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情境诱思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为应对疫情形势,武汉建造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专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火神山”“雷神山”的命名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鼓舞了人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呢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吧!网络导学[footnoteRef:0]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0: 知识拓展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着眼点不同。前者着眼于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继承,后者着眼于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内容。2.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易错纠偏1.对于传统文化要全盘继承。( )提示:×。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伟大创造精神是当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示:×。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不是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我的笔记: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内容: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3)作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4)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5)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表现①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质。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③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题一: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0年11月15日,“千年老君岩 八百梨园戏——梨园戏沉浸式演出”亮相清源山,精彩的演出让现场观众赞不绝口。据报道,这是“泉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项目‘泉州十八景’沉浸式表演艺术”活动的首站演出。在老君岩前,一支由泉州“80后”“90后”梨园戏传承人和本土流行音乐制作人组成的队伍,欢快演绎了梨园戏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和经典闽南语歌曲。这种青春洋溢、情景交融的演出方式,既赋予梨园戏别开生面的气象,也让大众和传统戏曲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可谓别有意趣。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其2002年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从梨园戏的发展史来看,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何种特征 (政治认同)提示: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科学精神)提示:(1)创造性转化:立足时代特点,变革陈旧的内容与形式。(2)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元素,促进创新发展。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要求要求 原因 途径 着眼点 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不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改造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经济、政治的发展要求文化随之变化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按照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创造新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 [特别提醒]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侧重于文化继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侧重于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典型例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①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地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②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观相适应③对其优秀成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全面继承,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维建模]审设问 事件: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的内容。角度:措施审材料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技巧 注意设问要求“对于传统文化”定答案 B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对其优秀成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地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的“全盘西化”表述错误;④中的“全面继承”表述错误育素养 培育学生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精神议题二: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一 我们可以把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体现的精神概括为:“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担当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形成向心力、增强战斗力,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坚毅持守、慷慨趋赴,以坚强意志、必胜决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材料二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1.结合材料一,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政治认同)提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等。2.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伟大抗疫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科学精神)提示:(1)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魂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2)弘扬抗疫精神,坚持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举国同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抗疫精神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侧重点基本内涵 侧重点爱国主义 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团结统一 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平 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 强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自强不息 强调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1)明确关系: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方面。(2)核心内容。主要内容 基本特征伟大创造精神 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伟大奋斗精神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伟大团结精神 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伟大梦想精神 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知识拓展]对比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区别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联系 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国家精神的一体两面,是紧密联系的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典型例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 )①支撑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和时代体现 ③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新时代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自然结果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思维建模]审设问 事件: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角度:是什么审材料 在抗疫战场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找技巧 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内容:“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定答案 B 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和时代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集中体现,②③正确;①中的“决定力量”夸大了抗疫精神的作用,排除;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不是自然结果,④错误育素养 培育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科学精神1.(分析与综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说明( )A.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B.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全盘西化C.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解析:D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说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D符合题意;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A错误;B中“全盘西化”表述错误;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C错误。2.(分析与综合)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为此,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 )①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 ②融入体现时代特色的新的内涵 ③彻底剔除传统文化中过时的内容 ④以特定时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必须要立足时代,创新内容与形式,①②正确;对过时的内容要改造或剔除,而不是彻底剔除,排除③;时代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排除④。3.(辨识与判断)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要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挑战,我们最需要弘扬伟大的( )A.爱国主义 B.梦想精神C.创造精神 D.奋斗精神解析:C 要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挑战,我们最需要弘扬伟大的创造精神,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辨识与判断)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深厚的民族性 B.鲜明的时代性C.鲜明的先进性 D.一定的区域性解析:B 本题抓住“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几个字,可判断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5.(分析与综合)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①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 传统文化有不同性质之分,我们应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错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③④符合题意。基础巩固练知识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这要求我们(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④不能反对“全盘西化”,让优秀外来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要求我们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④说法错误,应反对“全盘西化”。2.京剧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中国艺术文化,但近来很少有青少年愿意接触它。为此某视频网站推出了以时代人物为原型的动漫京剧,受到了热捧。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够增强其吸引力 ②立足时代实践的发展必须要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文化创造必须要满足群众的一切文化需求 ④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通过京剧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②正确;文化创造并不能满足群众的一切文化需求,③错误;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④错误。3.中医药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等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大力发展。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性发展要适合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B.文化创新性发展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C.文化创新性发展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D.文化创新性发展要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析:A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告诉我们文化创新性发展要适合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B错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C错误;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4.如今人工智能热潮兴起,机器人也能对春联、手书春联、行“飞花令”等。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A.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B.弘扬了时代精神,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C.维护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D.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解析:D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推陈出新,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入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不能相互转化,A错误;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不是基本内涵,B错误;材料侧重于讲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而不是讲传统文化的稳定性,C错误。5.漫画《翻拍》的错误之处在于( )①对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做到古为今用 ②没有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没有立足时代需求,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没有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通过翻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可见认识到其当代价值,做到了古为今用,排除①④;漫画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照搬,没有立足时代需求,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③符合题意。知识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6.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创作于1985年,歌中唱道:“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这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奋斗精神C.创新精神 D.团结精神解析:A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A正确;B、C、D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7.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愚公移山——勤劳勇敢 ②夸父逐日——团结统一 ③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④闻鸡起舞——爱好和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 ①③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入选;②④错误,夸父逐日和闻鸡起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8.耄耋之年,面对危险,你依然毫不退缩;皓首苍苍,你的爱国之心依然热烈赤诚!钟南山院士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祖国多作一点贡献。”下列诗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与钟南山院士的言行一致的是(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祖国多作一点贡献”,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①③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与钟南山院士的言行一致,正确;②体现了伟大团结精神,与题意不符;④未体现民族精神,排除。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 )①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 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①错误;③与题干无关,排除。10.2020年一季度,“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的“众志成城,举国同心”精神( )①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②表明中国人民能够同心同向压倒一切困难 ③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④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的“众志成城,举国同心”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表明中国人民能够同心同向压倒一切困难,①②正确;③④与题干无关,排除。素养提升练1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都强调努力奋斗,反对不劳而获。下列诗句与材料体现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要求一致的是(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②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B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都强调努力奋斗,反对不劳而获,①④体现伟大奋斗精神,与其要求一致,正确;“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意思是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启迪我们做人要摒弃奢华浮华,注重实质本质,②不符合题意;“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③不符合题意。12.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①能够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能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④表明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C 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能够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选取多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包含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内涵,更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信仰所依、皇皇匠艺就是国人骄傲所系。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让国宝活起来”,激活的是历史,激荡的是国魂。解析: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让国宝活起来’,激活的是历史,激荡的是国魂”。“‘让国宝活起来’,激活的是历史”强调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荡的是国魂”涉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答案:(1)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国宝活起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2)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让国宝活起来”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的讲话:◆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青年应如何爱国。解析:本题是措施类试题。可结合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的部分讲话片段和当代中国青年的实际,从加强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结合起来,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建设祖国、强大祖国、保卫祖国等角度说明当代中国青年应如何爱国。答案:(1)加强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结合起来,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3)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建设祖国、强大祖国、保卫祖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