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关爱身边的动植物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认识校园内目前存在的植物。(2)走近植物,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植物(如:原产地、形态、用途、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长过程)。(3)通过对植物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保护环境的意识。2、能力目标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与人交际,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与人友好合作的能力。活动方案主题 内容 成果开题活动 1.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植物,引入课题“关爱植物”。 2.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访问、观察等方法作调查,教会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就学生最感兴趣的6种植物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选定小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开展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劳动活动 各小组实地了解校园内的植物。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各小组根据组内情况用多种手段(上网查询、借助图书查阅资料等)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学名、原产地、科属、形态、特性等) 仔细观察、做好记载。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成果展示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资料、图片、观察日记) 2.师生对成果进行评价,评定以鼓励为主 写活动体会,学会自己动手将成果制成植物名片或手抄报拓展活动 把成果进行整理后在全校进行推广展示。担任护绿小站的解说员,带领低年级孩子参与互动。 带领低年级孩子完成植物观察卡。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第二阶段:实践活动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第四阶段:拓展活动第一阶段:开题活动(一)展示图片、激趣揭题1.展示校园里的植物照片,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2.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校园里的植物。教师随机把学生说的植物名称板书在黑板上。(二)发现问题,引导探究1. 刚刚同学们说出了不少植物朋友,那么除了植物的名字,关于它们,你还了解了哪些?2.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去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想观察校园里的哪种植物,确立研究项目。(三)分组合作,制定方案1.让学生按最感兴趣的6种植物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选定小组长,静悄悄地到指定小组的位置上坐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调整位置,重新组成小组,坐好。)2. 研究小组成立了,这时老师与学生们一同策划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在方案表里明确每个学生分工。然后讨论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完成各项工作。(活动方案表包括:小组名称、观察植物名称、植物名片设计、观察记录、观察日记、心得体会、担任解说员)第二阶段:实践活动1.各小组成员走进校园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里给孩子介绍了一款识花神器“形色”,只要用它给植物拍照,就会出现这种植物的相关介绍)孩子们特别有兴趣,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拿着老师的手机把校园里的植物认了个遍。2.接着他们重点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图再分工进行上网,查阅图书、访问教师等方式收集资料(学名、原产地、科属、形态、特性等),然后将资料制成“校园植物名片卡”。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习性与特点等。最后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制成手抄报。丰富实践成果。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活动1. 成果分享各小组分别上台进行成果分享活动。几个组员分工合作介绍了本组调查的植物如:植物特性、生长环境、观察记录、活动体会。教师对各小组的分享适当点评。并根据各小组成果颁发奖状。2.作品展览(1)将自己制作的植物名片挂在护绿小站的相关植物上。(2)归纳整理资料(图片、活动体会、手抄报),并用展板展示。第四阶段:拓展活动“小手拉大手”活动(1)各小组成员派代表担任植物的解说员,带领低年级孩子走进校园。在这里我按照各小组观察的植物,给他们设计了一条导览路线。他们就在原地站好,低年级的孩子排队进站后走到哪里,就由哪里的植物解说员进行解说。(2)带领低年级同学参观成果展,这里也是由各小组的代表负责,介绍本组的调查成果,让低年级同学更深入的了解植物知识。(3)指导低年级学生完成植物观察卡。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