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2.掌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
3.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自由辩论,合作探究,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获取与运用信息及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政治学科科学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由辩论,学生表达对在哪就业的看法,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2.通过合作探究不同时期的扶贫政策和不同角度的看法,理解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学会理性看待不同观点。
3.通过黄文秀的故事,探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明确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性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认同并支持国家政策,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树立站在人民立场上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和标准。
2.教学难点: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假如你从小生活在较为贫困落后的小城镇,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在读完本科后又自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时光荏苒,你马上就要毕业了。面临就业问题,你会因为环境待遇更好,留在大城市进入大公司工作;还是因为感恩想要回报家乡,回到家乡当扶贫的村官呢?
合作探究一:自由辩论
正方:留在大城市发展比回到小城镇扶贫更有用。
反方:回到小城镇扶贫比留在大城市发展更有用。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方在自主思考一分钟后自由辩论,
设计意图:结合热门问题,从学生常听说的就业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价值选择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的同学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讨论,其实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出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那到底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引出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学生在了解含义的基础上在自己在本子上画出三者关系的图示,我们之后请同学上台分享并解释理由。
学生活动:自己画图,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理由。
教师活动:举例“①我国贫困人口还有很多。②扶贫事业让贫困人民过得更好了。”让学生分辨什么是事实判断什么是价值判断。
学生活动:集体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画出三者关系图示,学生讲解,加强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上台讲解的能力。能够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和关系。现在我们就刚刚提到的扶贫工作深入探究一下,让我们结合下面两个材料,分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国家扶贫政策调整时间表
1949年-1979年救济式扶贫财政补贴、实物救济、赈济灾荒
1979年-1985年改革开放以工代赈帮助为主、救济为辅
1986年-1993年以县为中心的区域式扶贫
2001年-2010年整村推进式扶贫
2011年-2013年集中连片特困区式扶贫
2013年至今精准扶贫+深度扶贫
2020年后,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材料二 各界对我国扶贫的看法
法国媒体:中国的扶贫措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贫困户:自从国家开始精准扶贫,日子越过越好了。
扶贫干部:扶贫要不忘初心,带着感情去扶,要做好扶贫工作,坚守扶贫岗位。
某些网友:我又不是贫困户,扶贫跟我有什么关系!
……
合作探究二:分组讨论
1.结合材料一,阐述国家对扶贫政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并说明其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二,从各界对扶贫的看法能看出什么,说明其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前两排的小组负责第一个问题;后两排的小组负责第二个问题。),并由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同学们分享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并引导学生从同学的不同回答中,更好地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
教师活动:我们会发现,面对同一问题,我们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不同,评价它们是否正确有无标准?其实,我们今天开始预设的情景,已经有人做出了选择,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已然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她从大山出来又回到大山,她是扶贫干部的优秀代表,我们就下面这段颁奖词看一看有没有同学知道她是谁?
学生活动:观看收听颁奖词,猜测这位朋友是谁。
教师活动:非常好,有些同学已经认出来她是谁了,她就是黄文秀。有些同学和她才是第一次见面,有些同学虽然见过她但是不知道她做过什么,那么,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她的故事吧。在观看视频之前,我要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
1.黄文秀回到家乡做了什么?
2.黄文秀为什么做出回到家乡的选择?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分析黄文秀的故事,自主总结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黄文秀的故事,探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明确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性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认同并支持国家政策,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树立站在人民立场上的观念。
教师活动:我们习近平主席也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结合这段话和今天上课所学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人生的抉择与规划,回答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你想读什么样大学,做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地方放光发热呢?
学生活动:同学思考回答,明确自己的目标。
教师活动:非常好,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那么今天下去的任务,就请同学们细化这个问题,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想要怎么完成这个目标呢?最后快到2023年了,老师也没有什么能够送给大家的,就送一段话给大家吧。请大家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融入这段话,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这段话展现出来吧!
学生活动:学生起立朗读,激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汲取优秀名篇的力量,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成为优秀的时代新人。
(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都是国家的未来,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了,但未来的日子还长。希望大家在之后的日子里能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成为自己想要的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下课!
四、巩固训练
1.在“时代楷模”身上,我们总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带给我们的“洪荒之力”。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清晰的时代印记,如改革.如创新;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吸引力;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核心价值的践行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核心价值观带给个人.带给社会的感动和改变。我们要做到时刻与时代楷模同行。从时代楷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②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差异
③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制约和导向作用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讲道:“这么大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④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不同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的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
④利益出发点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住房政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与时代息息相关,文化与人民命运与共。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抗争到底,带着家园.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经播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影片之所以“火爆”,不仅因为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诠释了家国情怀的传统价值,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影片在征服观众的同时与时代发生着化学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我们精神的根和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根铸魂”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基因和底色,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优秀的作品就是要通过高歌时代精神.传颂家国情怀,直抵心灵深处.以文化人,从而完成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
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影片《流浪地球》能够与时代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
【答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正确的价值判断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流浪地球》弘扬中国的传统价值和时代价值,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流浪地球》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作品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形式,主题鲜明的展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汇聚成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