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 讲义(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 讲义(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比》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 ∶ 20 = =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 前 项 比号“:” 后 项 比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号“÷” 除 数 商
分 数 分 子 分数线“—” 分 母 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练习题: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比的( )。
(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写出这个比例( ).
(5)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内项是2.5,则另一个内项是(    )。
(7)运一堆货物,甲用7小时运完,乙用5.5小时运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8)如果= ,那么X:Y=( )
(9)如果2a=7b(a、b不为0),那么
(10)某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第一次 8 小时加工了 640 个零件,第二次5.2 小时加工了520个零件。
①写出第一次制作的零件总数与第二次制作的零件总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②写出第一次所用时间与第二次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 15∶10 = 15÷10 =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21 乙:56×=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56 乙:56×=35
方法三:甲÷乙= 乙=甲÷=21÷=35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7.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女生:5×7=35(人)
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求 每一份:20÷2=10(人)
因此,男生有10×7=70(人),女生有10×5=50(人)
比的第四种应用:转化连比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
例如:一个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人数之比为5:4,足球队和排球队之比为3:5。已知篮球队比足球队和排球队总和少34人,求各组人数。
转化连比: 篮球队:足球队:排球对=15:12:20
篮球队比足球对和排球对之和少几份:12+20-15=17
每份人数:34÷17=2(人)
篮球队:2×15=30(人) 2×12=24(人) 2×20=40(人)
练习题: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0.875:1.75 : 4厘米:20千米
2.先化简比,再求比值。(用递等式写)
0.13:2.6 : 2:0.5
3.填空
① ( ):30=30÷( )== =( )(小数)
( )÷20==0.8=( )÷0.5=( )︰10
②五(1)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比是( )。
③从学校到图书馆,甲用15分,乙用18分,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乙与甲每分所走的路程比是( )。
④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女生分得( )根。
⑤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山羊只数和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比山羊少( )%。
4.解答
①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 :5,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2 :5,它的顶角与底角各是多少度?
③红、黄、蓝三种铅笔支数的比是2:3 :5,红铅笔是12支,黄铅笔、蓝铅笔各有多少支?
解决问题
①在一块铜和锡的合金中,铜和锡的重量比是5:3.已知合金的重量是400千克,其中铜和锡各重多少千克?
②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比是3:2:7.其中苹果树有60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③某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数学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各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各有多少人?
④饲养场白兔和灰兔的比是5:2,白兔比灰兔多60只,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⑤六年级共有学生280人,男生是女生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三个数的比是1:2:3,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⑦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⑧有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升油倒入小桶,则两个桶中的油正好相等。两桶中原来各有油多少升?
⑨小红、小刚、小华三个人收集邮票,小红收集的邮票数和小刚收集的邮票数的比是2∶3,小刚收集的邮票数和小华收集的邮票数的比是6∶13,三人共收集230枚,求三个人各收集多少枚?
⑩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52张,小红给小明多少张邮票后,小红与小明的邮票数之比为5∶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