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价值引领
1.了解民族文化的表现,把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与意义。 3.理解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4.明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 5.理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6.明确外来文化与国情结合的必要性,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具体要求。   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尊重文化多样性;科学分析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理解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世界观和方法论:阐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积极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学会借鉴和运用外来文化,促进外来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情境诱思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万圣节、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等。现如今,节日不再分国界,中国文化年活动让更多的国家领略到中国春节的魅力,而西方的圣诞节也逐渐受到东方青年群体的青睐。
民族节日是如何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的 应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吧!
网络导学
                             
[footnoteRef:0]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0: 易错纠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
提示:×。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知识拓展
  强调“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发展多样化”,二者并不冲突。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1.民族文化的作用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民族文化的体现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依据: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footnoteRef:1](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态度
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议题一:如何认识文化的民族性
                     
  近年来,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作家群,创作势头很猛。他们来自祖国的南北东西,创作题材内涵丰富丰厚,艺术方式新颖新巧,都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别致与前所未有的殊异。如回族作家白山的《猩猩语录》、马金莲的《长河》、郑春华的《奇妙学校》、蒙古族作家韩静慧的《一树幽兰花落尽》、满族作家王立春的《梦的门》、哈萨克族作家阿瑟穆·小七的《从前啊,有一只猫小宝》、达斡尔族作家晶达的《塔斯格有一只小狍子》、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东巴妹妹吉佩儿》等,使我国儿童文学彰显更加丰厚的民族性。
1.结合材料,分析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多元多样、多姿多彩的原因。(科学精神)
提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都展现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
2.分析说明为什么要让儿童文学彰显更加丰厚的民族性。(政治认同)
提示: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优秀文化塑造人,让儿童文学彰显更加丰厚的民族性,能展现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深切的民族情感意蕴,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面认识文化的民族性
含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表现 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形成 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意义 凸显民族的独特标识;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态度 坚持各民族平等;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深化拓展]
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
世界性 民族性
表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辩证 关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错误 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和普遍规律,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
[典型例题]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得名“宣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宣纸作为一种特殊的纸张,用于创作中国传统书画,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④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事件:宣纸的历史。角度:表明
审材料 宣纸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找技巧 注意排除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的选项
定答案 A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得名“宣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正确;宣纸作为一种特殊的纸张,用于创作中国传统书画,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说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正确;③④与题干无关,排除
育素养 培育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民族性的科学精神
议题二: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一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这个梦绝不是“霸权梦”。我们没有准备去取代谁,只不过是让中国恢复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不会在世界上颐指气使,而是继续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
1.运用“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我们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科学精神)
提示:(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科学精神)
提示: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多角度理解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2)表现:文化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族建筑、风俗习惯等的多样性。
(3)原因: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因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
(4)地位和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我们提倡文化多样性,但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
为 什 么 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意义 (1)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以自己独特的贡献,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怎 样 做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要求 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名师点拨]
(1)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2)不能认为尊重文化多样性就只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它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统一,而且首要的是认同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是消除文化差异或实现文化趋同,而是尊重差异。
[典型例题]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事件:诗句。角度:分析说明
审材料 把握材料主旨内容“文化多样性”
找技巧 逐一分析诗句意思,并作出正确判断
定答案 A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具有多样性,①②与题干观点一致,符合题意;③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与题意无关,排除;④是说人要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保持先进和活力,与题意无关,排除
育素养 培育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科学精神
                     
1.(辨识与判断)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中华文化具有(  )
A.区域性 B.时代性
C.先进性 D.民族性
解析:D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D正确;A、B、C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2.(分析与综合)“嫦娥”飞天奔月,“玉兔”信步虹湾,国人千年梦圆。这些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文化(  )
A.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B.为进行科技探索提供方向指导和思想保证
C.对科技探索活动起着决定作用
D.为科技探索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析:A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A符合题意;C中的“决定”说法错误,B、D强调的不是民族文化,排除。
3.(辨识与判断)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D.赞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C 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的观点是错误的,应该反对,排除B、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正确,A错误。
4.(辨识与判断)通过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我们可知(  )
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融 ④民族文化之间要做到相互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通过不同的饮食文化,可见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融与借鉴,排除③④。
5.(分析与综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
①应认同世界各国文化,加强合作 ②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会使不同文化趋同 ④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应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应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②④符合题意;应尊重世界各国文化而不是认同,①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并不能使文化趋同,③说法错误。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文化的民族性
1.在我国,人们通过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庆祝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由此可见,传统民族节日(  )
A.是文化民族性的重要体现
B.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D.能够伴随时代不断发展
解析:A 通过民族节日,可见文化的民族性,A正确;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排除C。
2.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
A.具有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承袭
B.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如意”寄予世界美好祝愿
C.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D.是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解析:B 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这种表达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如意”寄予世界美好祝愿,B正确;A中的“全面承袭”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C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D说法错误,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全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是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③古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发挥重要作用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①④错误;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因在于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民族性,同时古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发挥重要作用,②③正确。
4.“极好的”“优秀的”“特别的”这样的话是美国人常用的赞语,而中国人会非常谨慎地使用这些词语,因为美国人习惯肯定和赞扬别人,他们比较倾向于“正强化”,中国的文化则倾向于“负强化”。这类现象表明(  )
A.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各民族文化有优劣之分
C.民族文化不存在共同性
D.民族文化决定民族行为
解析:A 通过不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可见文化的民族性,A正确;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B错误;民族文化有差异,也有相同点,C错误;文化不具有决定作用,D错误。
5.新疆曲子剧俗称“新疆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曲子剧的历史演变、发展表明(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借鉴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 ③各民族文化趋向同一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新疆曲子剧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这表明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特征,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借鉴,①④正确;文化的差异不能决定经济、政治的不同,因为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②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趋向同一”说法错误,③排除。
知识点二 文化的多样性
6.“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这给我们关于如何对待文化的启示是(  )
A.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B.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C.尊重差异,正确对待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解析:C “原创”与“盗版”的存在,启示我们对待文化应尊重差异,正确对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7.当前,“和而不同”的思想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站在文化多样性角度理解,“和而不同”主要是指(  )
A.认同本民族文化
B.尊重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相处、相互借鉴
C.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用外来文化改造本民族文化
D.发展本民族文化,改造外族文化
解析:B “和而不同”强调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B正确;A不符合题意;C、D中“改造”一词表述错误。
8.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只有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才能和平发展。尊重不同文明有利于(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尊重不同文明即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它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③④正确;①与题干无关,排除;②说法错误。
9.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原则,①②正确,③错误;不能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④错误。
10.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标志性习俗却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民族文化之间有差异性 ②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③世界文化在消除差异中走向同一 ④不同民族文化表达着相同的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通过各国不同的春节习俗,可见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①②正确;③违背了文化多样性,排除;民族文化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有差异,排除④。
素养提升练
11.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古镇。如西南最大的侨乡——云南·和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安徽·西递村;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浙江·乌镇。这一座座古村古镇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文百科全书。上述材料主要显示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古镇能够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文化的个性寓于文化的共性之中 ④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古镇……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文百科全书”,这表明古镇能够展现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文化的共性寓于文化的个性之中;④材料未体现,排除。
12.钱锺书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锺书主张(  )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②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B 题干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寓意深刻而生动。“冰墩墩”与“雪容融”两个吉祥物生动可爱、独特精致,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14亿多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切期盼、对各国运动员的盛情邀约。吉祥物的发布作为历届冬季奥运会最具亮点的工作之一,备受世人瞩目。每一届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都是以奥运会作为主题,传递顽强拼搏、团结友谊、理解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烈向上的奥运氛围。同时,每一届冬奥会的吉祥物设计也非常强调创新和个性,既体现时代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又彰显主办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凸显了文化的民族性及文化的多样性。学生可结合材料,分别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文化具有民族性,吉祥物的设计凸显了中华文化元素。
(2)文化具有多样性,吉祥物的设计在凸显民族个性的基础上,融入了国际元素,尊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3)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凸显了对世界文化的借鉴与尊重。
(4)坚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吉祥物的设计在立足中国元素的基础上,融合国际风格,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要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解析:本题是原因类试题,限定知识是“文化具有多样性”。首先,指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其次,分析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即可。
答案:(1)“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