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项,“为弥补儒学的弊陋并带给儒学前所未有的新发展”错。原文是“并有意无意地给北宋时期儒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
展”,并不是为了带给儒学新发展;C项,“北宋时期佛教禅宗始由晦涩含蓄趋于更世俗化”错。首先,原文是“在他们所处的大时代
下”,这并不等于整个北宋时期,其次“始”也不准确,原文是“佛教禅宗已由晦涩含蓄趋于更世俗化”;D项“苏轼、苏辙因受佛禅影响
较大,更为保守”错,强加因果。原文是“而苏轼、苏辙则更为保守,苏轼受佛禅影响较大”。)
2.B(“文章第二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错,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3.C(“是他主动学习佛教义理并将之与传统儒学对接的主要原因”错。原文表述仅为原因之一,没有体现“主要”二字。)
4,D(A项,“气候变化决定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出”错,原文是“气候变化也会对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出发生影
响”;“促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错,于文无据:B项,“减排成本与减排收益平衡原则扭转温室气体的积累”错,《气候赌
场》中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减缓法可以扭转温室气体的积累;C项,“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错,原文是“或许会
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5.D(“可证实悲观主义者对全球变暖的看法”错,联合国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没有说明全球变暖将是50万年来面临
的最大危机。)
6.①遏制气候变暖的减排政策需要经由经济系统才可以发挥作用。②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可以估算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和减缓气候
变化的成本,并设计出实现合意减排的政策工具。③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全球变暖问题,拓展了研究的视角,增加了解决气候问题的
可能性。(每点2分,意对即可)
7.B(“闵志宏对赵霖宇的冒充是出自对赵霖宇传奇人生和革命精神的儆仰”错,文本一开篇明确提到闵志宏不是故意冒充赵霖宇,且
文本二中也提到闵志宏“由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对赵将军真正的心悦诚服”。)
8.示例一:主人公是赵霖宇。①文本一以较多笔墨描绘了赵霖宇在抗联战争中的事迹,如剁了自己的马给战士们熬汤、智斗鬼子的战
斗经历等:②文本一主旨是以鲜明的情感倾向,表达对抗联将军赵霖字的英雄气概的崇拜和追慕;③同时也是借这一形象抒写抗联
战争时代勇赴国难,坚韧不屈的时代精神。(每点2分,意对即可)
示例二:主人公是闵志宏。①文本一是以闵志宏冒充赵霖宇开端,其情节也是围绕着他和张桂堂的对话展开;②对赵霖宇革命英雄
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为了促成闵志宏内心思想的转变,作者用非常巧妙的叙述笔法,使这位英雄“住”进了闵志宏的心中;③闵志宏
这个狱中囚徒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埋在卑微小人物心中的英雄主义的重生。(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666号代表着闵志宏这类普通人对赵霖宇将军革命精神的认知逐渐清晰和深刻,他们在赵霖宇将军的革命经历和革命思想洗礼
下进行思想转变与觉醒;②666号是赵霖宇革命英雄的符号,是像这位抗联将军一样以身犯难、保家卫国的胆气和革命精神的象
征;③666号是抗联时代的记忆,承载若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承载若后人对这些时代英雄的缅怀和追思。(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D(原文标点为: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
11.D(A项都是军队的意思;B项前者意思是感谢,后者意思是德行;C项都是希望的意思;D项前者意思是被,后者意思是作为。)
12.C(“派遣使者和韩国签订盟约”错误,文中只是说楚王派使者与韩国交好,并没有签订盟约。)
13.(1)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同秦国讲和,用一座大城来贿赂秦国,同秦国一起攻打楚国。(“因“和”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2分)
(2)如果韩国能相信我们,与秦国断绝交好,秦国一定会大怒,因而非常痛恨韩国。(“听”“绝”“厚怨”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韩两国在浊泽大战,韩国处境危急。公仲朋对韩王说:“盟国是不能依靠的,现在秦国想要攻打楚国,大王不如道过张仪同秦
国讲和,用一座大城来贿路秦国,与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是一石二鸟的计策啊。”韩王说:“好。”于是就为公仲朋的出行做准备,派他
到秦国去讲和。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慌,召见陈轸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陈轸说:“秦国想攻打我国已经很久了,如今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大
城,并准备好了军队,秦、韩两国合兵向南,这是秦国在宗庙祭祀所祈求的事。现在已经要实现了,楚国肯定会被攻打。大王听我的,
在全国调集军队,对外宣称准备出兵救韩国,让战车塞满道路:同时派出使者,多备车辆,带上重礼,让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他。韩国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D.公仲朋虽然识破了陈轸的计策,但韩王不听他的忠言劝谏,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韩王受蒙骗,最终国家遭受
走一路看一路,其实我是在欣赏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的杰作。一幅幅,精美绝伦,决不重复;一棵棵,千姿百态,
重大损失。
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任人驰骋。四时之气候有②的颜色,不经意间转换画风,使人常见常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而在冬景中,树是独一无二的画面主体,日月星辰都是衬托,流水、小鸟和风则成为点缀。
(1)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
我选择性地把目光投向一片枯黄。那些萧索的草木因为有沧桑的一种美,仿佛能给人以意志:所以我爱看松
(2)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
树杨树银杏树、枫树等,看一切落叶乔木与灌木,寻找删繁就简的深刻高意。看啊,那③的枝条纵横交错,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枝丫弹落树叶留下透气的空隙,那一束光被划分成千万缕从树间投射过来,那无数枝条顺着树干的走向迎风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动…我想一窥树的内心,找到它的心路历程。
有叹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杜甫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约在明代万历年间,①。传入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经陆上丝绸之路,然后在甘、陕等地栽培;二是经海路
然后在两广栽培,再传入云南。中国关于辣椒的记载始见于明代高濂的著作。他的《草花谱》(约1590年成书)有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A“香根,丛生,白花,(果)子伊秃头笔,味辣,色红,基可观,子种”等语。清初陈误子所著的《花镜》(1688年成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对辣椒记述翔实:“番椒…丛生白花,深秋结子,俨如无笔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人多采用,
A,诗题中“叹”字统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营造了悲凉的氛围。
研极细,冬月以代胡椒。”上述原始文献说明,辣椒②,后来又由花作蔬,继而由莱兼当调料。在此之前,中国辛
B.诗歌前两联叙写诗人自身以及国家的境况,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辣调味品主要有生姜、胡椒、花椒等,辣椒传入后,逐渐担任起B“主角”,并和原有的辛辣互补。
C,颈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借“穷猿”“老马”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C“辣椒”一词,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锦所修的《柳州府志》。该志谈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
D,尾联诗人回忆武德至开元年间的盛况,认为苍生能再次过上安定的生活。
区的壮汉人民当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常吃辣椒,认为吃辣可以消水气,解瘴毒。到19世纪上半叶,辣椒在中国的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栽培和食用③,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国蔬要品,每顿不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0.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21.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
四、写作(60分)
(2)《将进酒》中“
”两句,李白极力夸张尽情饮酒的欢乐之情,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己暗比曹植,凸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焦裕禄赴任兰考时,正是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上任伊始,他就下乡了解情况,观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通过思妇的两个动作描写
察灾情,和同行的干部一道总结过去治理灾害的经验教训,带领大家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他脚踏实地,埋头苦
表现了其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干,亲自参与全县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他满怀激情,制订改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兰考大地的远景蓝图,激励兰考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焦裕禄回头思索来时路,低头走好脚下路,抬头眺望前行路,带领人民群众使兰考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变化。
走过冬天的旷野,我常常惊讶于自己能如此幸运。
焦裕禄这种“回头一低头一拾头”之间所体现的境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
我在难得的安静中见到一棵棵光秀秃的树。它们默然无言,凌寒而立,使我不由得注目沉思。那有章法的线
一篇文章。
条如同画家的素描作品,①。这些树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精神享受。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第7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