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卡夫卡《变形记》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2 卡夫卡《变形记》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卡夫卡《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郭欢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编排位置:
课文位于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长篇的小说节选,此单元专门以小说文本为主题,选材贯穿古今中外。在本篇学生要学会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同时此单元之后就是《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同时《变形记》是一篇自读课文。(如何教好自读课文真的也是高中的一个难点)
自读课文的教学目的:
1、课文较长的话最好能把课文主旨内容复述下来;老师适当引导,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力;
2、在自读课文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积累词汇,锻炼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实现单元主题的拓展延伸;
自读课文的教学尺度:
1、自读课文不是自学课文。老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
2、自读教学不等于略读教学。培养自读兴趣,教会自读的方法。
3、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阅读中要有总结思考,对之后的阅读要有一定的启示,承前启后。
4、联系单元主题,加强阅读指导。前后文对比,主题寓意的呈现,阅读的方法。
单元学习说明:
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
本单元所选 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
课后学习提示:
这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小说家的想象既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阅读这两篇作品,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要注意比较两篇作品的异同,把握其各自的风格和特色。
《促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要透过这些描写,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促织》的语言精练而生动,如描写成名之子投井后,“夫妻向隅”至“寻所逐者”的一段文字,叙事状物,细腻形象,要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变形记》中,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一事件,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看似荒诞不经,仔细体会却又显得有几分合情合理。阅读时,注意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思考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学习对象分析
在文本理解方面,初中阶段在小说阅读方面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本单元学生已经仔细品读了鲁迅的《祝福》、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蒲松龄《促织》,也有一定的自读经验,自主阅读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对于小说的相关知识有了了解,能够基本掌握阅读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方法进行卡夫卡《变形记(节选)》课文的自主解读,老师可以前期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加深此次阅读的深度。
在思想情感,文化理解方面,学生对于课文表层情感已经能够准确把握,通过课前导学案展开预习活动之后,对于卡夫卡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高中阶段学生大多还不能理解卡夫卡表达的精神世界,对其“荒诞”与“绝望”背后的内涵体悟不深,因此在带领学生体会作品思想情感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小说中社会环境,人物关系的理解,还需要与前文的《促织》展开对比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小说背后文化的异同。
教学方法:问答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通过剧情表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文意;
通过小组讨论,理清变形人物及其变形内涵;
通过具体语段,巧用动画,品悟写作手法;
通过演讲形式,与《促织》对比,体会二者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懂变形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描写“变形”的艺术手法;
难点:体会“变形”背后伟大思想内涵。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学案作为铺垫,课堂时间可能稍微有点赶)
七、教学过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体会作品,把握《变形记》的故事情节
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变形内涵。
2、理解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方法;学习真实细致的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手法。
3、与《促织》对比,理解小说揭示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深刻主题。
【课前自学探究】
一、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1、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 小说家,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 。
2、《变形记》创作于 年,发表于 年。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二、给加点字注音:
穹顶( ) 偌大( ) 粘性( ) 休憩( )下颚( )
思忖( ) 羞赧( )门闩( )阖上( ) 一瞥( )
晨曦( ) 濒临( )
三、掌握下列词语:
偌大 羞赧  重听  思忖  隐匿 迄今  缅怀  魂不守舍  少不更事 小心翼翼  兢兢业业  萍水相逢
【情节补充与研读】
一、整体感知,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小说共包括三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开头部分。)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 → →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说是什么使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1)“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原因: 、 、 、 。
(2)“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古脑儿全告诉他。 ……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 。”
原因: 。
可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 的原因、 的原因、 的原因。
2、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经典形象,已经成为“变形人”的代称,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格里高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3、有人说,小说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那么课文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 ,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 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人与人之间日趋 乃至走向 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父亲,母亲,妹妹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发生变形的只有格里高尔吗?
【探讨本文的艺术特色】
1.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 ,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 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一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2、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什么?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象征人的异化, 异化, 异化。
3、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 和 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4、《变形记》中作者的叙事艺术有何独特之处?
《变形记》与《促织》有何异同?
【课外知识复习和补充】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一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在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领域得到了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深受康德的先验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表现异化主题;主张突破表象,直接表现内在的本质;奥尼尔的剧作和卡夫卡的小说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叙述视角
 1、关于视角
  小说的视角就是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
在具体的作品中,“叙述者”既不等同于作者,也不完全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视角与人称的复杂关系
  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
即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这时叙述者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为了更清楚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如鲁迅的《阿Q正传》。
人称: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好处:(1)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2)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
坏处:作者过多干预和介入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
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首先是第一人称方式,由小说中的人物“我”来讲故事,“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桥边的老人》。
其次是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说中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鲁迅的《孔乙己》。
人称:常采用第一人称,有时用混合视角
运用有限视角的好处:
(1)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可增加真实性与亲切感,
(2)能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去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以后的故事。
缺点: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活动准备
提前一周发布自读人物与活动给同学们准备时间,教师在学生课下的自读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自习课坐班,辅导自读课文学习)
活动任务抽签决定,四组共安排四项任务,活动形式可以由小组再次创新,老师提供参考意见:
活动一:剧情表演,总结人物(10分钟)
活动二:深度研讨,成果展示(10分钟)
活动三:细读文本,巧用动画
活动四:对比文章,登台演讲
课堂教学
【导语】学者曾艳兵曾对一位作家做出这样的评价:“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想必同学们已经猜到这位作家是谁,没错他就是弗朗茨·卡夫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变形记》,看看会不会和曾艳兵学者产生相同的慨叹!
【课堂小测验】(3-5分钟)同学们课前已经认真学习了这篇自读课文,完成了课前导学案,下面来初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PPT展示导学案上的基础性问题,点同学起来回答)
看来同学们的自读做得很成功,基础知识掌握到尾!
【层层深入,探究“变形”内涵】(20分钟)
活动一:第一组剧情表演,总结人物(10分钟)
下面让我们一起真正开启这趟“变形”之旅。首先一起来走进《变形记》中的人物,弄清他们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请第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改编(把整本书分为三幕演绎出来,略过大段的心理描写,注重事件发展过程)并总结人物形象,其他组同学补充。
明确:
观赏表演,分析人物形象
变化:格里高尔家人对甲虫的态度变化:
形象:格里高尔:有责任感,心力交瘁
父亲:无情 残忍 凶狠
母亲:懦弱 无助
妹妹:有爱心 绝情
公司协理:无情
活动二:第二组深度讨论,成果展示(10分钟)
通过第一组同学精彩的表演与较为全面的总结,再加上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我们对《变形记》中的人物及其性格更加了解。下面我们再次回归课本,同学们认为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呢?课文中难道只有其他变形存在吗?有请第二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的研讨成果,不足之处大家再补充。
明确:
变形内涵
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工作的机械繁重,情感淡漠)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沉重的家庭债务)
“因为公司的听差一定是在等候五点钟那班火车,这时早已回去报告他没有赶上了……在那个大夫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社会环境的严酷)
结合导学案中情节的补充,你认为除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外,课文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变形?
明确:课文中存在两种变形
外在的变形:格里高尔的身体变成甲虫,他丧失言语能力; 格里高尔 的“变形”是外在的,为不可知的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力量所致,从这我们深深地感到“人”的弱小与无助,“人”随时面临灾难与打击,“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
内在的变形: 他的亲人的“变形”是内在的,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反映了“人”的自私、冷漠与残忍;社会也发生了内在变形,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当成了物,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受到物质的挑战,人等同于机器。
【步步为营,鉴赏“变形”艺术】(10分钟)
前两组的同学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变形的人物性格与“变形”的内涵,让我们知道这部作品写了什么。但是“变形之旅”不能止步于此,我们还要知道伟大的作品如何写成,共同鉴赏其“变形”的艺术。
活动三:第三组细读文本,巧用动画
明确:
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为主的叙述方式(结合导学案资料分析视角)
《变形记》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但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和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中,叙述者通常采用自己的眼光来叙事,叙述者好比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凌驾于故事之上,对整个事件的发生了如指掌,而在《变形记》中,叙述者虽然采用“他(或格里高尔)”进行叙述,但并非全知全能,所有事实都经过格里高尔的眼光过滤,格里高尔知道的,叙述者和读者才知道;格里高尔不知道的,叙述者和读者也不知道。
采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来叙的好处:
让读者感受到格里高尔的切肤之痛;
给读者造成了悬念。在格里高尔眼光的局限下,读者和格里高尔共同经历了“变形”的过程,也和格里高尔一起体验了焦虑、困惑、无奈、绝望的心理历程以及被家人鄙视唾弃的内心痛苦,始终吸引读者保持高度紧张的姿态继续阅读下去。
二、冷峻客观的叙述风格(删改文段方式呈现艺术手法)
原文: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
“我发生什么事啦 ”他想。这可不是梦啊。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桌子上铺放着各种分别包装好的布料样品一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一桌子上方挂着他不久前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的画,它被嵌在一个漂亮的、 镀了金的镜框里。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中的女性,她直挺挺地坐着,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简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口,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要是我能多睡一会儿,把所有这些倒霉的事儿都丢在脑后,那该多好啊。”他想。但他已经无法做到了,因为他习惯于朝右睡眠,而按他现在这种状况,他已经无法侧卧了。不管他如何使劲向右侧身,他总是翻回到仰卧姿势。他尝试着努力了上百次,闭上眼睛,以免看见那些乱蹬的腿脚,直到他开始感到右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沉沉的疼痛,这才罢休。
改编: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惊悚地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慌乱地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
“我发生什么事啦 ”他陷入恐慌地想。这可不是梦啊!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桌子上铺放着各种分别包装好的布料样品一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一桌子上方挂着他不久前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的画,它被嵌在一个漂亮的、 镀了金的镜框里。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中的女性,她直挺挺地坐着,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简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变成甲虫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要是这一切都是梦,那该多好啊。”
明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卡夫卡《变形记》冷峻客观的叙述语调一部分得益于其叙述视角的选择。其实,这与作者本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密切的联系。卡夫卡受福楼拜的影响很深,他始终牢记福楼拜的教诲:“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世界里一样,人们看不到他,但他十分有权。人们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到他。”因此卡夫卡在创作中尽力避免作一个全知全能、游离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在创作时,他尽量不加入自己的意见,不干涉客观事物本身,让它自己陈述出来,即使内容十分惊骇,他也不动声色,保持冷静。小说的开头首先用若无其事的口吻交待了一个奇特而恐怖的事件:“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随后让故事在令人困惑不解的境遇下展开。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丝毫没有意识到他的虫身即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所以他还想着自己的工作,一心要起床出门赶火车。
三、情节的荒诞与细节的真实叙述笔调(动画配音体会荒诞中的真实)
动画:甲虫开锁片段
旁白:格里高尔坐在椅子上慢慢向房门移动,到了门口把椅子一推,全身向房门扑去,倚着门把身子挺直——他的小腿的脚掌带有些许成黏性物质——他就这样休息了片刻,以缓解紧张。然后他准备用嘴转动插在锁眼里的钥匙。可惜他好像并没有真正的牙齿,他靠什么马上咬住钥匙呢 不过他的下颚却非常结实,靠着它倒真的把钥匙转动了,而并未注意他因此会让自已付出某种代价:一种棕色的液体从嘴巴里流了出来,从钥匙上滴落到地上。“你们听吧,”协理在隔壁房间里说,“他在转动钥匙呢。”这对格里高尔是个巨大的鼓舞。可是大家都应该对他喊,包括他的父亲和母亲:“格里高尔,使劲!继续转下去,别松手!”他想象着,大家都在紧张地看着他开门,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不顾死活地咬住钥匙。他随着钥匙的转动而跟着锁眼舞动。他现在还仍然凭嘴巴直立着,而根据需要他时而挂在钥匙上,时而用全身重量再把钥匙压下去。锁终于开了,清脆的声音把格里高尔唤醒。
明确:卡夫卡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荒诞,但他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有所不同,他的荒诞是以细节描写为基础的。《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忽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诞的怪事了。但是文中的细节刻画又让人感觉到无比真实,例如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起床去开锁,过程凸显甲虫的身体特征,又展示其艰辛。
【前后对比,辨析“变形”异同】
卡夫卡曾说:“不断运动的生活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这位写作大师用他独特的叙事笔调呈现别具一格的“变形”故事。前面我们也学到蒲松龄的《促织》,文中也涉及到变形,对比二者给你怎样的感受,他们有何异同,又会产生怎样的心灵的碰撞?下面请第四组以演讲的形式为我们展示这种对比带来的冲击!
活动四:第四组对比文章,登台演讲
(小组成员共同打磨演讲稿,推选个人或者群体配合演讲)
明确重点:
不同点
《促织》与《变形记》是中外文学史上各自有名的作品,前者为我国作家蒲松龄所写,后者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所写。这两篇作品都是短篇小说,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写作背景不同:《促织》诞生于17世纪,《变形记》诞生于20世纪;《促织》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时代,而《变形记》所反映的时代则是资本主义时代;
反映图景不同:《促织》展现了一幅农村的生活图景,而《变形记》展现了一幅都市的生活图景;
民族意识不同:两者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意识特点,《促织》认为冥冥之中老实忠厚的人自有神灵护佑,即所谓“天将酬长厚者”,而《变形记》则在灰蒙蒙的色调中呼唤着人的自由。
相同点
对这两篇小说作进一步的考察、剖析和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还是有着共同点的,这就是它们都叙述了一个相同的故事。
1、人被物牢牢统治
《促织》:在被县令责打之后,他还从床上挣扎起来,扶着拐杖,来到荒郊野
外,捉起蟋蟀来:“遂于篙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边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痛头蟆碎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人草间。蹬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避扑之,人石穴中。添以尖草,不出;以简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如果是为了玩耍,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断定,成名是一个神经病人,但成名是一个成年人,一个书生,他这样做,显然是因为促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而促织确实关系到了他的性命以及他全家的祸福。也正因为此,当他的儿子弄死了他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时,他“如被冰雪”,“怒索儿”,“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后来,成名重又得到了一只蟋蟀,在村中少年的一再要求下,成名与他斗起蟋蟀来,“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屹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碎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成名一会儿“大喜”,一会儿“骇立愕呼”,一会儿“顿足失色”,一会儿“惊喜”,其情绪急剧变化着,原因何在呢 原来是这只蟋蟀关系到他的命运啊!就这样,在人和蟋蟀之间,人原是万物的灵,蟋蟀原是斗着玩的物,而现在的位置颠倒过来了,人倒成了一只无可奈何的可怜虫,而蟋蟀则成了命运的主宰,人被蟋蟀牢牢地统治着。
《变形记》: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格尽职守的旅行推销员,在未变成甲虫之前,他“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他的父母亲欠公司老板的债,为此,他处处忍气吞声,事事委曲求全,对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疏忽,否则“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终于格里高尔·萨姆沙“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与成名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还得去捉蟋蟀一样,格里高尔·萨姆沙尽管感觉不舒服,还得去上班。就这样、那种无处不在的“物”—金钱牢牢控制住了格里高尔·萨姆沙,主宰着他及家人的命运。而他力图摆脱这种处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到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但这只是天真的想法,与成名“百计营谋不能脱”一样,格里高尔·萨姆沙是摆脱不了金钱对他的控制的。
人彻底变成了物
《促织》中,人不仅被蟋蟀牢牢地控制着,更进一步,人彻底变成了蟋蟀。只不过并非是主人公变成了蟋蟀,而是主人公之子变成了蟋蟀,这当然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小蟋蟀初“伏不动,蠢若木鸡”,正是主人公之子被人从井里打捞上来时的神态的真实描绘;而“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也是主人公之子异常悲愤发泄的写照;小蟋蟀斗胜村中少年的蟋蟀后“翘然矜鸣,似报主知”,则写出了主人公之子将功赎罪后的得意洋洋;至于“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战胜大公鸡,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主人公之子的淘气神态。而“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更说明了这只蟋蟀具有人的灵性,也符合主人公之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最后,作者干脆点明,这只蟋蟀就是主人公之子变的。
《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象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
了抬头,便看见了那弯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他那许多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而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甲虫后,他仍然有着人的思想和理智.“首先他要静悄悄地不受打扰地起床,穿好衣服,最要紧的是吃饱早饭,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因为他非常明白,躺在床上瞎想一气是想不出什么名堂来的”,“他把声音发得更清晰,说完一个字过一会儿才说另一个字,竭力使他的声音显得正常”,“七点一刻前我无论如何非得离开床不可。到那时一定会有人从公司里来找我,因为不到七点公司就开门了。”,但格里高尔·萨姆沙却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他不能说人说的话,不能吃人吃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不仅是老板赚钱的工具,也是全家糊口的工具,他变成了非人。他变成了非人后,又由于他不具有非人即物的价值,他的存在于是也就没有了理由,在饥饿和孤独中,格里高尔·萨姆沙终于死去了。如此,小说《变形记》和《促织》一样彻底否定了人,包括其生命和价值。
个人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
《促织》中,当成名的儿子弄死蟋蟀、由于害怕而投井自杀后,成名起初还“抢呼欲绝”,但当他回头看到装蟋蟀的笼子是空的时,他“则声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此时,成名与其子之间的关系已转变为物的关系,即蟋蟀关系。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萨姆沙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物的关系,只不过不是蟋蟀关系,而是金钱关系。格里高尔·萨姆变形后,由于他再也不能挣钱了,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家里的累赘,于是父亲恶狠狠地对待他,妹妹冷淡他甚至于提出必须把这个“怪物”弄走;最终格里高尔·萨姆在饥饿和孤独中死去了,而其家人呢 “他们决定这一天完全用来休息和闲逛”,“他们乘电车出城到郊外去。车厢里充满温暖的阳光,只有他们这几个乘客。他们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谈起了将来的前途,仔细一研究,前途也并不太坏……”,格里高尔·萨姆沙,他们的亲人,到头来原来是他们获取金钱养活自己的工具。
【结语】课堂上的《变形记》阅读我们只能到这里就结束,但是还有更多的“变形”现象,“变形”的艺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存在于有待我们鉴赏的经典之中,,我们不能停下思维的脚步,继续走下去也许我们能够开拓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就比如,在我看来这学期整本书阅读任务中《红楼梦》也是一部涉及变形艺术的经典,包含着凡间与仙界,贾宝玉由一块顽石变成富家公子……就值得咱们细细品味,正如曹雪芹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课后思考题】
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谈谈格里高尔变形成为甲虫这件事是好还是坏?
你能仿照着《变形记》的叙事风格创作出一篇类似的“变形”小短文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