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学校: 教师:年级 初一 班级 9、10班 人数 男 日期 课的类型 新授课女 23 课次 气候课题 1,田径: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2,立定跳远教 学 目 标 运动参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 运动技能:通过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心理健康: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感受成功的愉悦。 身体健康: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 社会适应: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增强组织纪律性,加强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场地 田径场 器材 实心球17个过程 课的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构思及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准 备 部 分 8’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吿上课人数 2,师生问好,考勤; 3,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 4,检查、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绕操场慢跑 三、球操(4X8拍) 1,头部运动 2,伸展运动 3,腰部大绕环 4,弓步压腿 5,压指练习 6,压肩练习 组织:见图一 向学生亲切问号,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提前到场检查服装与器材,安排见习生 组织:见图二 学生成两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 组织:见图三 动作示范讲解 口令准确 图一: ▲ 1,在指定地点集合 2,认真听讲,明确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 见习生出列,并随堂听课 1,积极参与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 图二: 图三: ▲ 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动作完成准确到位 构思: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求: 站队迅速,保持安静,队伍整齐,注意力集中 构思: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要求:注意安全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 1 次 1 次 1 次 1 分 3分 4分 小 中 小基 本 部 分 28’ 一、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1,球性练习 (1)后抛实心球 (2)前抛实心球 2,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 技术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持球于头后上方,出手后身体制动,维持平衡。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出手角度32-42度。 发力顺序:蹬、送、展、掷、拨 重点:两脚蹬地、收腹用力、挥臂速度快 难点:全身协调配合用力 3,持球练习 前排学生持球准备出手,后排同学帮助前排同学扶住腰及背,在前排同学出手时帮助发力,教师要求学生掷出的球有一定的高度,体会全身协调用力 4,对掷练习 5,优秀学生展示 6,投掷比赛 在距投掷线4米处,画一条直线,比赛队员分为4组分别站成一路纵队,先由第一名队员双手拿球,用双手抛球的方式,抛向线,以第一落点为准,球超出线得一分,球落到线内或线上不得分,每人抛2次,每队累积得分总数为本队成绩,以积分多少排定名次。 二、素质拓展 1,立定跳远:(口诀) 一蹬二摆三跳起 快速蹬地展身体 收腹提膝伸小腿 平稳落地跳的远 2,过障碍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 3,立定跳远 (每人跳10下,来回共两趟) 组织:见图四 1,进行示范讲解 2,正确下达口令 技术讲解示范 组织:见图四 2,分步讲解发力顺序(教师下1-2-3的口令,指挥学生动作,纠正学生的常犯、易犯错误动作) 练习内容: 徒手动作练习(纠正学生的常犯、易犯错误),讲解示范握球的方法,教师下达1-2-3口令 组织:见图五 1,教师下1-2-3的口令 组织:见图四 对示范生动作进行点评 组织:见图六 讲明投掷的游戏规则与方法 教师公平公正的评判结果 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组织,见图七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仔细观察示范动作 积极参与练习 3,听取教师口令 图四: ▲ 认真听讲技术要领 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积极练习,接受老师的指导 4. 徒手动作练习(注意体会两脚前后开立,蹬地,收腹,挥臂用力顺序,和出手角度)(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 图五: 组织 ▲ 1,听从教师口令 2,集体投掷,集体捡球 3,注意力集中 4,注意安全 1,学生认真观察,并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 明确比赛规则及方法 遵守比赛规则 积极练习,巩固动作 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 1,回忆动作要领 1,积极参与练习 2,注意安全 要求: 保持足够的距离,注意安全 构思: 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要求:通过该环节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要求: 每一个分解动作练习时动作到位, 构思: 体会球出手的角度及速度,以及出手时刻的拨指 构思: 反思错误动作,并进行纠正 图六: 4米 图七: 出发线 1次 2次 5 次 左 右 多次 多次 1次 1次 1次 2次 1次 3分 1 分 2分 3分 4分 1分 4分 1分 5分 4分 中 小 中 中 中 小 大 小 大 中结 束 部 分 4’ 整队 放松练习 (瑜伽) 课后小结 四、宣布下课 1,教师示范,口令指挥 2,肯定表现之处,提出不足的地方 跟随老师口令进行放松 身心放松,心情愉悦 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要求:重视放松练习,充分调整呼吸 多次 4分 小课的评价或小结 运 动 量 预计 110—135次/分 练习密度 预 计 35-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