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学习辅导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学习辅导资料

资源简介

《实数》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数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5,,0,
解 有理数有:-5,0,.
无理数有:
说明:有理数包括整数与分数,只要是分数就是有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被开方数开不尽方的数都是无理数,在本题中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和, (2)和, (3)和, (4)0和.
解 (1),而,∴
(2),而,∴
(3),而,∴.
(4)
例3 计算:
(1),(2),(3),(4)
解 (1)
(2)
(3)
(4)
说明:有关无理数的计算问题要按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计算.
例4 计算(精确到0.1):
(1),(2),(3),(4)
解 (1)
(2)
(3)
(4)
例5 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
B.有绝对值最大的数,也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C.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D.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分析 圆周率是不带根号的数,但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它是无理数,可见命题A不正确. 实际上,可以写出很多不带根号的无理数,如0.101001000100001……就是一个无理数;不存在最大的正数(对任何正数a,都不如大),导致不存在绝对值最大的数,所以B是假命题;实数0的绝对值不是正数,可见命题C也不正确.
解答 D
说明 考查实数的意义.
例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B.无限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D.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无理数
分析 实数可分为无理数和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 开方开不尽的数一定是无理数,但无理数还包含了其他数,如,任何有理数都能化成分数形成. 所以A、B、D都是错的. C正确.
解答 C
说明 考查实数的分类及定义
无理数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一些常数,如、e等;③无限不循环小数,如0.1010010001…
例7 实数,,,3.1416,,,0.2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多一个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分析 其中无理数有:,,0.202002…
解答 B
说明 考查无理数的定义
及有关的数都是无理数.
实数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
1.算术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2)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性质: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a≥0.
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即≥0。
也就是说, 任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2.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或二次方根
(2)非负数a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3)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 。
负数没有平方根。
说明:平方根有三种表示形式:± , ,-,它们的意义分别是:非负数a的平方根,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非负数a的负平方根。要特别注意: ≠±。
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定义不同算术平方根要求是正数
②个数不同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1个
③表示方法不同:算术平方根为,平方根为±
联系:①具有包含关系:
②存在条件相同:
③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
4.a2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a≥0)
=│a│=
-a (a<0)
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得:=a (a≥0)
5.立方根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数a的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互为相反数
两个重要的公式
6.开方运算:
(1)定义:
①开平方运算: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②开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平方与开平方是互逆关系,故在运算结果中可以相互检验。
7.无理数的定义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区别之根本是有限及无限循环和无限不循环。有理数可以化成分数,无理数不能化成分数。
9.常见的无理数类型
(1)一般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1.41421356¨···
(2)看似循环而实际不循环的小数,如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3)有特定意义的数,如:π=3.14159265···
(4)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10.实数
(1)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分类 按定义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有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实数 分数
负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按大小 正实数
实数 零
负实数
(3)实数的有关性质
①a与b互为相反数〈=〉a+b=0
②a与b互为倒数〈=〉ab=1
③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0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即=
⑤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零没有倒数.
⑥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实数的大小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实数中的非负数及其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我们已经学过的非负数有如下三种形式
①任何一个实数a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0
②任何一个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即≥0;
③任何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0
非负数有以下性质
①非负数有最小值零
②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
③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

实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分类思想
1.实数分类
(1)根据定义分类
实数
(2)按数的性质分类
实数
值得注意的是,实数的分类还有其他方法,而各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所用,尤其是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常用.
二、类比思想
可类比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也可类比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实数的大小.
三、数形结合思想
如何在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类似问题的解决,都与数形结合思想有关.
如上图所示,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则根据勾股定理,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数,表示的点的作法类似.
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可用一个实数来表示.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平方法
当a>0,b>0时,a>b.
例1:比较与的大小.
分析:从表面上看,好象无从下手,但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被开方数之间存在关系15+5=13+7,因此可用“平方法”.
解: ,.
∵∴<
说明: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四个无理数两两之和(或差)之间比较大小,且其中两个被开方数的和等于另两个被开方数的和.
二、移动因式法
利用,将根号外的因数移到根号内,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例2:比较和的大小.
分析:负无理数之间比较大小,先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因此可将根号外的因数移到根号内,也可以用“平方法”.
解: ||=,||=.
∵∴>.
三、求差法
例3:比较与的大小.
分析:此题可以用“平方法”或“移动因式法”,也可以用“求差法”.
∵-= ∴<.
四、求商法
例4:比较与的大小.
分析: 此题可以用“平方法”或“移动因式法”,也可以用“求商法”
解:∵÷= ∴<.
五、分母有理化法
例5:比较与的大小.
分析: 此题可以用“平方法”或“移动因式法”或“求商法”,还可以用分母有理化法.
解:.
∵, ∴ >.
六、倒数法
例6:比较与的大小.
分析:观察发现,a,b都是两个无理数的差,被开方数的差相同,因此可取这两个数的倒数,再进行分母有理化.
,.
∵, ∴ ∴a < b.
七、不等式的传递性
.
例7:比较和大小.
解:∵ ∴>.
八、根指数不同的无理数大小的比较,可先化为同次根式,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例8:比较与的大小.
解: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