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促织》教学设计郭洪杰 2016210353【单元分析】本单元共选择五篇小说,分别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和《变形记》,设置为三个学习部分:《祝福》单列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一课,《促织》和《变形记(节选)》为一课。从篇幅来看,《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都是单独成篇的短篇小说,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变形记(节选)》都选自长篇小说;从时代来看,《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变形记》为现代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促织》是古代小时;从风格来看,《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带着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促织》和《变形记(节选)》则表现出神秘、荒诞倾向;从地域来看,《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促织》产生于中国,带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印迹,《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变形记(节选)》则折射出欧洲社会的底色。五篇小说各有特色,但其中仍存在有统一性。从整体感知来看,五篇小说都体现出了社会环境对于人物命运的影响。祥林嫂在鲁镇之中一步步丧失生气,走向死亡;林冲为高俅父子所逼,最终奋起反击;别里科夫是俄罗斯帝国特殊社会的产物;成名一家的起伏可归因于君主集权的社会体制;格里高尔的“变异”透露出严酷的社会现实。五篇小说共同指向“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这一认知,在反映现实之外,这些作品还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对于社会的批判反思,需要读者以正确的立场加以观察认识。从具体技法来看,这五篇小说都通过虚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于人生的思考。其叙事波澜起伏,常有“突发事件”打破既定的思维过程,改变情节走向;其细节刻画细微精致,常能用只言片语引导读者思考探究;其人物形象鲜明独特,一人一面,行动、语言极具个性风采,给予读者深刻印象。本单元的教学应当具体落实到内容和技法两方面。在内容上,把握时代特征,“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情歌的形成和发展”,把握故事情节走向,关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之外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在技法方面,分析创作者为实现创作意图而是用的多种艺术手法,体味其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语言经营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为达成此目标,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知人论世、对比等教学方法,即关注单个作品的时代风貌,又要联系不同作品的相同之处,欣赏其独特风格。此外,还要注意思维的实在转化,将感性的文学感受提炼汇总,借助读书笔记等方法梳理成为理性严谨的阅读见解;还要积极尝试叙事技法的内化学习,在个人写作中模仿、借鉴小说的优秀技法,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课文分析】《促织》文本的特异性体现在内容和技法两方面。内容而言,成名一家因纳贡促织一事生活横生波折,中间历经数次变化、波折,一次次在绝望与希望之中反复,几近家破人亡,其中过程波澜多生,起伏不止。最终虽以“美满”首尾,但细究前后则发现,平民生死不过在于官僚、君主的一念之间,或是君主一时的欢愉追求,或是官僚的媚上举动,都会让底层民众有破门绝户的危险——民与君之间层层等级阻隔形成了一组社会杠杆,君主一端的微力通过极长的力臂变成民众难以承受的压力。当然,现实主义色彩并非是作品内容的全部,在基本故事结构上,作者安插进入了众多天才般的想象,让绝望的民众一次次获得变化的可能,最终赢得幸福生活。但幻想的面纱无法完全遮盖住这血淋淋的社会真实,其中幻想愈加精彩离奇,则反推现实的残忍悲惨。现实主义赋予作品社会批判的价值,而那点缀其中的神秘主义幻想则让这批判无形中深入、推进。就技法而论,《促织》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优良传统,在情节安排上匠心独具,一次次用变化将人物逼到穷途末路,数言之后,又峰回路转。在有限的篇幅中安排了密度极大的变化反复,将戏剧性和故事性推到极高。另外,《促织》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人物性格、情感把握的标杆,故事情节曲折变化,人物情感在悲、喜、怒、惧多重维度中反复转换,过程清晰,效果动人。这是其细节把握得极为精准、细致的缘故,随着情节变化,叙述的重点在行动、语言和神色之间不断切换,常在寥寥数语之间就将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淋漓显现。最后,《促织》的语言艺术还在于精彩凝练的表达,用词精当准确,往往一句就能将常人难以攀摹的人物处境交代得清楚明白,极具语言张力,这也是《促织》不能忽视的语言关键。第一课时 “奇”文共赏【教学目标】归纳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志怪”特色;梳理情节,圈点文句,区分情节中的“抑扬”。【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蒲松龄是我们所熟悉的作家,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有学习过他的文章,他的作品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展示材料: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幼有轶才,老而不达,以诸生授徒于家,至康熙辛卯始成贡生,越四年遂卒,年八十六(一六三〇——一七一五)。其《志异》自有题辞,‘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亦夥’。”(《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提问: 结合材料,《聊斋志异》这个“志异”怎么理解? 能说说了解过什么《聊斋》故事吗? 这些故事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聊斋志异》记录的是怪异、奇特、反常的故事,即材料中说的“搜神”、“说鬼”,即所谓“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带有奇异性、传奇性。 朗读材料。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预设】 “志异”就是指记录怪异的事情,晋代干宝有《搜神传》,收集了大量鬼怪故事;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喜欢听人谈鬼。有《聂小倩》、《莲香》、《阿宝》等,初中有学过《山市》、《狼》等课文。故事内容多是一些日常生活少见的内容,有的是鬼怪故事,有的是奇异见闻。文本梳理 《聊斋志异》所选的故事都有一种“传奇”属性,字面来理解,就是“反常怪异”,我们可以用一个“奇”来进行概括。(教师板书:“奇”)《促织》选自《聊斋志异》,也应满足这一个“奇”字——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促织》到底“奇”在哪里,能值得蒲松龄这样一个好奇的人用一千七百字的篇幅来进行记录。我们先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提问一: 结合预习,用小说要素来概括《促织》内容。 现在具体来看故事。第一段是故事的背景介绍,从这里开始作者就有意地营造奇异的氛围——在这一段,作者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起因,文字非常简短,但是信息量很大,故事的也从这里开始。 展示课文: “此物故非西产。” 提问二: 结合注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能在这里发现什么“奇异”之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原因在哪里? 这篇课文讲的是促织的故事,但是挑的地方却是一个不以促织闻名的地方,这是故事第一个反常的地方。从小说要素来讨论,这里说明了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点出了故事之奇,首先奇在了背景。(板书“起因奇”。)下面我们再看具体情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叫成名的人,是一个童生,同时也是当地的里正,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古代知识:童生,就是准备考取秀才的人,科举时代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都叫童生;经历县和府两次考试后,童生才有考取秀才的资格,过了道试就是秀才,过了乡试就是举人,才拥有做官的资格。里正,就是封建时代基层的组织管理人员,一般由官府指定,负责赋税征集的事务;里正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职位,没有想象中的风光,因为如果税没有收齐,里正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空缺也需要里正自己补足。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何成名“薄产累尽”,因为他是一个“迂讷”的人,收不上税,又“不敢敛户口,”所以举步维艰。现在任务摊派到成名头上,很显然他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此地本身就不产促织,所以促织很少,找得到的也是“劣弱不中于款”;身上又被痛打了几次,行动不便。这样一个可以料想的结局,蒲松龄又是怎么让它发生变化的? 提问三: 寻找促织的过程中,成名抓住了几次促织?在哪里抓住的? 中间经历了什么变故? 两次抓到的促织外表看来有什么区别? 第二只的实际效果怎么样? 可以看出,寻找促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设想的过程。蒲松龄用极其精彩的笔法把整个过程变得波澜起伏,变化叠生,在一次次情节变化之中,把读者的情绪充分调动。其变化有“扬(占卜得虫)-抑(儿误杀虫)-扬(门外得虫)-抑(成名劣虫)-扬(连败虫、鸡)”,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直观发现中间的变化。具体到文本细节,我们也可以发现每一个大环节之中都有细致的起伏变化,大家可以在句子边上旁批这种起伏。 请大家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间情节的波折变化,稍后我们一齐分享。 展示材料: “俨然类画”、“绝无踪响”、“癞头蟆……虫伏棘根”、“入石穴中……不出”、“筒水灌之,始出……巨身修尾,青项金翅”(扬-抑-扬-抑-扬)(板书抑扬变化。) 可以看出,蒲松龄在有意识地进行按照抑扬变化顺序进行情节写作,这种抑扬的意识不仅可以在情节大处发现,也可以在句子之中发现,无处不在,扣人心弦。这样的文字是值得我们在具体习作中学习借鉴的。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本段文字,体会其中的转折变化,注意朗读中的语调变化和节奏快慢。 通过前面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故事也是非常奇特,为了一只促织,一户人家几乎家破人亡;中间的情节也极富传奇色彩,驼背巫和促织斗鸡都让故事带了一些神秘色彩,因此我们可以为其加上“过程奇”这一点标注。(教师板书“过程奇”。) 最后我们再看这件事的结局,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把结局交代清楚了,现在请同学为我们读一下倒数第二段“上大嘉悦”到“裘马过世家焉”的文字。 提问四: 在这个结局中,成名一家都有哪些变化? 看,最后结局出于意料,谁能想到最初窘迫至极的成名最终名利双收,儿子神智也恢复了正常,并且说出了我们想到而不确定的话——成为了促织。可以说这个故事最终的结局也不同寻常,可谓“结果奇”。(板书“结果奇”。) 综合而言,《促织》一篇课文,“起因奇”、“过程奇”、“结果奇”,全篇突出的就是一个奇,其中既有想象的奇,也有处理的奇,整篇文章在不大的篇幅中综合创造出了一个奇妙的故事。《聊斋志异》的“奇”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回答问题一。 【预设】 明朝宣德年间,陕西华阴县要求上贡促织以供宫中娱乐。里正成名为了搜寻促织几经波折,几乎家破人亡,最终献上一只由自己儿子幻化的促织。促织奇异非常,成名因此获得奖赏,苦尽甘来,生活富足。 学生回答问题二: 【预设】 这句话说促织不是陕西的特产。不是陕西的特产,宫廷却要求陕西进贡,有违常理。 原因是因为华阴县令想要讨好上级进贡了一头优异的促织,所以宫中便要求此地每年提供。 学生回答问题三: 【预设】 抓住了两次促织。第一次是借助驼背巫的指引,在村东大佛阁抓住的;第二次是听到了门外虫鸣,在墙脚附近抓住的。 第一次抓到的促织被成名儿子意外弄死。 第一只促织看起来非常优异,“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第二只“短小,黑赤色”,相比较而言,第二只不如第一只。 连连战捷。先是打败了“村中好事者”的“蟹壳青”;之后甚至打败了鸡。非常之虫。 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圈点波折变化,分享圈点。 齐读第四段。朗读中通过语调、节奏变化展示情节的抑扬起伏。 学生朗读倒数第二段“上大嘉悦”到“裘马过世家焉”的文字。并回答问题四: 【预设】 成名获得功名; 儿子神智正常; 家产殷富。【作业设计】学生课后任意选择课文内容,划分文句之中暗含的“抑扬”,根据情节发展画出故事发展曲线图。要求: 1.选择内容情节涵盖具体情节起因、经过与结果;2.梳理该阶段成名个人情绪变化;3.最终形式为表格,细节处用文字标注解释。第二课时 悲剧的杠杆【教学目标】研读人物情感,把握故事的悲剧本质;联系背景,理解故事产生的社会根源。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要素梳理,明确了《促织》这篇小说是一篇“奇”文,其起因奇、过程奇、结果也奇;这中间既包含了奇妙的想象,还有精巧的情节安排,过程跌宕起伏。课后,邀请大家去做一份展示某一部分情节发展的曲线图,并理清成名个人同时期的情绪变化,现在我们来分享成果。 学生展示个人作业成果。 【预设】 “僵卧长愁”(抑)【愁】-“虫宛然犹在”(扬)【喜】-“迷其所往”(抑)【失望】-“虫伏壁上”(扬)【喜】-“顿非前物”(抑)【失望】-“意良之”(扬)【喜】情感分析 相信大家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应该可以直观地发现:蒲松龄写故事情节的同时,无时不刻地关注着人物的情感,因此随便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一条人物情感发展曲线。明晰人物的情感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探究课文的主旨。 展示材料一: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这里邀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把这两段文字读一下。读的时候大家圈画出表示人物情绪的词句,并思考情绪变化的原因。 提问一: 在文段之中,圈画出表现了成名情绪的字词? 除了具体字词外,还有哪些文句在暗示人物情绪? 文意串联起来,成名的情绪变化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明确:我们需要注意到,这里一段文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内涵, 不到六十七个字就写出了四种情绪,依靠的就是干练简洁的白描。(板书“白描手法”。)“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写出了家境贫寒且万念俱灰的现实,捕捉到瞬间的场景和动作,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感受“相对漠然,不复聊赖”其中暗藏的无尽悲哀与绝望。(板书“悲哀绝望”。)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课文之中,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展示材料二: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这一段文字,需要来细致探究把握。这里邀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大家联系具体生活体验,想象母亲这里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 大家可以自己想象这句话其中蕴含的痛苦与愤怒。在这里,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有人说成名和妻子并非是合格的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表现了过激的情绪,导致了儿子的死亡。大家可以自由讨论,思考究竟成名夫妇是不是合格的?何以见得?稍后,我们邀请同学来谈谈个人意见。 在讨论文本的时候,我们的观点一定需要有相应的文本证据作为支撑,这样的观点才具有说服力。 展示材料: “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 这两则材料可以告诉成名一家的关系还是较为密切的。夫妇二人尽管最初的时候因儿子的顽皮而恼怒,但是对于孩子的爱护毕竟还是压倒了希望破灭的恼怒。反观儿子这边,因为顽皮坏了家庭的希望,因此便带着朴素的想法,化身为小虫,想要帮父母应付差事, 这种直接的亲子感情在这样的家庭困境中读来还是颇令人感动的。 如果我们细致对比文本,会发现 “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 “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亦不敢复究儿”。 这些句子说明了成名的情感表达与促织紧密相连,感情的轻重取决于事件的紧迫程度,只有儿子的死能够压倒捕捉促织这件事,促织在成名一家看来已经跟生死挂钩,一只促织的存亡关系着一户乃至数户人家的存亡,虫子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此刻画上了等号。(板书“虫命=人命”。)前面开头的奇、过程的奇乃至结果的奇,究其根本,说得都是这一个等式的奇,为了君主一时的玩乐欢愉,就需要底层民众付出这样大的牺牲,这是荒谬而反常的。一个貌似大团圆的故事,其中细究起来,确实一个完完全全荒谬而无法逃避的悲剧内核。(板书“悲剧”。) 学生朗读材料一。 学生回答问题一: “怒”、“化怒为悲”,表现了成名愤怒到哀痛的过程。 指出恐惧;“抢呼欲绝”指出悲痛;“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指出绝望。 成名从恐惧到愤怒,由愤怒到悲伤,由悲伤到绝望。恐惧是因为官府的逼压过于严苛,无法完成的话将会受到严厉惩罚,成家无法承受这样的惩罚,成名儿子贪玩破坏了全家的希望,这是父亲愤怒的原因,当见到儿子不幸身亡之后,成名的悲伤就无法压抑——未来的希望已经渺茫,此刻亲人的逝去更是对他生活的沉痛打击。 学生朗读材料二,并邀请学生模仿成名妻子语气来读最后一句。 学生自由讨论三分钟左右,讨论结束后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预设】 不是合格的父母,情绪过激,逼死了儿子,直到看到了儿子死亡才收敛,不是合格的父母。 是合格的父母,过激的情绪表达是残酷的社会现实逼迫所致,后面不敢追究儿子责任可以看出夫妇对于孩子的亲爱之情;从儿子后来愿意化身为促织来解决父亲苦难也可看出亲子之间深厚情感。归因 在此,我们不仅疑惑,这样的悲剧是怎么诞生的?要想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故事的结尾来寻找线索。 展示材料: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提问: 请在材料之中找出因促织而得到奖赏的人; 这些人按什么顺序出现的?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板书“抚军”、“宰”、“成名”。)通过大家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故事结局受奖赏的人是按照官位来排的,皇帝嘉奖抚军、抚军嘉奖县令、县令嘉奖成名。官位换一种说法就是离皇帝的远近,官位越高,离皇帝越近,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皇帝和成名位于链条的两端,一个是君,一个是民,中间搁着众多官僚(臣)。 初中的物理告诉了我们,杠杆加上支点可以爆发出无尽的力量,“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当我们把社会的各个阶层排列出来,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当时的社会就存在杠杆,皇帝和官僚们在一边,像成名一样(甚至不如成名)的千万人民就处在另一边,权力的支点一加入,统治阶级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能给民众施加难以想象的强力。于是乎,像成名以样的悲剧就产生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成名一样,可以遇到想象中的促织。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着社会悲剧的悲悯,带着我们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社会的期待,一齐朗读,一齐感知蒲松龄那朴素的愿望吧! 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 抚军、宰(县令)、成名。 按照官位大小(与皇帝亲近程度)来排列的。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作业设计】结合课堂笔记、板书,用一幅画记录你对《促织》的认识,并加以适当备注;预习课文《变形记》,梳理概括课文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