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从微观上看是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从微观组成上看是由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空气、泥土、溶液、合金是常见的混合物。3.不同的纯净物经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形成混合物,混合物采用过滤、结晶或蒸馏的物理方法或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提纯为纯净物。二、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知识拓展】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与白磷、氧气与臭氧都属于由同种元素构成,但其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单质。三、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①按能否跟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知识拓展】酸性氧化物又叫做酸酐,如CO2可看作是碳酸失去水后剩下的氧化物,叫碳酸酐,简称碳酐。同理,SO3可称为硫酐,P2O5称为磷酐等。②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如CO2、SO2、SiO2、SO3、P2O5等都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称为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a2O、CaO、CuO、Fe3O4等都属于碱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金属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如Mn2O7等。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按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如H2SO4)和无氧酸(如HCl等)。无氧酸由氢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含氧酸一般由氢、氧和第三种元素组成,比无氧酸多一种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种以上元素组成。按酸性强弱来分类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中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阴离子是氢氧根。按碱的溶解性分类按碱性强弱分类4.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按溶解性来分类按离子来分类:某盐(如钾盐等)和某酸盐(如硫酸盐)等。【知识拓展】酸与酸性物质、碱与碱性物质:(1)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强酸弱碱盐也显酸性,如NH4Cl、CuSO4等水溶液都显酸性;(2)碱类物质不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碱。难溶性碱不显碱性,如Fe(OH)3、Cu(OH)2等,而许多强碱弱酸盐能显碱性,如Na2CO3、CH3COONa等。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指含__碳__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等化合物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类于无机物。2.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熔沸点较低,多数易燃,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反应较慢且副反应较多。3.碳氢化合物(烷、烯、炔、苯等)甲烷,化学式CH4,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常用燃料。最简单的有机物,沼气和天然气主要成分,可燃冰也是甲烷的水合物。丁烷,化学式C4H10,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常用燃料。液化石油气、打火机气体的主要成分。乙烯,化学式C2H4,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重要化工原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原料,生物学上可作催熟剂。乙烯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炔,化学式C2H2,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可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苯,化学式C6H6,可燃性液体,常用的有机溶剂。化工原料,有毒(致癌)。4.含氧有机物(醇、醛、酸等)乙醇(C2H5OH),俗名__酒精__,易燃液体,常用溶剂。酒类的主要成分,商品酒精含量95%,体积分数75%的乙醇作医用酒精用于消毒。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CH3OH),有毒。乙酸(CH3COOH),可简写成HAc,俗名__醋酸__。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显酸性,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酸,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甲醛(CH2O),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是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常用于生产木工胶水。5.常见有机物的燃烧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C4H10+13O28CO2+10H2O2C2H2+5O24CO2+2H2OC2H5OH+3O22CO2+3H2O【知识拓展】1.有机物充分燃烧时,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氢元素全部转化为H2O。2.检验有机物的燃烧产物——检验有机物中的元素组成: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水雾(水珠)产生,说明有氢元素存在。用内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白膜),说明有碳元素存在。五、食物中的有机物1.糖类糖类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单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较大分子的糖类物质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2.脂肪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贮存能量。人体主要摄入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脂肪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吸收。3.蛋白质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约在1.2万~100万之间。主要生理功能有:构成生命体、氧化供能。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先被分解为多肽,再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指甲、毛发、蚕丝、消化酶、抗体(免疫球蛋白)、蜂毒、蛇毒等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知识拓展】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同时看到黑烟。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棉布气味。五、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大类。例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下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空气 B.硝酸钾 C.氦气 D.二氧化氮例2、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圆满成功,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可燃冰”是(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例3、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例4、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和势能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酸和碱属于包含关系 D.单质和金属单质属于包含关系例5、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1.[娄底中考]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B C D2.下列有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B.稀盐酸、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浓盐酸和浓硫酸属于纯净物C.洁净清爽的空气是纯净物,受到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D.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混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可变的3.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C.氯酸钾 D.食盐水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分类A 石油、煤、氢气 化石燃料B C60、H2、水银 单质C 纯碱、烧碱、Ba(OH)2 碱D CH4、Fe3O4、醋酸 有机物5.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标签如图,这瓶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A.单质 B.氧化物C.碱 D.盐6.从元素组成上来看,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7.硫酸氢钾的化学式是KHSO4,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其水溶液呈酸性,这类盐称为酸式盐。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n+1,若n>1,则这种酸能形成的酸式盐的种类有 ( )A.(n-1)种 B.n种C.(n+1)种 D.(n+2)种8.取9.2g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17.6g CO2和10.8g 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该化合物中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9.一男孩儿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导致男孩儿被井盖击伤。[提出问题] 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 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提出猜想]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两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猜想Ⅳ:有CO、CO2、CH4。[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问题讨论](1)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猜想________不正确。(2)小明通过装置C处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质疑,小芳认为要在______________的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 g,装置E增重2.2 g,由此证明猜想________成立。(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A.①单质、 ③含氧化合物B.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C.①单质、 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③氧化物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B HCl NaOH NaCl C2H6OC H2SO4 KOH NH4NO3 H2OD H2O2 Ca(OH)2 ZnSO4 O2A.A B.B C.C D.D3.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B.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C.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4.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均填容器代号)5.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________→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及解析例1、A【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硝酸钾、氦气和二氧化氮,都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们都是纯净物;而空气则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组成,因此属于混合物,那么③不能是空气,故A正确,而B、C、D错误。例2、C【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它还含有二氧化碳等其它成分,所以为混合物,故C正确,而A、B、D错误。例3、C【解析】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紫砂壶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锈钢蒸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例4、D【解析】A.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二者没有联系,为并列关系,故A错误;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因此氧化物肯定是化合物,而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二者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C.酸、碱和盐三者没有任何交集,相互独立,为并列关系,故C错误;D.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因此单质和金属单质为包含关系,故D正确。例5、分解反应 ②【解析】根据“CH4·nH2O===CH4+nH2O”可知,该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变成两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由合成气制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需要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对比两个方案,方案②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所以选②。1.C【解析】图A、D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图B属于两种单质的混合物。2.D【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与O3的混合气体);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化合物(纯净物,如C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N2与O2的混合气体)。无论是浓或稀的盐酸和硫酸都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但HCl气体或液态HCl是纯净物。空气无论洁净与否,都至少由N2、O2、CO2、H2O等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3.B【解析】分析图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Z表示氧化物。金刚石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中的盐,食盐水属于混合物。4.B【解析】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而属于新型燃料,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Fe3O4不属于有机物而属于无机物。5.D【解析】标签中可见有硫酸根,所以该瓶试剂只可能是硫酸或硫酸盐。6.D【解析】含碳化合物中,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和碳酸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更类似,所以这些含碳化合物归类于无机物。7.A【解析】以磷酸(H3PO4)为例,能形成的酸式盐有KH2PO4、K2HPO4两种。8.C【解析】17.6g CO2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17.6g×=4.8g,10.8g H2O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2g,碳氢元素总质量为4.8g+1.2g=6g<9.2g,所以该有机物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9.(1)Ⅱ(2)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装置B和C之间 D(3)Ⅰ (4)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解析】 (1)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Ⅱ中没有二氧化碳,是不正确的。(2)猜想Ⅲ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水,如果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就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如果气体经过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水分带入气体中,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该在装置B和C之间加一个吸收水的装置,装置中的试剂应该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关系如下:CH4+2O2CO2+2H2O44 36可以计算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36∶44=9∶11,D增重的1.8 g是水,E增重的2.2 g 是二氧化碳,质量比是1.8 g∶2.2 g=9∶11,所以猜想Ⅰ成立。(4)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1A【解析】根据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五个概念及图示分析,整个大圆为纯净物,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2.C【解析】根据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分析,判断酸时要根据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A、Na2CO3 为盐,不是碱,错误;B、C2H6O 为有机物,不是氧化物,错误;C、物质分类完全正确;D、H2O2 为氧化物,不是酸, O2 为单质,不是氧化物。3.D【解析】A、二氧化碳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B、只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电离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不符合题意;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水是氧化物 ,符合题意;4.A、D;A【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据此分析判断。A.氧气和液氧是同一种物质,肯定是纯净物;由于只由一种氧元素组成,肯定是单质;B.O2和O3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CO2和C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E.H2O2和H2O是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的为AD;属于单质的是A。5. (1)有机物 (2)③→② (3)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解析】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为了测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气进入①装置前,要把发生装置A导出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除去,“塑料大米”燃烧会生成H2O和CO2, 应先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测量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氢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右侧装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而B装置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二)物质的分类、有机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