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节小组: 处室: 学校: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掌握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三、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过程 【回忆】写出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提问】在学习这些反应的时候是否想过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提问】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哪些? 【回答】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提问】请一位同学提出问题。 【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 【提问】请大家做出猜想。 【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并分享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并填写好表格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反应前总质量 m1反应后总质量 m2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汇报】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及数据。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并填写好表格。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总质量 m1反应后总质量 m2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观察】观看实验5-1和实验5-2实验视频。 【提问】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回答】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减轻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没有称量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使得质量减轻。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增加是因为在实验之前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质量增加。 【提问】因此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回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 【提问】仔细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2.“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 3.“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4.“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5.“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提问】为什么会有质量守恒定律? 【出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提问】在反应前后,哪一些发生变化?哪一些没有变化? 【回答】分子发生变化,原子和元素不变。 【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有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