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一、单选题1.据《盛京时报》报道,警察厅厅长陶菊溪认为澡堂为公共浴场,卫生清洁关系重要。但“近查城关各澡堂讲求卫生,注意清洁,固不乏人,而污秽不堪者亦所在皆是,如不严加取缔,殊非慎重公共卫生之道”。该报道反映了( )A.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 B.公共卫生观念受关注C.城市化进程弊端凸显 D.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2.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公、私立医院赠医时间表。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医院名称 赠医时间(周日及例假除外)中山大学第二医院 每日上午11点—12点(药费从廉)光华医院 每日上午11点—下午1点(药费从廉)妇孺医院 每周一、四上午10点(筹金半角,药费薄收))博济医院 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每日上午10点—12点;妇科、产科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4点;牙科每周二、四下午3点—5点(诊金免收药费从廉)A.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B.医疗慈善救助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C.社会力量是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 D.医院服务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3.作为个案,下表反映出( )1931年杭州市新市场商店清洁等级统计表(部分)检查标准 甲等 乙等厨房清洁情况 不连接厕所、室内宽敞明亮、使用器具干净整洁 不连接厕所、器具尚清洁井之清洁情况 有饮水井构造合度、井壁不渗水 有饮水井年久失修、水质浑浊环境清洁情况 屋内明亮宽敞、空气清新、沟渠畅通、地面干净 屋内宽敞明亮、空气一般、沟渠有闭塞、地面较为清洁A.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B.居住条件不断改善C.公共卫生得到重视 D.食品安全监管到位4.《天津地理买卖杂字》载:“东门里,有圣庙,府署以前西箭道。天主教,耶稣教,东马路上天齐庙。四马路,安电线,白牌电车围城转。……西北角,自来水,西头湾子梁家嘴。……西南角,广仁堂,电车公司叫卖行。”材料反映当时的天津①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落成 ②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色③封建迷信思想十分浓厚 ④近代电信事业得到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有人赞扬欧洲某位医生∶“医学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一种如此有用的进步,就好像你从人类苦难的日历上将其中最大的苦难之一抹去了。后人只会从历史上知道,可恶的天花曾经存在过,而你消灭了它。”该医生( )A.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B.证明了青蒿素对防治疫病的作用C.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D.改变了人类对细菌束手无策的状态6.1947年,西满地区(今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交界处)鼠疫流行,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制定防疫工作计划,培养防疫人员,注意在城市清理垃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在乡村开展卫生保健和卫生清扫运动。不久后即战胜鼠疫。这反映了当时东北解放区( )A.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 B.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D.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7.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被疯狗咬过后的治疗方法,“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疫苗大体相近。这可以说明( )A.当时我国已掌握使用疫苗防疫的方法 B.中医在防疫治病上具有一定迷信色彩C.中医注重借鉴和采纳西医的治疗方法 D.中西医部分诊疗原理和做法有一致性8.汉代史书记载:“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告诫人们“凡果落地,隔夜尚不可食,而况虫蚊食者乎?见之者切不可会。”据此可知在当时( )A.已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 B.封建迷信意识广为流传C.传统中医药学领先世界 D.民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9.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辉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总结历代医药学成果B.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孙思邈——《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唐高宗——《千金方》——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10.下面是一些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宣传画。这些宣传画有利于①全民卫生意识的提升 ②文明卫生生活方式的养成③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 ④医疗卫生常识的普及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A.积极构建人类共同体 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 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2.汉代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 B.确立了古代中医药食同源的标准化体系C.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为历代中医所接受 D.为中医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论奠定基础13.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这体现了孙思邈( )A.浸润儒家文化 B.拥有高超医术C.强调理性精神 D.注重临床实践14.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下列学生搜集的有关中医药知识的信息正确的有:①针灸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治疗方法 ②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③《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④《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下表中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A.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 B.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C.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农民医疗问题的彻底解决16.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B.现实形势需要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普及导致人口高速膨胀二、材料分析题17.人类防治疫病的历史为当今各国的健康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材料二 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划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英国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18.中国自古便饱受疫病之苦,同时在几千年的抗疫史中总结了许多抗疫的经验,对今天的疫情防控有重要借鉴意义。材料一 与近现代隔离机制相比,尽管中国古代的隔离措施、隔离方法、隔离观念还比较落后,但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存在的避疫思想、隔离观念……它历经秦汉时期的萌芽、西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尽管明清时期国家层面主导的隔离治疫事务有所衰落,但是以民间社会力量为主导的隔离治疫却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官绅协同的模式不仅促进了传统隔离治疫的发展,并为近现代隔离治疫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杨银权《被忽视的传统:中国古代隔离治疫发展述论》材料二 随着疫情的频发,从民间到官方皆竭力治疫,但由于医学技术水平所限,往往效果有限,直到清末才略具规模,民国时期较有进步。据1911年7月11日上海《时报》载,当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皖北灾后患疫百姓众多。在上海华洋义振会会长福开森的号召下,该会于7月初成立救疫队赴皖救治,就诊者纷至沓来,一时应接不暇。该会除施医外,还择极贫病重者再施钱、米,并备牛肉干、牛奶等滋补之品,以助患者速愈。民国初期,每到七八月份,各大城市纷纷成立临时时疫所,免费收治疫病患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慈善团体、民间社团每年均成立时疫救治医院,有上海时疫医院、普善山庄时疫医院等近20家。——摘编自周利成、左力《近代中国的防疫、验疫与治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隔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并分析意义。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D3.C4.A5.A6.D7.D8.A9.B10.B11.A12.D13.A14.A15.C16.C17.(1)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注重疾病预防;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和预防疫病的需要。意义:有利于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推动了人们的观念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8.(1)特点:隔离观念起源早,方法措施比较落后;不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民间力量推动隔离制度发展;对以后的疫病防控影响深远。(答任意2点)原因:古代小农经济的落后性;中医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传染病的本质和传播方式认知深化;统治者为稳定统治,重视防疫工作;商品经济发展,民间力量壮大。(答任意2点)(2)措施:成立救疫队救治灾区民众;对贫困者实施物资援助;疫情高发时期成立临时救治所免费收治患者;发动民间力量广泛参与疫病救治;建立时疫救治医院。(答任意2点)意义: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减少死亡人数;推动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及医疗卫生水平发展;提高民众对政府认同感,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答任意2点)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