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学对象(年级) 四年级学生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三课。这一单元承接了低年级所学习到和了解到的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意识去保护环境这一重要知识点,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环保生活的意识。本课作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学习了前面两课的知识之后,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的现象,了解气候变暖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从而树立他们的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通过改变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自主查阅,收集和整理温室气体产生原因的相关资料。 2.能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绿色低碳生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
本课的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气候变暖这个现象,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感受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产生原因,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措施,践行绿色生活的具体行动等内容,学生还是十分陌生的,接触较少。因此,在课前,需要学生提前查找,收集和整理关于本课时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及教学准备(说明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所需的教学准备)
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暖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低碳绿色生活这种新兴生活方式,最后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与活动策略:这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地球变暖这一趋势。同时还采用了合作教学的方法,通过两人合作,四人讨论,前后左右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发现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制作PPT,收集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重点:让学生认识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以及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懂得落实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看动画片,导入新课教学 二.全球变暖,感知症状,认识灾害 三. 探寻元凶,引出“低碳生活” 四. 了解身边的碳排放,认识被我们忽略的碳排放 五. 说说我的“低碳经”,积极践行碳补偿行动 六.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升华感情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看动画片《高温勿燥》(播放《高温勿燥》的动画片片段)。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 板书:12.低碳生活每一天 1.呈现数据,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出示2018年7月的最高气温表和课本88页的文字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 趣谈地球“发烧”现象(出示相关的图片)。 3.播放科幻片《后天》的视频片段,认识全球变暖带来的灾害和影响。 1. 播放微课视频,了解温室气体,找出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出示课本90页的文字内容)。 2.出示图片 ,交流导致温室气体产生各种行为。 3老师简单小结,揭示课题,引出“低碳生活”这个话题。 . 1.出示家庭用电碳排放的计算公式:消耗量(度)×0.785=( )千克 2.请三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家一个月家庭用电的碳排放。 3.统计杨侨中心小学一个月的用电碳排放。 4.观看关于生产一件T恤产生的碳排放视频(出示课本93页的内容)。 1.围绕家庭生活,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低碳生活经验。 2.在用,吃,行,穿等方面,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制定出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分享。 3. 出示关于植树造林的图片(学习课本95页的内容)。 4.利用蚂蚁森林这个软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积聚能量,种下更多的树。 1.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升华感情(教育学生要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切实践行低碳生活的新规范)。 1.学生认真观看动画片《高温勿燥》。 2.和老师一起朗读课题12.低碳生活每一天 。 1. 观察2018年7月的最高气温表,了解全球变暖的趋势,再读“知识窗”,进一步加深认识全球气温的上升。 2.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学生互谈全球变暖现象。 3.认真观看视频,两人小组互相交流,然后推选一人上台分享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1.认真观看微课视频,认识温室气体,明白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 2.学生浏览图片,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分享哪些人类行为会导致温室气体的产生,造成全球变暖。 3.学生简单分享一下对低碳生活的了解。 1.认真学习家庭用电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2.前后左右桌之间互相计算一下自己家一个月家庭用电的碳排放。 3.一起统计杨侨中心小学一个月的用电碳排放。 4.认真观看视频,学习课本93页的内容。 1.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低碳生活经验。 2.同桌之间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互相讨论,制定自己的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并请两位同学进行分享。 3.认真浏览图片,学习植树造林的相关知识。 4.学生通过蚂蚁森林这个平台,落实自己的低碳行动。 1.谈感受,谈收获。 此环节的目的是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入新课。 从一系列数据出发了解全球变暖这一趋势,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资源,留心生活现象,感知变化和影响。再通过图片展示,观看视频,小组合作,直观感受全球变暖给自然和人类带来不利影响和伤害。 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了解温室气体,明确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再通过展示各种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从而了解人类的很多行为会导致温室气体的产生。最后通过老师的简单小结,引出低碳生活这个话题。 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一个月用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再计算自己学校一个月的用电碳排放,直观感受用电所产生的大量碳排放。最后通过一个视频,形象地认识我们身边被忽略的碳排放,意识到我们身边碳排放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小组关于“低碳经”的交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然后,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绿植,了解植树是最好的碳补偿行动。最后通过蚂蚁森林这个热门的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落实碳补偿行动的平台,培养他们的绿色生活意识。 体悟道理,升华感情。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
1.板书设计: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地球“发烧”了 病因 温室气体 多碳 过度砍伐 说说我的低碳经 衣,食,住,用,行…… 做做低碳生活族 植树…… 2.设计理念: 本课紧紧围绕“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主题,紧扣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再根据教学法的有效性原则,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本课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他们的实践和参与。同时依托小组活动,并明确小组活动的目标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