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放飞希望——巧制哨口好歌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风筝的制作为例,展开对我国风筝知识的学习。本课以丰富多样的风筝为题材,让学生们体会不同地区风筝形成成因,从而学习制作、装饰风筝的基本技法。本课以大量的实物加图片为欣赏主线,把本地区风筝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风筝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方法,使风筝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教师可以通过对本地区风筝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体会家乡的美。本课准备用三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三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南通板鹞风筝中哨口的工艺和哨口装饰中图案有一定了解。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一定造型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替代材料学会制作简易的哨口,绘制具有特色的哨口。3、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家乡板鹞文化,激发学生一种自豪感和对家乡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用替代材料学会绘制简单的哨口;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制作哨口、装饰哨口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吹哨口二、 新授阶段看哨口1、了解哨口的结构2、哨口的制作工艺(1)选材(2)整理(3)哨面的制作(4)哨口装配、上漆绘画三、体验阶段(一)做“哨口”用哪些替代材料制作哨口(二)绘“哨口”装饰哨口的方法(三)装“哨口”五、评价阶段六、拓展阶段如今我们的板鹞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家乡的一张名片,它已经飞出了中国,飞向了世界,奏响着一曲曲动听的音乐,我想我们大家作为板鹞的家乡人,在为它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可以尽自己的所能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