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小组: 处室: 学校:教学内容 水的净化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净水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就在身边。三、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的净水方法。 难点: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过程 【展示】一杯河水。 【提问】请问是纯净物吗? 【讲述】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属于混合物。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提问】我们生活中的自来水就是取的自然界的水,通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出示】自来水产净水过程示意图。 【提问】在净水过程中,主要经过哪些步骤?这些步骤主要除去哪一些杂质? 【回答】取水→ 加絮凝剂 → 沉淀 → 过滤 → 吸附 → 消毒杀菌 → 自来水 【讲解】明矾可作絮凝剂,因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性,使杂质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加入絮凝剂后,杂质在反应沉淀池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将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再加入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就得到清澈的水了。但是水中还有一些细菌病毒,因此还需要消毒杀菌,最后才被配送到用户家中。 【思考】在这些步骤中,哪一些是化学变化?哪一些是物理变化? 【回答】投药消毒这一步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是物理变化。 【讲述】接下来我们详细的认识一下这些净水步骤。 【实验】演示实验4-1,学生观察。 【讲授】沉淀分为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静置沉淀就是将水放在那儿不动,让杂质自主沉降底部。吸附沉淀就是通过添加明矾,然后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其沉降。因此沉淀是一种净水程度较低的净水方法。 【讲述】接下来我们通过过滤将杯底的固体杂质除掉。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4-2 【思考】在过滤操作中有哪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分析讨论。 【总结】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 二低: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提问】我发现有些通过过滤后得液体还是浑浊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实验失败的学生自主分析原因。 【总结】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①仪器不干净;②漏斗中待过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等。 【提问】大家仔细闻一下刚刚过滤后的液体,有没有异味?我们如何除掉异味呢? 【回答】加入活性炭。 【实验】将活性炭加入水中 【讲授】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可以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杂质,最主要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提问】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相对干净的水,请问,这样的水是纯净物吗? 【回答】不是,我们除掉的主要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 【讲授】有些地方水很容易使水壶结水垢,就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也就是水垢。 【讲授】我们就将这些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提问】硬水和软水看起来差不多,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实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4-3。 【总结】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水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讲授】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使用硬水洗衣服不但浪费肥皂还会使衣服变硬;锅炉使用硬水不但浪费燃料还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通过蒸馏将硬水软化。 【实验】观看实验4-4蒸馏视频。 【提问】在这些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应该是怎样的? 【回答】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沉淀 过滤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 二低: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吸附 蒸馏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