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体会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2.知道不同的节日在风俗、饮食等方面的特点。(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收集信息,小组内外合作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的情感。活动重难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搜集信息、合作探究的能力重阳节的日期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关于重阳节的传统美食、关于重阳节的对联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重阳节的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