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爱家乡山和水【课标根据】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版块中“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第10 条“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而编写。【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一课,由“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家乡的故事”三部分组成。在课时教学内容安排上,本课与本单元后面三课呈递进逻辑关系,侧重于启发、引导学生走进家乡的山山水水,从自己生活地方的地理环境去发现家乡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可爱,学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去思考人与家乡的亲密关系,体会作为家乡一员的自豪感,并逐渐生成对家乡热爱、亲近的情感,为本单元后续内容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家乡”的概念有些模糊混乱,不少学生会认为“家乡”是父母儿时的“老家”,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家乡”是指“生我养我的地方”。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家乡”概念,易于调动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建立起对家乡的归属感。其次,二年级学生虽然生活范围不断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学校、家庭之外的地方,但是,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美感受不深,更缺乏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关注和了解,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再次,低年级孩子缺乏想象力,思考问题肤浅,很难将自己的生活与“家乡”这一公共生活空间建立起联系,带有探索性、趣味性、发展性的课堂活动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触发学生思维。【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美丽与可爱,感知自己与家乡的亲密关系,初步建立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学科能力目标: 懂得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及大概的地理位置、风貌。通过观察、调查、搜集资料、走访等多种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家乡的故事,发现家乡的美丽。【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家乡山水的美丽,感知自己与家乡的亲密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难点:感知自己与家乡的亲密关系,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建立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课前准备】1.课前填好“我最喜欢的身边风景”调查表。2.寻访一处家乡最美的风景,用相机拍下或画下来。3.搜集家乡风景背后的故事。【教学流程】板块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今天,老师介绍大家认识几位新朋友,请你们根据图片,猜猜他们来自哪里?(出示教材四幅图片)(1)青青,他来自哪里?哪儿看出来?他从小在草原长大,所以草原是他的家乡。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原?(2)山山,猜一猜山山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看,山山和小伙伴在河边做什么?(3)原原(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原原小朋友来自黄土高坡,所以黄土高坡就是他的家乡。这里空旷辽远,黄土地松软。(4)京京,京京的家乡在城市。这里有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学生活动:学生看图片,猜家乡。2.刚才我们知道了这几个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也知道了他们的家乡有什么特点。有一个晨晨小朋友碰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家乡,你们可以帮帮他吗?(录音:我叫晨晨,我家在北京。我的爷爷奶奶家在西安。我姥姥姥爷住在海南三亚。妈妈告诉我,我出生在山东济南,我在山东住了半年。到底哪儿是我的家乡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晨晨的家乡在哪里?(晨晨的家所在的地方。)3.像这样,从小生长、长期居住的地方就称之为“家乡”。那么,你的家乡在哪里呢?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吧。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家乡。4. 和在座的大多数小朋友一样,老师的家乡也是武义,武义山清水秀,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的美称。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游客,一起去看看武义的山山水水吧。(板书课题:我爱家乡山和水)设计意图:家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图片,猜家乡”可以在最短时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晨晨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辨析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家乡”的概念。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明确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板块二:家乡山水景色秀1.武义旅游卡通形象:小义出游之前,我们需要一位小导游,请谁呢?我们请他做个自我介绍吧。(播放动画)学生活动:看武义旅游卡通形象小义的自我介绍。2.你们喜欢小义吗?那就让我们坐上大巴车,跟着小义出发吧。3.行程第一站:身边风景我来赞(1)小朋友们,家乡处处是美景。课前,老师做了“我最喜欢的身边风景”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选择了一处大家最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熟溪桥(出示:熟溪桥图片)。(2)说一说,你喜欢熟溪桥的什么?学生活动:举手回答自己对熟溪桥的喜爱。(3)听一听,老师眼中的熟溪桥又是怎样的呢?熟溪桥历史悠久,已有800多岁了。它美得与众不同,每当夜晚华灯初放,水上的桥和水里的桥相互辉映,特别漂亮;春暖花开,鲜花装点下的熟溪桥如青春美少年般活力四射;白雪皑皑,穿着厚厚棉袄的熟溪桥仍然精神抖擞,别有风采……(配乐图片欣赏)我爱熟溪桥,不仅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它一直陪伴着我长大。小时候,这是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那里有我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如今,一有时间我就会带着我的孩子去桥上散步乘凉,我的孩子特别喜欢认桥上的牌匾,喜欢看桥下的鱼,喜欢爬楼阁前的台阶,喜欢坐桥下的游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熟溪桥成了我心中的最美。(4)组内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家乡的哪里?你常常在那里干什么?它美在哪里?课前,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最美家乡”作品,请拿出来和组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摄影、绘画作品,说出它美在哪里。(5)过渡:每个地方都有小溪、大树、公园、大山,可唯独家乡的小溪、大树、公园、大山陪伴着我们,留下了我们成长的印记,所以说陪伴我们成长的风景最美!4.行程第二站:家乡名胜大饱览(1)武义是著名的养生圣地,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作为家乡人,更应该亲近家乡的山水,就让小义为我们带路吧!(2)山的代表:大红岩景区(小义介绍大红岩丹霞地貌)学生活动:欣赏大红岩美景。你们去过大红岩吗?大红岩好玩在哪里呢?(3)水的代表:清水湾温泉景区(小义介绍武义温泉)学生活动:听小义介绍清水湾温泉。你有过泡温泉的经历吗?说说泡温泉的趣事,泡完温泉的那份惬意。(4)除了这些,家乡还有数不尽的秀丽风光呢!(播放一组家乡美景图)欣赏完了美景,说说你的感受吧。(板书:山水美)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表达对家乡的赞美。设计意图:家乡的名胜众多,通过课前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呈现,学生通过拍一拍、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感悟家乡山水的美。板块三:家乡山水故事美行程第三站:家乡故事大讲坛1.家乡美,不仅美在有众多的风景名胜,更是美在它厚重的文化积淀。这是大红岩的牛鼻洞,据说有着“左财右寿”的说法,左右两边都走一走,就代表财寿双全了。这个传说代表了家乡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像这样,在我们家乡,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看!湖畔公园,是为了纪念“湖畔诗人”潘漠华烈士;樟树角路,是因为这一棵大樟树,见证了家乡悠久的历史;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家乡的历史故事、传统故事、民俗故事、传说故事等,说说看,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搜集的?(采访询问、上网搜索、查阅资料等)2.故事分享会。小组合作要求:(1)轮流分享课前收集到的家乡故事;(2)可以采用讲、演、说、唱等不同形式创意展示家乡故事;(3)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即时评价,选出最有意思的故事全班交流。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分享搜集到的故事,各组选出最有意思的故事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乡故事等,在讲述、评价、提升中帮助学生建立与家乡生活环境的联系,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感受到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板块四:家乡山水我代言行程第四站:我为家乡来代言1.丰富有趣的家乡山水故事为家乡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家乡增添了无限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作为家乡小主人,我们该怎样来宣传家乡、介绍家乡呢?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2.游戏内容:每个小组都有一幅地图,地图上显著地标出了六处家乡名胜,你摇动色子,摇到几就请你为那一处名胜代言。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玩游戏。3.小义点评:小朋友们,你们的代言有想法、有创意、有说服力,小义从中感受到了大家对家乡武义的热爱。本次游览顺利结束,再见!设计意图:用游戏点燃学生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为家乡代言的游戏过程,也是对家乡自豪感、归属感这一情感目标达成的过程。板块五:家乡山水我最爱1.我们游览了武义的名山大川,领略了家乡的山美、水美、故事美。2017年,我们的家乡被评为“全球绿色城市”,(出示武义得此殊荣的标志),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2.可是,我们的家乡,有时还有不和谐的画面。(出示图片)(1)熟溪河里漂着塑料袋。(2)壶山散落着食品包装袋。3.这是什么原因,这样行为是爱家乡的表现吗?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她更美呢?学生交流:主动捡起白色垃圾、爱护环境、种树栽花等。4.小朋友们,家乡山水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呵护家乡山水更加美丽。最后,让我们来一次心灵之旅,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播放武义申报“全球绿色城市”的宣传视频)。学生交流:看完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根据板书总结提炼,师生合作创编小诗《我爱家乡山和水》。我爱家乡山和水我的家乡在哪里?我要大声告诉你。我的家乡在××(武义),这里山水景色秀,这里山水故事美,我为家乡来代言,家乡山水我最爱!设计意图:爱家乡不是一句口号,道德教育需要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学生通过前面的环节学习,内心已经升腾起了一股热爱家乡之情,“全球绿色城市殊荣”“不和谐的画面”使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历经碰撞,从而激起爱护家乡山水的使命感,将热爱之情化作行动的力量融进学生未来的生活之中。【板书设计】(用图文并茂的版贴画的形式出现)我爱家乡山和水景色秀 故事美熟溪桥 湖畔公园清水湾 家 乡 ? 樟树角路大红岩 ……我代言 我最爱【教学反思】道德教育要从儿童立场出发,走进儿童心理,关注儿童感受、态度、情绪等变化,培育儿童的价值情感,促进儿童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需要。为此,笔者以儿童生活的“现实”为起点,以儿童生活的“可能”为方向,以儿童的“家乡”为情境,以儿童的价值情感的“生成”为目标,设计了本课的教学。首先,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内容。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行为欢快跳跃。因此,在内容选择和教学形式上要注重童趣。如“看图片,猜家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点燃其学习的激情。低年级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因此,在“身边风景我来赞”这一环节,以“老师为什么喜欢熟溪桥”为示范,启发学生以多元的视角、细腻的情感来捕捉身边风景的美,体会到与其相依相伴的感激和热爱。此外,整节课以“武义旅游卡通形象小义带领游览”为主线,通过清脆的童音解说引导学生领略家乡山水的美,形成积极的内心体验,建立正向的政治情感,从而达成政治认同。其次,尊重儿童的“原创思维”,设计有效活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认知,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迸发出来。家乡的山水要呈现的点很多,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家乡的故事五花八门,学生自己搜集后,对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本课安排了三次小组活动,“身边风景我来赞”“故事分享会”“我为家乡来代言”,这些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挥搭建了舞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