与王权相结合;在经济上控制西欧封建地产三分之一左右,在地产上经营庄园,剥削农奴,还要求居民交什一税;垄断教育和文化控制人们的思想,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期末检测卷命题细目表
试卷题号 题型 分值 试卷难度 主要知识及主要思想方法 难度系数预测
a易 b中 c难
一 1 选择题 2 a 2-1-3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 2 a 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区域文明,初步理解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引述相关资料,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2 b 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
4 2 b 2-2-5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5 2 a 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
6 2 b 概括“贞观之治”分析出现的原因;概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说明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并理解其深远影响;2-2-7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
7 2 a 2-2-4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8 2 a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9 2 b 认识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10 2 b 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分析出现的原因
11 2 b 知道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12 2 b 2-1-6概述我国先秦时期的大致年代和区域,知道对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
13 2 c 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14 2 a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15 2 a 2-2-6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16 2 b 说明元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17 2 b 2-1-8描述欧亚古代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几个区域文明,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知道古代不同文明各自发展、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概况。
18 2 b 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19 2 a 2-1-4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20 2 c 2-1-8描述欧亚古代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几个区域文明,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知道古代不同文明各自发展、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概况。
二 21 非选择题 10 b 初步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为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明确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的时序,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状况,归纳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了解宋、辽、夏、金分立政权的建立情况及其疆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宋词、元曲。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知道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
22 c 2-1-4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2-4-2引述相关资料,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百家争鸣。
23 b 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说明元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24 b 2-2-6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概括“文景之治”分析出现的原因。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分析出现的原因。概括“贞观之治”分析出现的原因。
25 a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贡献。
26 b 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了解基督教得以在西欧延续的原因,知道教皇国的由来,认识基督教文明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