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2023年中考历史备考公开课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2023年中考历史备考公开课课件】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2023中考历史备考公开课课件
统编版中考复习
八年级上 复习专题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
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二、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三、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含义: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既是指近代中华民族逐渐摆脱自身沉湎于小农文明的沾沾自喜状态,重新认识世界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又是指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富强、进步而进行的观念更新的过程。
——戴逸主编《民族觉醒的历程》
一、近代史上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
(四)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代表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 间,他严禁吸食鸦片,成效显著。后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与此同时,为了了解西方情况,他派人翻译外文书报,亲自主持编写《四洲志》,因而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后因投降派陷害被革职。
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
地点:
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6月3日禁烟日
6月26日为国际为国际禁毒日
1839年6月3-25日
广州虎门
是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2.魏源——开眼看世界代表人物
魏源
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海国图志》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3.太平天国运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太平天国》浮雕
《太平天国》纪录片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幕,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1.戊戌变法
时局图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康有为
梁启超
1895年春,在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公车上书”虽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引发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并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公车上书
(2)严复
《天演论》
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他在该书按语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严复(1854—1921), 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3)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疆官僚制度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京师大学堂)
增加军事实力,加强国防建设
戊戌变法是1898年6月至9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政治改良运动。它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进步性、爱国性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拳传。
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扶清灭洋
口号
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虔诚者报》义和团
1900年7月1日 第1226期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 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
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
3.辛亥革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 梁启超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讲话内容摘录
孙中山
主要人物
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主席也来话共和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人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阵地
内容(旗帜)
影响
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新青年》和
北京大学
民主

科学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北大钟声》
在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批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陆续创办
1918
《新青年》
《每周评论》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李大钊
19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的传播
陈望道(1891-1977)
1920年9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的 第一个全译本,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
1920
新民学会
(代表人物:毛泽东)
觉悟社
(代表人物:周恩来)
一批推崇新思潮的社团应运而生
1919
胡适《尝试集》
鲁迅《狂人日记》
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
一些新的文化形式逐渐被认可
1919
1920
一些陈旧的风俗伦理逐步打破
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北京大学女旁听生
一场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最后的觉悟。那么这场运动过后,谁是挽救中国的人呢?
“静待青年五四之觉醒”……
(三)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
1.五四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国贼(曹、陆、章)
(三)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
分期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活动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示威游行(罢课)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直接目标实现
6月3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火烧赵家楼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学生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
天安门集会游行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各阶级共同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因为在五四运动中,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席卷全国,这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使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出现了新生力量。
活动:用歌声感悟五四: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 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有为青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习近平(2013年5月4日)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进步、科学。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
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上海召开。后转到浙
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1921年7月23日到7月31日)
中共一大旧址
一批人的誓言
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七一建党节
浙江嘉兴南湖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的引领者
无产阶级壮大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共产党
早期组织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
二大
中共
一大
全国
工人
运动
高涨
四、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
1.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团结一心、共赴国难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团结一心、共赴国难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
东北军民 “九一八”后由东北军旧部和爱国民众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
国民党 爱国官兵 ①“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②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民主人士 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要求国民政府释放政治犯
爱国民众 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到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2.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
1937年10月,“蒙汉抗日游击队”成立。
1938年4月,五台山“和尚连”成立。
1937年8月以来,300万川军出川抗日。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











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受尽屈辱,付出巨大牺牲,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始终坚信正义不可战胜,坚定不移英勇抗战,最终以3500万的生命代价书写了胜利诗篇。抗日战争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3.中国共产党——胜利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5.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6.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是抗战胜利
3.抗战胜利的意义
(1)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1931-1945
1840-1842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的缔造者
讨论:我心中的抗战精神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二、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思 考: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方面思考)
1.政治: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行;
2.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的工业化;
3.思想: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
4.社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三、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1.政治: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这是民族觉醒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
2.经济: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3.思想: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念的传入。
4.文化:中华文化最优越的观念被冲击。
5.主观:先进中国人的引领。
课堂练习
1.“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系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最终,“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盲目排外心理推动
C.向西方学习的深入  D.白话文运动的开展
2.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名上奏,请求实行立宪政治并派亲信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当时报纸指出:“昔者维新二字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今者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这表明 (  )
A.清政府政治变革势在必行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  D.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广泛
A
A
3.某大学学生会正在策划纪念“一二·九运动”85 周年主题活动,目的是共同回忆青年爱国运动史,共同感受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新时期优秀大学生的奋勇进取情怀。该运动”发生于( )
A.近代化探索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 8 年时间里,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说明了是( )
A.国际援助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全民族抗战 D.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c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