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情境诱思 浙江象山的“村民说事”是浙江“枫桥经验”的创新之举,从民间“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朴素智慧出发,把村里的麻烦事、困难事,放到村委会的“村民说事”上说一说,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富裕起来的村民在红白喜事的操办上开始日渐攀比,造成很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村委会指导下组织村民选举产生了监督机构——“乡风文明理事会”。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浙江“枫桥经验”对于村民基层治理有何启示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吧!网络导学[footnoteRef:0]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0: 知识拓展1.村“两委”是指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习惯上前者简称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2.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是地方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易错纠偏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农村村民自治(1)村民委员会①性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主要职能: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③产生及职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2)农村村民自治的内容: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3.城市居民自治(1)居民委员会①性质: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任务: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③产生及职责: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2)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及意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footnoteRef:1]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 提示:×。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3.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提示:×。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4.民主选举就是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主要成员的过程。( )提示:×。民主选举的应用范围很大。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主要成员的过程,是民主选举在基层民主中的表现。5.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由村民委员会议讨论决定。( )提示:×。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6.发展基层民主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提示:×。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但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会由此而扩大。]1.基层民主实践的内容(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①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②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2)民主协商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②展开: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3)民主决策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②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民主管理①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②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进行。(5)民主监督①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②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2.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要求: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议题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组织形式材料一 为了依法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挥自治作用,建立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导,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志愿者共同参加的网络体系,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做好社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材料二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创建文明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现在,许多社区在社区内招募中老年居民成立社区安全管理队,维持治安,专心调解矛盾和纠纷;为居民提供多种多样的便民服务,如托管小孩、为老人送餐等,极大便利了居民生活……居民的社区大家庭意识普遍增强,主动地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当社区需要推进翻新道路、开沟挖渠等重大项目时,居委会组织居民民主协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项目方案得到了优化,居委会努力提升社区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卫生功能、环境功能、治安功能。随着活动的逐步开展,文明社区共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社区正一步步迈向文明。1.结合材料,谈谈居(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分析居(村)委会与居(村)党组织的关系。(科学精神)提示:(1)居(村)民委员会是社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居(村)党组织与居(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居(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的自治;居(村)党组织对居(村)委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不能包办、代替居(村)委会的工作。2.上述材料中,居委会的作用有哪些 (政治认同)提示:居委会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带领居民进行自治,提高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1.全面把握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机构 村民 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 委员会 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 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任务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 由村民选举产生 产生 由居民选举产生职责 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职责 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容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2.区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政权、党的基层组织(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三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基层政权。基层政权是指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国家政权机关。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们所说的基层政权是指:①农村的乡、民族乡、镇;②城市中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其基层政权都是由它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的。(3)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指中国共产党建立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典型例题] 基层是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础,也是平安创建的重点所在。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牧户居住分散的实际,在每个区域内将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的10户左右分成一户区,设立一名“十户长”,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出“十户长”机制,协助村“两委”班子。“十户长”机制的确立( )①创新了农村自治的组织结构 ②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③彰显了基层自治的自治功能 ④增强了基层政权机关的群众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在每个区域内将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的10户左右分成一户区,设立一名“十户长”,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出“十户长”机制,协助村“两委”班子,由此可见,“十户长”机制的确立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彰显了基层自治的自治功能,②③符合题意;“十户长”机制的确立并没有创新农村自治的组织结构,①错误;村“两委”不属于基层政权机关,④错误。议题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材料一 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每年我国有大批大学生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作出贡献,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材料二 1980年,韦焕能召集各生产队长及村民举行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这个管理组织的班子成员。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为“村民自治”的发起人,韦焕能荣获“改革先锋”称号。1.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将如何带领村民参与现代乡村治理。(公共参与)提示:(1)协助基层党委,带领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落实党和政府的相关农村政策,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组织村民通过民主选举,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3)发动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为乡村治理工作建言献策。(4)坚持学习,提升自身和村民政治素养,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参与,使乡村建设和谐有序。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政治认同)提示:(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1.我国重视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政治制度之一。(2)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基层民主虽然层次较低,但参与的人数多,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基层民主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2.发展基层民主,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人民角度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公民角度 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民主政 治角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典型例题] 通化市对社区重要事项进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在小区物业管理方面采取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公司、包片干部、业主委员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模式。以上举措( )①让社区替政府分忧,承接部分国家职能 ②创新了民主管理方式,提升了民主管理效能 ③能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④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B 通化市的做法创新了民主管理方式,提升了民主管理效能,能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②③正确;社区不是国家机关,不能替政府承接国家职能,①错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④错误。1.某村要制定村规民约,村民们畅所欲言。你认为下列哪些意见可以采纳( )①小王:我觉得应该规定村里重要事项要定期张榜公布 ②李大伯:我想把“牲畜毁坏他人庄稼打死不赔偿”写进去 ③张大妈:我看村规民约让村委会主任定就行了 ④孙大婶:垃圾必须分类,对“标兵户”进行物质奖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B 小王建议村务公开,符合法律规范等,可以采纳,①符合题意;孙大婶的建议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可以采纳,④符合题意;李大伯的建议与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规定相违背,②排除;张大妈的建议没有很好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③排除。2.某社区本着“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原则,采取“对话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畅通了民主渠道、凝聚了社会共识、推进了居民自治、化解了矛盾纠纷、创新了社区治理体系。该社区的做法( )①明确了社区居民在协商民主中的义务 ②尊重了社区居民在基层民主协商中的主体地位 ③确保了社区居民合法有序参与民主管理 ④丰富发展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形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解析:B 某社区本着“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原则,采取“对话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畅通了民主渠道、凝聚了社会共识、推进了居民自治、化解了矛盾纠纷、创新了社区治理体系,这说明该社区的做法尊重了社区居民在基层民主协商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发展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形式,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保障了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而不是明确了社区居民在协商民主中的义务,①不符合题意;“确保了社区居民合法有序参与民主管理”说法绝对,③排除。3.社区居民之间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纠纷,这些问题政府其实“不好管”。退休居民需要娱乐,上班族需要休息,矛盾如何化解 某居委会组织召开社区民情理事会,让退休居民和上班族代表充分发表意见,矛盾得到圆满解决,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社区民情理事会( )①搭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 ②提高了社区居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③推进了基层政府职能改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④有利于化民事、解民忧,破解基层治理难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让退休居民和上班族代表充分发表意见”,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①符合题意;“退休居民需要娱乐,上班族需要休息”“矛盾得到圆满解决,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表明社区民情理事会有利于化民事、解民忧,破解基层治理难题,④符合题意;社区居民管理社区事务,并非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②排除;社区民情理事会不是基层政府,③排除。4.《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对于从源头上遏制村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 )①规范自治组织的管理工作 ②维护广大村民的合法权益 ③提高村委会行政管理效率 ④扩大广大村民的政治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A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规范自治组织的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发生在村民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维护广大村民的合法权益,①②符合题意;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不存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问题,③排除;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保障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但不会扩大广大村民的政治权利,④错误。5.某社区积极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通过快速派单、闭环式管理,将社区服务“下沉”到小区、楼宇,将民生事项定期研究、归纳,按照先后难易,分工负责,高效精准地把问题解决在小区里。据了解,不到一年时间,该社区举行“居民说事”1 600场次,办理、解决民生事项1 080件。该社区做到了( )①创新基层自治管理形式,扩大基层民主管理范围②完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③发挥基层政权组织作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激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 某社区积极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通过快速派单、闭环式管理,将社区服务“下沉”到小区、楼宇,将民生事项定期研究、归纳,按照先后难易,分工负责,高效精准地把问题解决在小区里,这是该社区完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激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的具体体现,②④正确;基层民主管理范围并没有扩大,①排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③错误。基础巩固练知识点一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村情通”是某县开发的智能化社会治理平台。依托“村情通”,让群众对重要事项、热点问题有知情权、表达权,为村务公开、民主协商构建一个“议事厅”。“村情通”的应用( )①拓宽了村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 ②明确了村民参加基层民主管理的权利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体系 ④搭建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平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依托“村情通”,让群众对重要事项、热点问题有知情权、表达权,为村务公开、民主协商构建一个“议事厅”,“村情通”的应用拓宽了村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搭建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平台,①④符合题意;宪法和法律已经明确了村民参加基层民主管理的权利,而不是“村情通”明确的,②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体系,③不符合题意。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社区对独居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逐一摸排。某社区出台方案,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社区党支部决定,因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B.由居委会讨论决定,因为它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因为该决定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D.由街道办事处决定,因为行政机关人员应该对人民负责解析:C 某社区出台方案,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因为该决定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C正确;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居民自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但是对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并不是由党来决定,A排除;根据社区大事居民定的民主决策程序,应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B排除;街道办事处属于行政部门,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方案无需有关行政部门决定,D排除。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温暖与感动的重要区域。某社区整合社区志愿者资源、驻社区爱心企业资源及其他优质资源,务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该社区此举( )①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②有利于丰富基层治理实践 ③为社区治理凝聚了更多群众力量 ④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C 某社区整合社区志愿者资源、驻社区爱心企业资源及其他优质资源,务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该社区此举为社区治理凝聚了更多群众力量,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有利于丰富基层治理实践,②③符合题意;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①错误;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并未创新社区组织管理形式,④不符合题意。4.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枫桥经验”有利于( )①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②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依托自身优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好政府职能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新途径 ④改变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明确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枫桥经验”的特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这说明“枫桥经验”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也说明“枫桥经验”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新途径,①③符合题意;“枫桥经验”属于社会治理模式,要发挥群众自治功能,而不是发挥好政府职能,②错误;“枫桥经验”并未改变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仍然是村委会和居委会,④错误。5.某地充分利用大数据既快又准的特点,构建起全域“闭环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实施平台化指挥、精准化预警、信息化办公、数字化服务,为战胜疫情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权。这一做法的优势在于( )①整合治理资源,形成基层防控的合力 ②做到求同去异,实现防控策略的集中同一 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防控效能 ④扩大社区居民自治权利,自觉管理社区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某地充分利用大数据既快又准的特点,构建起全域“闭环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实施平台化指挥、精准化预警、信息化办公、数字化服务,为战胜疫情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权,这一做法凸显出社会治理数据化、智能化的重要性,有利于整合治理资源,形成基层防控的合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防控效能,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③符合题意;应该是求同存异,而且防控策略也不应该是集中同一,②错误;社区居民自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错误。6.2021年,某省民政厅牵头省直相关单位制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和减负工作事项清单(试行)》,依法依规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责、赋能、减负、增效。该“清单”实施的作用在于( )①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化、规范化的服务 ②更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功能 ③规范政府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 ④巩固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清单”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责、赋能、减负、增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化、规范化的服务,更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功能,①②正确;政府可以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进行指导,但不能对其进行领导,③错误;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题中“清单”并不能巩固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基础,④错误。知识点二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7.某高一学生张某利用假期时间,深入自己所在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写了一份《关于在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的建议》,并将其提交给居委会。这表明该中学生( )①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 ②有参与社区管理的决策权 ③积极参与民主选举 ④积极参与民主管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B 学生张某深入自己所在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写了一份《关于在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的建议》,并将其提交给居委会。这表明该中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①④正确;该中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的管理,但没有决策权,②排除;材料阐述的是该中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没有涉及民主选举,③排除。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为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某社区实行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治理模式。这种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 )①是基层政府治理的方式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③保证人民享有切实的民主权利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B 为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某社区实行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治理模式,这种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②③符合题意;社区治理是基层群众自治,不是基层政府治理的方式,①排除;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④错误。9.2021年上半年,某市村“两委”(村委会与村支部)集中进行换届选举。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 )①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 ②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③有利于有序扩大农民的政治权利 ④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D 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②④正确;村委会与村支部均不是基层政权,①错误;公民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③错误。10.T市积极探索基层社区微治理,以居委会为“操盘手”,让社区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让业主委员会成为党组织、居民、物业之间的“联络员”。推行“楼门微治理”,探索完善“网格员+楼门长”网格治理组合模式,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这一治理模式对于化解矛盾、扶危济困、维护稳定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举措( )①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力量合理整合,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②落实民主协商共议机制,夯实基层政府行政水平 ③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实现社区治理高效化 ④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推行“楼门微治理”,探索完善“网格员+楼门长”网格治理组合模式,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这一治理模式对于化解矛盾、扶危济困、维护稳定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力量合理整合,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实现社区治理高效化,①③正确;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创新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④错误。素养提升练11.“后陈经验”是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机构)来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决策、监督有机统一的各项工作,实现了村务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村务监督委员会由当初应急的“治村之计”成为写入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治国之策”,成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功典范。“后陈经验”( )①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监督能力,探索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坚持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有效机制 ③坚持权力制衡与行政管理有机统一,推进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④坚持群众决策权与监督权有机统一,强化民主监督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A 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地位来管理农村事务,是探索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①符合题意;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两委”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多元治理主体,②符合题意;③中“坚持权力制衡与行政管理有机统一”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群众决策权”说法错误,排除。12.端午前夕,某小区居委会举办“端午‘粽’香传文明”活动,组织居民包粽子,共商《社区文明公约》,并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发放荣誉证书。这些活动( )①丰富了居民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 ②赋予了社区居民更多的民主权利 ③便于居民对居委会工作进行监督 ④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居民共商《社区文明公约》,居委会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发放荣誉证书等丰富了居民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①④符合题意;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居民对居委会工作进行监督,③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居委会主任因为工作经常出现在街头巷尾,负责的事务包罗万象,以至于很多人把他们称为“小巷总理”。在中国,“小巷总理”从来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小巷总理”面对的工作又多又杂。“兴建卫生设施,慰问军烈属,协助户口清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居委会;“楼下应该有个煎饼摊,双职工想回家就能喝上热水,咱大院能不能有个食堂”,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居委会;“民生议事会定期召开,议题提前公布,让居民出点子、拿主意,一起研究讨论社区问题,社区有了聊天群,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这是现在的居委会。从最初的群众大会到后来的民生议事会、网络社区、居民聊天群,这些做法在不同时期最大限度地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小巷总理”的组织下,民主切实体现在居民生活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小巷总理”的确很管用的原因。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结合材料,可从居委会的性质、作用等角度分析作答。答案:(1)“小巷总理”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3)在“小巷总理”的组织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4)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5)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小巷总理”所代表的基层治理模式,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6)“小巷总理”作为基层实践着的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持续参与,有利于扩大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主体在民。从以前大事够不着,小事上不去,到如今村上大事小事咱村民说了算。从成都发起的农村产改催生出一场新型农村治理机制的改革大潮,以村民议事会这一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突出创举为突破,还权赋能于民,全面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行有效的村级组织架构,激发群众“沉睡”的巨大主体潜能,引领全省广大村民闯过传统村民自治瓶颈,搅动蜀乡百业的兴旺,托举着城乡统筹的巨船稳稳向着社会公正的美好愿景加速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结合材料,运用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答案:(1)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可以还权赋能于民,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可以激发群众的潜能,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3)扩大基层民主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